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太陽的孩子:你聽過這故事

作者: aliylsh (葉阿里)   2015-09-25 23:01:12
網誌比較好讀唷:http://blog.xuite.net/aliali/blog/345003397
片名:太陽的孩子
導演:鄭有傑
   勒嘎‧舒米
編劇:鄭有傑
   勒嘎‧舒米
演員:阿洛‧卡立亭‧巴奇辣
   徐詣帆
   許金財
   吳燕姿
   林嘉均
阿里表示:說話不算話的大人滾回去。
勒嘎‧舒米的母親想要復耕荒廢二十年的梯田,
他拿起攝影機,記錄下這整個過程,拍成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
這支影片促成他和鄭有傑的合作,
兩人將這段故事改編為劇情長片「太陽的孩子」。
◎你聽過這故事
我們經常聽到「如有雷同,純屬虛構」,
然而「太」的劇情涉及土地正義、觀光開發、文化霸權、媒體關係,
只要稍微對公共事務有點認識,相信對這些議題都不陌生。
絕對雷同,但虛構嗎?
(導演認為,在某些人眼裡的議題,在另一些人叫做生活)
「太」敘述在台北擔任記者的原住民Panay因為故鄉的父親病倒,
回到台東後,看著土地的荒蕪以及家人對自己的期待,
毅然決定辭去記者工作,回鄉復育已荒蕪的梯田。
一如所有值得堅持的事一般,Panay奔走的過程是辛苦的。
她受到公機關的消極阻撓、族人不配合、家人質疑、財團打壓等等,這些情節似曾相識,
你可能會想起完全沒有畫面的國防部,
你可能想到網路上說「那有什麼用」的酸言酸語,
或是文林苑事件中立場不一的王家人,
然後是處處可見的,什麼都蓋成百貨公司的財團、建商。
你聽過這故事,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當一個活活潑潑的好暴民
片中女主角Panay是一名在台北工作的電視記者,
雖然篇幅不多,但導演確實用她的身分反諷了我們的媒體生態與收視習慣。
Panay以原住民的觀點報導社會運動,
這則新聞卻被她的長官抽掉,插入女藝人的花邊新聞。
Panay向長官據理力爭,長官卻反唇相譏:
「我拜託妳,妳又不是剛畢業,是在熱血什麼啦。」
我得說這一段有夠實在。
其後,Panay辭掉工作,返回故鄉投入復育梯田的工作。
復育梯田,需要經費,
Panay看到政府宣傳補助地方數百億的文宣,於是找上鄉長幫忙,
鄉長卻給了她軟釘子,並暗示她不要阻擋財團進駐。
記者出身的Panay,沒有把鄉長明顯的偏頗訴諸媒體。
在稻米熟成之後,公部門卻找上其中一位地主,
說鄉公所遺失了她土地的申請登記,因此這塊是公有地,
他們要把地剷平規劃為停車場。
記者出身的Panay,沒有把政府明顯的疏失訴諸媒體。
因為復育運動的關係,Panay的女兒Nakaw被霸凌,被汙名化,
族人們支持與反對的意見來回交錯,看好與唱衰都大有人在。
記者出身的Panay,也不打算操作更大的輿論來制止反對聲浪。
從頭到尾,Panay都希望能在體制內,透過行政程序克服所有的難題,
最後,開發土地的財團片面背信,
叫來怪手就要往滿是稻穗的田裡邊開,
Panay和族人雖然集結抗爭,但依然被護航財團的警力逐一驅離。
http://e.blog.xuite.net/e/f/0/f/14397248/blog_228015/txt/345003397/8.png
http://e.blog.xuite.net/e/f/0/f/14397248/blog_228015/txt/345003397/9.png
直到Nakaw隻身阻擋怪手的畫面被民眾上傳到網路後,
終於引起媒體及全國各界的關注。
公部門緊急宣布環評違法,開發案即刻停止;
部落的海稻米也快速售罄。
皆大歡喜?或許是。
但導演刻意的安排反映一個現象:
許多事件或運動,在沒有被注意到的時候,
都試過要在體制內改變,或是以行政方式解決。
然而效果通常不會太理想,而且多數人不會看到。
他們會被注意到的時候,往往是一些激烈或戲劇性的畫面,
例如哭著被警察架走,例如女童對抗怪手。
當他們上媒體,被一般民眾看到的時候,就是這種時候。
只有這種時候。
然後有些人會說,唉呀怎麼不照程序走呢、
唉呀怎麼可以違法啊、別讓警察麻煩啊。
這年頭,當一個暴民,並不太難。
◎當一個不像部落的部落之光
Panay談到了自己小時候參加演講比賽,
因為字正腔圓,講話「不像原住民」,因而獲獎,被認為是「部落之光」。
後來Panay回想起來,怎麼會是這樣,
為什麼我越不像是部落的人,卻反而越受肯定?
這當然是漢人沙文主義主導下的文化霸權傾軋。
雖然「太」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台東的部落,
主角群是原住民,
不過事實上土地正義、媒體倫理、行政不公等等議題,
都不是原住民獨有,反而是台灣甚至全球的普遍現象。
但片中Panay提到的文化問題,就毫無疑問是原民的困境。
Panay以此作為開場,從身份連結土地,
成功地在說明會上獲得學者的支持,申請到了修復水圳的經費。
人和土地,是連結在一起的啊。
◎要持續到電影院外才有用呀
電影中刻意帶了許多的路景,路邊滿滿地立著土地出售的告示牌,
Panay家族的土地也被建商相中,想買下來蓋觀光飯店。
Panay的小兒子Sera一句:「哇塞,人民幣好強」,
直指經濟力量對人們生活的控制(當然,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力量)。
土地一直是最原始的政治問題,和所有人都息息相關,
遠的不說,光是這些年在我們的島上就有太多的土地正義議題。
在苗栗大埔,怪手開進農地毀良田收成;
在杉原海岸,縣府違法也要護航財團開發美麗灣;
彰化南部有百頃農業用地,執政者卻一度計畫將它闢為工業區。
當然,這也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
亞馬遜的雨林不斷地被變成農地,
加拿大55%的保護區都有違法盜伐林木的情形,
為了經濟,長江三峽無數文物和遺跡成為歷史名詞。
這些問題不斷發生,到處發生,可以預期的,未來也將持續上演。
事實上,開發有其必要性,追求經濟成長也是人性使然,
然而我們應該省思的是,
為了追求經濟,我們要付出什麼代價?
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有盡頭嗎?
又,在經濟之外,我們還能擁抱些什麼?
我必須說這些實在不是新的反省,
它們已經被提出很久很多次,
「太」的導演鄭有傑與勒嘎‧舒米再次透過作品提醒人們,
這些現象仍舊存在,依然需要我們共同關心。
在我參加的特映場,映後的座談會中,
有一個朋友分享的話十分重要: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喜歡看電影,
 在看過很多很棒的電影後,我的內心受到感動,
 但是!我們隔天一樣地上班,一樣地過日子,沒有任何改變,
 彷彿這一切沒有發生過一樣。
 當時的感動是真的,然而只停留在當下。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看完太陽的孩子都很感動,
 可是,希望這一次,你們看完電影回去之後,
 從自己能做的改變開始,只要一點點就好,
 我們從自己開始改變一點點,慢慢地,這個世界就會變好。」
看完了電影,世界還沒有變好,
那麼,一起來做點什麼吧。
作者: sasaki0327 (SASAKI)   2015-09-25 23:04:00
淚推!
作者: h94zu (沙盒)   2015-09-25 23:06:00
作者: qep (無言..)   2015-09-25 23:13:00
剛看完,這部超好看,真的是會讓人有所省思我覺得Paney在跟族人喊話的那段話超令人感動的大意是祖訓就是要大家努力耕作,這才是豐年祭的意義阿如果不耕作,把土地賣了,那部落就不是部落了看完只有一個心得,現在的素人演員怎都那麼強,演的自然又好
作者: tjtjtj (新)   2015-09-25 23:25:00
推 這部滿滿的洋蔥
作者: ANCEE (安西)   2015-09-25 23:26:00
推 看第二遍了
作者: power24 (power24)   2015-09-25 23:32:00
平淡 但音樂很好聽
作者: er26562002 (YISU CHEN*希)   2015-09-26 00:11:00
看預告就哭了
作者: qep (無言..)   2015-09-26 00:16:00
我也覺得這部音樂很讚
作者: whiteAnn29 (yuyayaya)   2015-09-26 02:08:00
大推!!!!!
作者: youbi (小朋友)   2015-09-26 11:23:00
在某些政治人物眼中,這叫民粹!
作者: tonyscat (Wall瑪律呀)   2015-09-26 13:11:00
推!!
作者: minnie (忙盲茫)   2015-09-27 01:04:00
說得太棒,今天去看才發現排廳很少時段也普普,請大家踴躍去看,否則下週又更少廳了
作者: mrgamer (菊)   2015-09-27 09:56:00
作者: megusta525 (阿貝)   2015-09-27 15:25:00
大推!好看,很感動
作者: Jiummay (Jim Lin)   2015-09-27 17:56:00
推推
作者: sunshine1005 (『只要我知道』)   2015-09-27 22:56:00
真的類推...我看到後面那段眼淚就止不住了!
作者: wangPJ (wang)   2015-09-28 01:23:00
紅明顯:是「花蓮」的部落吧 不是台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