[微好雷]《不一樣的婚禮又怎樣》,就算全世界都不要我了,只要有你

作者: a122239 (Sharp)   2015-10-22 17:50:38
部落格板: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75191488
《不一樣的婚禮又怎樣》如果擺在從前封閉保守的社會,有滿高機率會是部備受爭議的電
影吧,而攤開在現今社會裡,就會是部比爭論平權更深、探討親情的動人作品。
本片有別於其他探討同性戀的電影,不在「婚姻平權」這塊多加琢磨,反倒用了極大篇幅
在「親情支持」上面。有越來越多國家讓同性婚姻合法化,越來越多同性伴侶不必躲躲藏
藏,而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接受眾人祝福,享受屬於自己的幸福。對我來說,同志伴侶遠比
異性伴侶更渴望婚姻,他們或者她們得經過多少難關才能夠穿上禮服,牽起另一半的手,
在別人眼裡如此正常的婚禮,對他們而言會是如何珍貴的美好,而親人的支持,就顯得更
重要,更能帶給他們力量。
我們不必去歸咎責任問題,不必去怪罪當珍妮的雙親,艾迪與蘿絲在得知珍妮的性向時,
是多麼的錯愕、不解、甚至怪罪在自己身上,認為身為家長的他們沒有把小孩帶好,我相
信大多數的家長都是如此,儘管同性戀不再是難以啟齒的名詞,但一旦牽扯到自己的小孩
,仍會不知所措吧。尤其對他們來說,生活的環境是相對傳統的小鎮,要如何向多年的鄰
居坦承?要如何猜想當別人得知會有何等反應?而他們又能忍受別人背後的閒言閒語嗎?
他們不再年輕了,思想或許跟得上現代,卻無法強求每個人都接受這個事實。
我覺得蘿絲說的對,珍妮不能這麼自私,她有她的生活,她大可像最後那幾番發自內心的
憤怒嘶吼,吼完內心的想法拍拍屁股就走人,卻沒想到他們兩老也有自己生活要過,怎能
私心的要讓他們去接受那些她看不到的異樣眼光與說三道四?
站在珍妮立場想,她又何嘗不想早點告訴父母、告訴弟妹關於她的性傾向,還有她交往五
年的愛人是誰,而就任憑他們不斷介紹男性、不斷揣測她與「不存在的伴侶」相處得如何
?何時要帶回來家裡見面?何時要結婚?因為她怕,不是怕說出口後會受到的眼光,而是
怕雙親不支持、不諒解,對她來說,結婚生子是夢想,哪個女生不想組個家庭,過著幸福
美滿的生活,她也想跟平凡女孩一樣,也想父母親像參加第弟妹妹婚禮那樣,站在婚禮會
場為她鼓掌,挽著她的手送她出嫁,但她心裡一定明白,傳統思想的父母親很難會接受,
所以她選擇不坦承,選擇到了最後時刻才坦白。
彼此都有為難,都有必須幾經百般思考才能說出口的事,年輕氣盛的珍妮主張自己的幸福
要爭取,不需要得到別人認同;艾迪與蘿絲總歸得經過時間消化、接受這事實,可礙於面
子他們也無法拉下臉跟珍妮認真溝通。
怎樣才是正常?難道真的要跟異性交往、結婚、上床才是正常嗎?跟異性結婚真的會得到
快樂嗎?這樣的婚禮是自己要的,還是被社會制約?因為大家都要這樣,所以自己也要這
樣,才是別人口中的正常,是嗎?我以為是找到對的人,哪怕異性、同性,只要能彼此牽
手相伴,不也是種平凡的幸福?
如果結婚最後,像是妹妹安妮與法蘭柯,好久沒有講話,過的不快樂,讓婚禮變成只是種
約束,就算是「正常的」,又有意義嗎?
《不一樣的婚禮又怎樣》最好看的地方,正是珍妮與雙親的告白,代表著兩代間的思想撞
擊,從不敢置信到慢慢接受,從不敢坦白到自信做自己,當多年鄰居在超市裡的自以為同
情,才讓蘿絲明白,她是多麼的愛著自己的女兒,就算她愛女生又怎樣?難道她就不是自
己懷胎十月生出,親手拉拔長大的嗎?時代在變,人的思考也要跟著蛻變,我們不能要求
每個人都具有強烈同理心還有街勇於接受轉變(不然就不會有現在吵得沸沸揚揚的婚姻平
權的網路投票出現),但我們可以做到不干預,不干涉他人找到幸福,可以做到祝福,尤
其當是自己的兒女、自己的兄弟姊妹、好朋友時,有時候得到自己重視的人祝福所獲得的
力量,遠比一切都來的強烈。
就算全世界都不要我、不支持我,只要有你們挺我、愛我就夠了。不是嗎?
可惜的是,本來被我視為該是最可以感動人的婚禮情節卻簡簡單單帶過,我預期的雙親動
人致詞,或者凱蒂(或珍妮)對另一半真摯的告白,都沒有,就如此美好的結束,總覺得
是有點浪費了這個重要的環節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