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網絡劇成功後 《萬萬沒想到》要拍大電影

作者: chirex (鐵石哥_不含銅鋰鋅)   2015-07-25 22:57:16
新聞網址:http://www.wcn.com.hk/content/2015-06/11/content_937137.html
萬萬沒想到,一部網絡劇真的能夠殺入大電影的賽場。就在本周二,王思聰、韓寒、雷軍
、古永鏘(微博)同時出現在電影《萬萬沒想到》的發布會上,為其助陣。這部脫胎于網絡
劇《萬萬沒想到》大電影無疑在開拍前就獲得了多方的支持。
  萬合天宜首席運營官柏忠春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要圍繞內容IP展開全方位的
開發。而眾所周知的是,IP(知識產權)的概念很火,但怎麼樣把IP孵化、包裝成一個很
成功的項目,真正地做成全產業鏈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網絡原生IP走上大電影之路的確是對其內容和口碑的肯定。那麼對于一部網劇來說,
《萬萬》的成功可以復制嗎?大電影是其結局還是龐大布局中的一個方面?強勢IP的養成
又有何意義?
  網絡劇強勢IP:意義重大
  IP資源的衍生意義已是老生常談,而對于網絡劇來說,打造精品所帶來的好處,不言
而喻。
  而《萬萬沒想到》的締造者萬和天宜在一開始就明確了要打造內容的方向。柏忠春告
訴騰訊科技,與其做一個勞神費力的聚合平臺,不如掌握稀缺資源,從上遊出發,打通整
個產業鏈。有了能吸引觀眾的內容,與各家平臺的合作也會越來越順利。以往“平臺說了
算”的局面也有所改變。
  從觀眾角度看,不可否認,除了屈指可數的幾部優質網劇,目前國內大多數網絡劇投
資少、門檻低、甚至陷入娛樂至上的誤區,很多網劇劇情蒼白、漏洞百出、粗制濫造甚至
主打暴力情色等低俗元素。優質網劇IP的出現對于觀眾來說就像是有了認準的品牌店。他
們的觀影質量有了保證,市場的蛋糕也能快速做大。
  從制作角度看,制作出一個好的IP是一切機會的基礎。《心理罪》導演五百說:“我
認為最本質的一個東西,就是說只要一個創作者可以把自己的東西創作好,就會有各種各
樣的平臺方來找你合作。”
  從商業化角度看,不是廣告主沒錢,而是廣告主正攥著一大筆錢等待優質網劇的出現

  博睿傳播CAP總監吳蕾透露,擺在客戶面前的選項除了硬性的貼片、硬廣廣告之外,
他們能夠選的信心比較充足的就是大型的季播綜藝節目,而網絡劇在他們可選擇的庫里邊
佔得很少。他們其實也一直在等待精品網絡劇的誕生。
  目前網絡劇的商業化面臨著“強行植入傷害內容”以及“廣告主多持觀望態度“等問
題。如果沒有強勢的IP作為保證,廣告客戶很難有信心。搜狐視頻版權影視中心高級總監
馬可說:“即便是《廢柴兄弟》第一季已經播到了四億五億的點擊量,客戶在在第二季投
放的時候還是很小心、很猶豫,還是在擔心它第二季的播放量。”
  網絡劇今後或許會分成兩個級別,分化會非常嚴重。一極是精品網絡劇,這類劇一定
會向電視臺反向輸出。另一極則是制作粗糙的網劇,隨著PGC(專業生產內容)的崛起,
這部分的屬性和定位會更加細化。
  如何培養超級IP
  網劇本身的“周播+季播”模式就是培養好IP的天然優勢。
  慈文傳媒集團董事長馬中駿認為,網劇的盈利空間一定比電視劇要大,原因在于它的
播出模式。電視劇,播完就完了,沒有跟廣告主的議價權。但周播季播的網絡劇可以像綜
藝節目一樣,跟廣告主議價的權利了。而抓住議價權利的辦法,就是拍出好劇。一旦拍毀
一季甚至一集,網劇很快就會失去廣告主。
  而網劇的制勝之處在于其更加注重年輕化和時效性。
  《萬萬沒想到》的成功就是一代文化的創新,它用影響80後靈魂的底子再加上日和這
樣的語言,重新樹立了一個影視劇的品類。
  歡瑞世紀影視傳媒副總裁姜磊認為,市場決定生產是網劇的一個根本屬性。就是因為
互聯網本身它所覆蓋的受眾、所影響的人群比傳統電視的用戶更加趨于年輕化,也更加有
互聯網上的輿論引導權。所以在某種程度上, 網劇IP的基本因素是它需要更加地年輕化

  同時,網劇的時效性要更強一些。網絡劇從拍攝到最終的平臺呈現,它的周期比普通
電視臺的時間周期短。一位從事影視劇投資的業內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以二十集左右的
現代劇為例,除去漫長的籌備階段,拍攝一般需要30-40天,後期需要40-50天,審批和獲
取發行許可證一般不超過30天,而從發行到資金全部回籠需要6-18個月不等。
  而萬合天宜最近在騰訊視頻上熱播的《名偵探狄仁傑》采用邊拍邊播的方式。據萬合
天宜的工作人員透露,《名偵探狄仁傑》每次大約拍三集,拍攝一集需要大約三天時間,
每集的剪輯周期一般在5天左右,整個劇制作和播放的節奏還能自由把控。
  當然,互聯網最大的優勢還是大數據,借助大數據可以精準推算用戶喜好。而這一點
早已被也能奉為圭臬的網劇《紙牌屋》驗證。
  《紙牌屋》的數據庫包含了3000萬用戶的收視選擇、400萬條評論、300萬次主題搜索
。拍什麼、誰來拍、誰來演、怎麼播,都由數千萬觀眾的客觀喜好統計決定。從受眾洞察
、受眾定位、受眾接觸到受眾轉化,每一步都由精準細致高效經濟的數據引導,從而實現
大眾創造的C2B,即由用戶需求決定生產。
  大制作是必然趨勢。
  今年被業界普遍視為網絡視頻的自制劇元年,不僅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愛奇藝、搜
狐視頻、樂視、 等各大視頻網站加大了對網劇的投入,很多傳統影視制作機構、知名編
劇、導演、一線演員等“大咖”也紛紛入局,越來越專業化的制作和運營正使網劇從低成
本、小制作向大手筆、精細化制作轉型。
  以搜狐視頻拍的《匆匆那年》為例,據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透露,《匆匆那年》每
集投入超過100萬元,與時下傳統電視劇的拍攝成本旗鼓相當。
  “前幾年視頻公司拍一個劇,制作場景都很簡單,線索比較單一,成本是很低的,但
是現在我們願意花錢制作高水準的網劇,因為它的商業模式是順暢的。”張朝陽認為,未
來網劇將產生更多優秀的作品,且水準不低于傳統電視劇。
  網劇電影化的顧慮
  優質IP帶來的好處不勝枚舉,網劇的電影化也能反哺IP本身。根據叫獸易小星的預判
,進入電影院去觀看萬合天宜大電影的人,大概只有10~15%是看過《萬萬沒想到》的觀眾
,80%~85%是沒有看過《萬萬沒想到》的觀眾,大電影要抓住的是那幫人。
  “掌握好的內容,從而進行衍生開發,完成一個生態閉環。” 柏忠春眼中,萬合天
宜在未來應該會通過網絡劇切入市場,再圍繞電視劇、電影、動畫、遊戲、周邊產品等載
體展開對內容的深度開發。而這些深度開發也需要面對完全不同的挑戰。
  網劇大電影,絕不是90分鐘的網劇。故事線索、人物關系都需要更加精細地打磨。
  《萬萬沒想到》電影的導演叫獸易小星認為,網劇和電影的對話環境完全不同,網劇
可以是高密集度搞笑段子的集合,但電影不能是這個思路。他也很清楚很有可能大電影的
收益比不上網劇,但他希望等到形成規模後,更多的產品可以電影化。
==
萬萬沒想到,真的想不到,這部腦洞大開,完全沒有節操、沒有下限,
挑戰人類吐嘈極限的網路劇竟然可以開拍成電影版…= =
我個人是很喜歡這部網路影集跟他們的製作公司『萬天合宜』啦,
叫獸易小星、老溼、白客、小愛、劉循子墨...都是我很喜歡的部落客跟網路演員,
作品『萬萬沒想到』『報告老闆』『神探狄仁傑』…都是很棒的作品;
但還沒喜歡到說可以買票入場的境界。
導演自已大概也明白,觀眾看免錢的習慣了,要叫他們進場?有點難。
尤其是韓寒的加入更是令林北不自主的打了個冷顫(抖)
算了,反正台灣也不會上映就是了。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15-07-25 23:08:00
我寧願看大盧小魚的新年特輯拍成賀歲片...
作者: MOONY135 (談無慾)   2015-07-25 23:43:00
韓寒怎麼了嗎
作者: ailess2 (我不開馬戲團)   2015-07-26 00:09:00
萬萬的製作班底都是硬貨,其實還蠻期待
作者: nwc732 (nwc732)   2015-07-26 00:18:00
蠻好笑的阿 白客那倒楣臉 演起主角特有喜感
作者: waggy (Let's go, pal!)   2015-07-26 00:23:00
十萬個冷笑話也已經出電影了,風格倒是沒差太多但萬萬的中篇(像是理髮/狄仁傑)都沒有短篇好看
作者: xxx60133 (這下糗了)   2015-07-26 01:02:00
我比較喜歡報告老闆豪情壯志 系列 比較有味道
作者: mimi1020b (法海不是不懂愛)   2015-07-26 09:04:00
還可以
作者: freely10469 (  ̄ (工)  ̄ )   2015-07-26 09:47:00
第一季蠻好笑的 第二季就很不怎樣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