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億萬票房監製李烈 登錄興櫃是台灣電影必走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5-02-15 15:03:52
※ [本文轉錄自 Ourmovies 看板 #1Ku4D2l6 ]
http://ppt.cc/QEGr 《Money錢》第89期 2015年2月號 作者撰文:唐滋蓮
去年底的金馬獎,大獎幾乎都由中國電影奪得,讓人驚呼台灣電影衰敗了嗎?
「台灣不只得獎少,連入圍的都少,我覺得這是台灣電影必經的一段陣痛期。」身為台灣
電影重要推手的億萬票房監製李烈認為,10多年前台灣電影陷入谷底,是這幾年才慢慢爬
起來,而處在谷底的那幾年,台灣電影人才流失嚴重,不管是技術、創意或是演員,都出
現了嚴重的斷層。
「坦白說,台灣電影市場現在才重新起步,大家心裡想的是:如何生存下去?但是從現實
面來看,唯有『獲利』才能生存。這也是為何台灣電影市場近年多是向商業靠攏的商業片
,而不是影展比較鍾愛的藝術片。」李烈進一步解釋,「而入圍的中國電影是從600~700
部中脫穎而出的精選,且每一部片子都不是商業片,全都是在中國無法取得好票房的電影
。」
李烈舉例,去年奪下6項大獎的《推拿》,去年11月底才在中國上映,12月初便因票房不
理想而下片,「台灣也可以一直拍藝術片,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一夜風光,但是2年以後
呢?還能有多少電影人生存下來。」
台灣演員 環境和專業不足
幸好,這幾年培養了一些男藝人走上國際舞台,女藝人則相對少了一些,但縱使如此,如
果把這些人與中國演員排開做比較,就會發現仍然差人一截。像《軍中樂園》中的2位得
獎者都來自中國:陳建斌(最佳男配角)和萬茜(最佳女配角)。之前很多人抱怨:「為
何這兩個角色不找台灣人演?」
「我坦白說,台灣找不到適當的演員。」李烈瞪大眼睛直言。李烈指出,中國演員幾乎都
是戲劇科班出身,受過多年嚴格的專業教育,不像台灣的演員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而且沒
有足夠的戲劇演出能好好磨練。
「像萬茜,她自上海戲劇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在演舞台劇,嘗試過無數個角色,所以她的
表演和口條,就是跟別人不一樣;陳建斌也是,默默無名演了10多年,現在才出頭。如果
換成台灣演員,10多年都無法出名,很多人就不幹了。台灣演員真的是輸在沒有『環境』
,而且口齒不清,有時候不打字幕,真的沒人知道他們在說什麼。」李烈感嘆的說。
去年金馬獎後,名導王小隸和多位知名導演一起開設了「Q Place」,挖掘和訓練明日之
星,提供台灣演員一個專業的學習環境,李烈也非常樂見。其實,演員要拍李烈的電影,
向來也都必須針對角色需求而上課。
例如《翻滾吧!阿信》中的彭于晏和《艋舺》中的阮經天、趙又廷,他們都有上動作課和
台語課;《青田街一號》中的張孝全也在上動作課,楊雁雁則上了正音課(因為有濃厚的
馬來西亞腔);《行動代號孫中山》啟用的主要演員全是素人,更是由易智言導演親自授
課。
「我們願意花錢讓演員上課,也需要演員願意花時間學習,如果來拍我戲的演員無法配合
上課時間,那我也不會用他了。」李烈認為,這表示這位演員對於自己要呈現在螢幕前的
表現,並沒有認真的放在心上。
李烈忍不住說,以前的女明星,每一位都美,站出來氣場強大、風華絕代,不管是林鳳嬌
、林青霞、胡茵夢,還是恬妞、周丹薇,每一位都極具個人特色。放眼望去,現在的女明
星,誰能比得上?
「像舒淇,她也許不是超級大美女,但就是有屬於她的韻味。我有時不得不納悶:為什麼
現在的女生都要把自己搞得跟別人一模一樣?完全沒有特色,讓人『過目即忘』。」
選劇跟著感覺走 才能面對煩與累
18歲開始演戲,有《小城故事》、《早安台北》等作品,離開演藝圈10年另行創業,後來
轉做幕後工作,李烈笑說:「說穿了就是年紀大了,沒戲可演。」但,她的精湛演技讓人
稱服,2006年因演出公視《網路情書》,獲頒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女主角;而她對電影的
熱情則讓人折服,2010年榮獲第47屆金馬獎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工作者獎。其實尋找好的劇
本,一直都是製片最大的挑戰。
李烈認為,天下文章一大抄,但劇本裡是否有「新意」很重要,老梗也要有新故事。
在選擇劇本方面,她堅守的唯一條件就是得「有感覺」。「製作電影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整個製作過程至少要1年半,如果我對這部戲沒有感覺,就會覺得這是一件很痛苦的工
作;相反的,對劇本有感覺,再累再煩,我都能開心面對。」
至於製片的另一個工作挑戰,就是「關心」導演。李烈笑稱,她常常與年輕導演合作,如
何在不干涉或影響導演的創作下,又能把自己多年的豐富經驗融入作品中,「這樣的過程
必須小心翼翼,許多年輕的台灣導演都相當敏感,非常有想法,我給予建議時必須很謹慎
,以免傷到他們的創作力,這種分寸拿捏有時候讓我很痛苦。」
李烈說,電影產業最重要的就是「人」,而人之所以珍貴,是因為Talent(天賦),既然
自己找對方當導演,就是對方有某種她非常器重的才華,因此,溝通過程必須互相尊敬,
而不是因為年紀較大、經驗豐富,就能要求別人把意見照單全收。「世界在改變,有時候
我們真的要多聽聽年輕人的想法,不然就會被這個世界淘汰!」李烈坦承,她的想法也不
見得每次都對。像是叫好不叫座,票房1000萬元不到的《明天記得愛上我》,就給李烈當
頭棒喝。
當年決定要拍《明天記得愛上我》,除了喜歡劇本,李烈認為台灣有一定的同志族群,可
以吸引同志與同志友好的觀眾,可是這部電影傳達的又不純粹是同志愛情,而是同志走入
正常婚姻生活的故事,這讓許多同志朋友不以為然,因而排斥,「我這才發現,我對同志
友善,但這整個社會對於同志婚姻,其實還是趨於保守。」
最不喜歡找錢 但資金卻是電影的命脈
有時候電影是否賣座,真的要看天時地利人和,猶如一種賭博的心情。
李烈回憶,籌拍《艋舺》時,劇本還在修,演員只確定了阮經天一人,經費一毛錢都沒籌
到,剛好遇上了坎城影展,當時台灣沒有知名影星參展,影委會很擔心「台灣之夜」星光
黯淡,便詢問李烈能否前往宣傳《艋舺》。權衡之下,李烈硬著頭皮刷卡支付旅費,就這
樣帶著一票人到法國坎城宣傳。
隔天,《艋舺》占滿所有影劇版版面,李烈坦誠,此舉雖然對籌措拍攝費用沒起太大作用
,但大大助長了《艋舺》的宣傳氣勢。
這樣的運作模式,是否能套用在後來的電影上? 「沒辦法,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的命,就
跟人一樣。」李烈舉例,《總鋪師》賣得很好,但鮮少人知道,《總鋪師》上映第1周票
房其實不怎麼樣。
哪一部電影的命運最讓李烈惋惜? 「讓我賠錢的電影都很惋惜。」李烈說完大笑,但她
還是忍不住為《軍中樂園》抱屈,「《軍中樂園》真的是一部很棒的電影,但很多人都因
為『軍艦事件』不肯進戲院看,而且,我也認為它是豆導(鈕承澤)目前為止拍得最好的
一部電影。我相信,歷史會還給《軍中樂園》一個公道的。」
當監製時,李烈最不喜歡的工作就是「找錢」,她曾經為了拍攝《冏男孩》,把媽媽的房
子拿去抵押貸款1000萬元。拿自己的錢拍戲,想怎麼用就怎麼用,但用別人的錢拍戲,擔
心賠錢的心理壓力很大。雖然目前為止,李烈遇到的天使投資者都是熱愛電影的人,但別
人沒有給她壓力,她給自己的壓力卻沒少過。
影一製作所登錄興櫃,問李烈,拿陌生人的錢拍戲,壓力不就更沉重?
「沒錯,所以我掙扎好久好久,但我後來發現,這是台灣電影必須走的一條路,唯有
如此才能獲得更多的資金,做更多的事情,不然就會一直陷入同樣的局面,每次要拍戲,
就得從零開始。」
作者: TLP (世界盡頭)   2015-02-15 16:39:00
烈姐中肯 加油!
作者: qazxswptt (...)   2015-02-15 17:32:00
謝謝烈姐的付出 先賺錢 後面才有花樣可搞 否則都空談
作者: wiork (我在工作~)   2015-02-15 18:18:00
裡面講的一些事還蠻中肯...
作者: mcbirdy (我為你押韻)   2015-02-15 18:25:00
台灣電影加油!千萬不要放棄!!!
作者: alinwang (kaeru)   2015-02-15 20:09:00
可惜國片重起期的現在還是有人在賣清高說國片就是爛.
作者: bbsbox (bbsbox)   2015-02-15 20:36:00
中肯 中國演員都科班出身 底子好 台灣演員要加油
作者: qazxswptt (...)   2015-02-15 21:45:00
以前台灣的好演員也未必是科班出身 我覺得練功環境才是重點 國外一堆演得好也未必科班出身讓進來這環境的演員 有辦法練功 才是重點^培養出氣質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5-02-16 16:13:00
李烈當演員、製片也不是科班出身的,還嫌別人??
作者: peruman (美麗人生)   2015-02-16 19:37:00
李烈並沒有說"非科班出身"不好 但他要表達的是台灣的演員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比起中國那邊受足訓練 難免被比下去這個情況 台灣 香港都面臨到這個問題 TVB還有演員訓練班華視現在不曉得還有沒有 北藝或許有些不錯的演員但能提供修練的環境(足夠的電影、電視) 加上演員有沒有外在條件蛻變成明星都很多問題
作者: discoby (黑皮)   2015-02-17 15:02:00
嘴巴含滷蛋的外國名演員一堆吧?要賺錢才能有辦法繼續搞下去沒錯 但如果一直只有文藝搞笑片 武俠搞笑片 鄉土搞笑片 觀眾久了還是會不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