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人命大富翁》機會命運難以翻轉貪婪

作者: quay (無關理智純粹自傲)   2015-03-12 18:05:58
無音樂圖文網頁版http://goo.gl/Ossgnv
《人命大富翁》:
一個人可以產生多少收益?造成多少損失?
【劇情簡介】
兩個家庭子女交往產生基本的互動關係,
一筆高風險的投資,
一場肇事逃逸的交通意外,
使得基本互動轉為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
【想像力的迷走神經】
這是一個價值的故事,
美國作家Stephen Amidon的同名小說
《Human Capital》
改編而成的義大利電影作品,
敘事由三個章回和總結
共四個部分構成一個故事,
故事裡三位重要的人物,
他們各自的觀點與立場為前三個章回,
總結便是告訴大家故事的結尾。
聽起來如此複雜,
為什麼特別強調故事的結構?
因為筆者相信,
事情只要人一多,就很難單純,
而這一點,
電影的安排與鋪陳,相當貼切。
故事有關貪婪,貪婪是什麼?
無論是佛教的三毒,天主教的七罪,
都有它的名,讀到此處可想而知,
故事和這種沉重的煩惱來源扯上關係,
電影恐怕不太像是什麼寓教於樂,
甚至商業娛樂。
不,它的確不是這樣的電影。
導演Paolo Virzi
電影敘事的功力頗具水平,
讓故事的核心思想:人力資本,
透過金融商品的投資概念
幫助觀眾理解故事裡嘗試傳達的
「貪婪的模樣」,
這個沉重議題轉為沉穩。
人力資本關乎收益,
也就是一個人可以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對於一般大眾並不是個平易近人的論點,
但是,透過人命來包裝,
對於理解上的幫助很大。
筆者是這樣思考的:既然
「一個人可以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很難懂,
反向陳述
「喪失一條人命將會造成多少的損失」,
不僅好懂多了,也比較容易故事化。
從這個角度來觀賞本片,
不失為一個好的切入點,
尤其對於劇情片、對於生活、對於人,
格外感興趣的朋友們,
這部義大利電影不會讓你們感到浪費時間。
【幾句對白幾個念頭】
片子人物多,故事點也多,
其中兩點格外引起筆者注意:
房屋仲介參加私募基金,
貴婦買了廢棄的劇院。
現實世界裡投資老師總是奉勸:
「不要使用融資交易,
不要投資你不熟悉的東西。」
筆者需要借用各位的想像力,
倘若人的心中有一座天平,
一端是這段勸告,
一端擱著情感、家人、前途…等等
諸如此類的價值,
這句奉勸絕對具備份量。
但是,換另一種情況,
一端是勸告,另一段換成貪婪的心態,
若勸告仍具備相當份量,
那世界上也不會有那麼多故事可以聽了。
電影裡房屋仲介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其實要說他是忘卻情感、家人、前途,
倒也未必,
但是他確實啟動了貪婪模式,
自然有故事可以聽下去了。
貴婦一時興起買了廢棄的劇院,
為了保留她眼中老戲院的文化價值,
卻無力規劃,加上資金不完全是自己的,
而是身為基金經理人的老公,
「一筆資金必須發揮最大收益的觀念」
在心中堅若磐石的老公,
雖然替貴婦買下戲院,
最後還是必須最大化效益只能犧牲戲院,
一段看似美妙的文化旋律
走了個始亂終棄的節拍。
筆者認為事情看起來撲朔,
看起來各有立場,
說白了只有愛恨,最單純的複雜感覺。
電影裡貴婦人物的戲院被奪走,
留給她的是她已經擁有很多的寂寞,
她並非不願意去瞭解老公的投資觀念,
而是心裡的感覺低迴著:
「老公為什麼願意滿足客戶,
卻不能滿足我想要的東西。」繼續寂寞。
電影沒有演繹得如此直白,卻溢於言表,
筆者相信,
有時候,道理是無法說服相處的。
【意猶未盡再來一杯】
本片獲獎不及備載,獲獎意味著什麼呢?
也許又是一次挖掘生活的黑煤?
這麼說是基於以往的經驗,
往一些沉重的生活題材去發展,
可能商業性較低,
卻是容易引起特定人士矚目。
如果喜歡Viriz導演說故事的方式,
另一部較為輕鬆的喜劇《最美麗的時光》
(La Prima cosa bella, 2010)
不妨參考。
無音樂圖文網頁版http://goo.gl/Ossgnv
作者: Anzar (是一隻安薩)   2015-03-12 21:55:00
我真的覺得你不要刻意賣弄文字會比較有人閱讀你的心得
作者: zorrolee (李威李威)   2015-03-13 14:27:00
樓上X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