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選擇中的淬煉──時時刻刻

作者: EricCat (橘貓)   2015-06-17 20:18:04
選擇中的淬煉──時時刻刻
  在看完《時時刻刻》的當下,其實一度想迴避去談有關這部電影的感想。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時時刻刻》並不是一部容易消化的作品,電影中有許多抽象的表達,等待觀眾
從其中將其發掘出來,因此,這樣的電影也總是離不開觀眾們「看懂與看不懂」的爭論,
對於一個害怕被指責為看不懂的人來說,談這部電影是有些壓力的;第二,《時時刻刻》
論述「生命」,在生命的縮影中尋求其跳脫框架的意涵與面向,這樣的詮釋,如果沒有經
由成熟的思想進行包裹,容易陷入狹隘的死胡同。總結這兩個原因,大致上是可以用「害
怕強說愁」去解釋。
  但後來仔細想想,因為一部電影難懂就迴避談它,其實是很可惜的事。正因為感受到
與這部電影間有一些切斷不開的連結,還是希望能在這裡做個小記,儘管不成熟,但也希
望給自己的不成熟做個見證。
  《時時刻刻》無疑是部探索生命的故事,藉由三個女人在三個不同時空背景底下的「
一天」為出發點,《時時刻刻》發揮了一個細膩而充滿愁思的故事。故事極大的魅力在於
三個故事彼此在不同的時空點交互影響,在不同的背景下,三個主角們面對了同樣走不出
的迴圈,不同成因導致的壓抑,並沒有因為時代的變化而離開過這個世界一分一秒。
  「面對生命」。電影的第一個視角從維吉尼亞吳爾芙出發,二十世紀著名的女權先鋒
作家,吳爾芙飽受精神疾病所苦,外在世界對正常生活的想像,緊緊壓迫了吳爾芙壓抑又
充滿痛苦的內心世界。吳爾芙故事的結局在電影的開頭顯現,也打開了電影中的主題,對
生命意涵的探索。
  吳爾芙放棄生命了嗎?她在遺書中的字句留下的感受,是源自看清楚了自己生命所造
成的負累。這觸及了一個敏感的問題,「自殺」有可能是為了別人著想嗎?或是某種程度
上是一種逃避生命的行為?但吳爾芙的故事焦點離開了這個問題,而放在:一個生命意識
到自己的存在,使她永遠不能達成真正的自由。
  吳爾芙的渴望與追尋,帶來了對旁人的傷害,與丈夫雷納德在車站的對談,顯現了她
對自我的追求,使她難以回到所愛的人的懷抱。這是尷尬的,吳爾芙愛她的丈夫(不純粹
是性向所驅使的愛,這部電影談論的愛成為了一種更模糊但也揉合更多層面的情感),但
這樣的愛將會阻隔她與自己間的距離。一個人能否意識到真實自己的存在,是不受他人所
喜愛的?如果這是一個事實,那她該如何在對我自我的追尋與所愛的人做出選擇?
  吳爾芙最終意識到自己生命的終點是在傷害自己的過程中保護身邊所愛的人,但這份
愛已經不再使她能保有自我,不再是一種自由的愛,卻越來越多痛苦與互相束縛。到頭來
,那不只是對丈夫的訣別,更像是一種對生命的訣別。在選擇中,她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選擇結束這份與愛人的連結,希望留下真正自由活著的銘記。
  「有些人必須死亡,才能讓其他人更珍惜生命。」她說。「那麼,誰會死?」他的丈
夫問。
  「詩人。」(The poet will die.)
  她這麼回答。
  「追尋自由」。在第二個故事,對於擁有完美家庭的布朗太太來說,那本吳爾芙的《
達洛維夫人》改變了她的世界。在故事的流動中,她很自然的追尋著吳爾芙的想法,在死
亡與自由之間探索自我。
  在這個故事中,關於性向的表露打開了電影的微妙變化,但這事實上不僅是一個關於
性向的表現。她親吻了害怕死亡的女鄰居,或許是看到了在她身上更多沒有被表現出來的
抗拒。對自由的抗拒。那使她想安慰眼前這個人,但相濡以沫式的解放自己,並沒有得到
回應。
  布朗太太身處在一個完美的家庭之中,有一個愛她的丈夫跟可愛的小孩,但她卻沒有
辦法找到自己對生命的熱情,只能在吳爾芙的著作中尋找安慰與生命的方向。茱莉安摩爾
的表演強化了上一段故事帶下來的生命懸念,在所愛與死亡兩者的權衡之間,布朗太太試
圖探尋第三條路,那是條讓她傷痕累累的第三條路──活下去。離開所愛的人,並活下去

  看似勇敢的,對生命的追求,在布朗太太身上卻呈現出一種逃避的錯覺。布朗太太無
法再面對自己的家庭,也離開了唯一能讓錯誤存在的生命獲得終結的形式。她選了一種注
定要受到批評,注定無法安寧的生活,退開人群,永遠的把自己與無法自由的心靈牽制在
一起。
  「沒有人會原諒我,除了死亡。但我選擇活下來。」(No one's going to forgive
me. It was death. I chose life.)
  生命存在的意義成了一種懸念,但她終究回來了,回到達洛維夫人的面前。
  「探究存在」。布朗太太在晚年來到了克拉麗沙的面前,她兒子理查的愛人,一個現
代版的達洛維夫人。克拉麗沙的故事特別有趣,她在故事中並不是對應到了布朗太太與吳
爾芙的位置,身在同樣位置的反而是理查。但我們卻藉由克拉麗沙的眼睛看到一種無法脫
離的壓抑,我們看到了,屬於吳爾芙的丈夫和布朗先生的壓抑。
  克拉麗沙在故事中扮演著扶持理查的角色,卻也在背後有著自己的秘密。她看似擁有
完美、完整的人生,卻也有著自己不為人知的壓抑。克拉麗沙活在理查的身後,追尋著希
望能治療他的陰影,卻沒有意識到這層關係是理查與自由之間的束縛。
  到了克拉麗沙身上,我們補足另外一種不同角度的視野,在理查所愛的人身上,克拉
麗沙是原先我們看不到的那一面。而到了結尾,也由她扮演了原諒布朗太太的角色。在故
事的迴圈裡,幾乎找不到出口,克拉麗沙似乎擁有著同樣的壓抑,在時代改變之後,壓抑
的性質變換、轉變,卻沒有消失。
  到頭來,她們依然緊緊相依,但又彼此束縛。
  「我一直是為了妳活著,現在妳得讓我走。」理查對她說,而她必須在放手後回頭面
對自己的世界。
  事實上,《時時刻刻》是很沉重的電影。它表現出人與人的彼此相依,有時候卻成為
我們束縛彼此的壓力,但這或許意味著我們需要對彼此的自由有更多的想像。在文化的影
響底下,無法適應的性質被壓抑於性格之中,這些性質一邊帶給我們痛苦,卻也一面創造
出不同於自我的價值。
  《時時刻刻》或許是個傷心的故事,但在結尾的展現,我們看到克拉麗沙與愛人相擁
、看到布朗太太與克拉麗沙的女兒閒談,看到吳爾芙用愛憐而不是鄙視的態度談論生命。
  畢竟,總有些我們熱愛的瞬間,發生在當下的每個時時刻刻之中。
※※
大家好,我是橘貓。這次挑戰寫《時時刻刻》這部經典的作品。
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有沒有錯誤,總之跟大家分享看看。
作者: KETSU (KETSU)   2015-06-18 02:30:00
寫得很棒 一直很喜歡這部片 但卻無法具體的理解裡面的內容原po這篇讓我清楚了不少
作者: Stefano (傻飄)   2015-06-18 09:31:00
大推,是一部演員、劇本和配樂都非常傑出的電影
作者: wepahoo (威啪乎)   2015-06-18 11:32:00
是我最愛的電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