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駭客任務》創下電影經典,原始點子竟

作者: abc661234   2015-02-11 08:05:45
《駭客任務》創下電影經典,原始點子竟來自一個高中畢業生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1080
當今世界上,科技界最受推崇的思想者之一,只是個高中畢業生,聽起來匪夷所思?
科技專家的培育,無論是構築本身的能力知識,或是取得社會的認可,通常是科技公司的
高層,或是學術領域的大學者。然而,全世界最懂科技的人,以科技為主題的重量級思想
家,卻不是博士,沒讀碩士,大學沒畢業,也沒有任何生醫、科學、或工程領域的學歷背
景––他是凱文.凱利 (Kevin Kelly)。
當有人詢問凱文.凱利,他人生最具啟發性的經歷與訓練是什麼,他的回答是:八年內踏
遍亞洲的旅程。聽到這個答案,讓我十分懷疑:全世界多少人年年出國遊玩、出差,也沒
見他們變成科技專家呀,這是認真的答案,或者,這只是一個浪漫和詩意的敘述?
懷著這個疑問,我開始了解凱利這個人,愈來愈發現,他可能沒有在開玩笑。在解答「為
什麼旅遊能造就科技專家」這個問題之前,應該要和讀者們先介紹一下這位奇人,他到底
是多了不起的科技專家?
最高學歷高中畢業,真的是世界級的科技思想家?
凱利是重要科技雜誌《連線》(Wired) 的創辦人之一,並且長期擔任總編輯。在此之前,
他和朋友一同成立的 WELL (The 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 可譯為:世界電子連
結),是世界最早的虛擬社群,並且參與舉辦世界第一次的網路使用者大會,並在1985年
左右,開始推廣民間使用網際網路。
他所寫的書不算多,但《失控》、《科技想要什麼》,卻是全世界至今思考「科技」最深
刻透徹的著作。《失控》這本書,甚至啟發了著名的電影:駭客任務。
好,凱利的著作能說服社會中的一般人,但,科學界呢?學術界呢?
全球學術界,現在評判學術成就的最重要依據之一,是在「學術期刊」上的論文發表––
愈多論文產出,發表在愈重要的期刊,粗略地顯示這個人的學術地位。這也是為什麼,台
灣所有的碩博士,所有的大學教員、研究員,拼了命寫研究論文投稿。
在科技領域,最受推崇的期刊是:《科學》(Science) 與《自然》(Nature)這兩本。在台
灣,如果哪一位學者的研究成果登上《科學》或《自然》,不但會被媒體大幅報導,會被
貼在大學門口布告欄,而且他後半輩子的學術地位就此底定,在少子化、大學倒閉潮之中
再也不用怕失業了(如果他的研究沒造假的話)。
二十世紀末,全世界23個領域頂尖學者(例如生物學家道金斯、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品
克),合著一本書《第三文化》(The Third Culture) 回顧科技發展以及進行前瞻,《科
學》雜誌只邀請一個人撰寫專文回應與品評這本科學界的鉅著,這個人就是凱利。
凱利從十九歲到二十八歲,近十年的時間在亞洲和美洲壯遊,沒有讀博士寫論文––為什
麼不但沒有耽誤他成為科技專家,反而是他心中認為「最值得的投資」呢?
查了一些凱利的撰述和他的專訪,我慢慢了解,原來他的壯遊和我們常見的旅行,有這三
點不同,成為他人生最深刻的啟發與教育。
去各種陌生、極為不同的地方,而不是熟悉的地方
凱利生長在美國,也住過美國富裕而進步的紐約。他的父親是媒體業最早的科技愛好者,
將電腦引入雜誌業,而且是HBO最早的創業團隊成員之一。凱利的家庭和他的社會,都讓
他熟悉當時最先進的科技。
從19歲時,1971年,從羅德島大學輟學,從世界上最知識昌明、物質富庶的美國,來到亞
洲。而且在十年間,他在幾乎完全沒工業化(緬甸)、初期工業化(泰國)、中期工業化
(台灣)、以及高度工業化(日本美國)的地區,不斷切換、交錯觀察。
如果旅行只是在富裕地區之間轉換,相似的科技總是在我們身旁;即使是去貧窮國家的大
都市,我們可能都會被層層「文化泡泡」包著,其實接觸不到當地真正的生活面貌。凱利
的旅程,是去那些全然不同的地方,而且他待在這些國家,並不是十天兩個星期,他可能
一待就是大半年。
因為這樣的旅程,他是當時的人類之中,少數(甚至也許是唯一)可以密集地、連續地、
廣泛地觀察和比較:科技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什麼影響、各地人民如何用不同
的科技來達成相似目的。
需要從無到有工作自養,深刻體會工具的意義與價值
凱利的家庭雖然小康,但他並不是「腰纏三萬貫,騎鶴上揚州」。他在書中這樣描寫那幾
年的生活:「進食靠雙手,徒步走遍山野丘壑、走到哪兒睡到哪兒。我的行李很少,總計
有一個睡袋、替換的夜服、一把小刀和幾台相機。」
即使過著這麼節省的生活,凱利計算,他每年花費大約 2500 美金(40年前物價水準)
––無論他多麼省吃儉用,他都還是要想辦法賺一些。
他開始撰寫旅遊過程中的亞洲見聞,這對歐美來說是個全新的領域。他透過當時各種可能
的溝通、傳輸方式和美國的傳媒合作。他當時用來傳輸、通訊的媒介,包括一個非常實驗
性的聯繫平台叫EIES ,由紐澤西理工學院經營,和非常原始網路體系相似。凱利也曾半
開玩笑地說:「以我當時書寫的方式來說,我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個經營網路事業的部落客
。」
他後來成立世界第一個虛擬社群、舉辦世界第一次網路使用者大會,以非技術人員的背景
與身分成為網路革命推動的要角,最後成立《連線》雜誌––這些日後的功業,背後的洞
見與動機,都是來自年輕時的經驗,讓他理解到人與人、社會與社會、經濟體和經濟體之
間的連結,可以創造多大的價值。
注意人們生活中日常而普通的事物,是科技思想家的搖籃
在出發之前,凱利就有在攝影工作室工作的經驗。他一路上拍照,後來集結成一本攝影集
《Asia Grace》,在市面上還買得到。出發到亞洲的時候,他可不是一個科技觀察、思想
者的身分,他的自我定位是一位攝影師。
他的壯遊足跡起自日本、韓國、台灣、菲律賓、緬甸、泰國、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
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最後到達伊朗––極少有人的旅行,可以造訪這麼多異文化

而且因為他是攝影師,他特別擅長(也必需磨練),對當地人生活的細節、不同群體間器
物與工具異同、進行深入觀察,並且無可避免地進行思索。凱利有一個習慣,就是蒐集世
界各地的寶特瓶蓋––明明如此相似,卻又有所不同。
相似的心理習慣,他也用在觀察各地方的剪刀、樂器、農業機械––從最原始,到最先進
,從最簡單,到最複雜。在這麼多異文化之間的觀察和思索,是凱利成為科技思想家的真
正觸媒。那些最日常的工具,在世界各地的差別變化,就是他觀察研究不盡的知識寶山。
科技來自人性,在旅遊中「閱讀」與「觀察」人
當有人詢問凱利,他每天的工作內容是如何,他這麼說:「我每天花最多時間在閱讀。我
閱讀書籍、雜誌,然後寫下我所想到和學到的事物,寫電子郵件聯繫工作,然後去爬山或
健行。最後,我每天會拍一張照片。」現在,他這樣工作,就足以讓生活很富裕––這就
是那幾年壯遊所帶給他一生的影響與報酬。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話我們都耳熟能詳。但有多少從事科技的人,先深入研究理
解人性?凱利這位科技思想家,他懂得真的是科技嗎?也許不是,他其實顯然不懂微分方
程、流體力學、光學元件。他懂的其實就是人性,跨越人種和文化的共通處,也就是科技
運轉背後真正的推動力。那是十年跨文化、跨社會的觀察,產生的醱酵與萌芽。
台灣旅行文化極為興盛,我們可曾想過,旅行也可以是科技思考的沃土?也許,可以先從
沒有美食、沒有購物、沒有大眾景點的思維壯遊開始。
作者: alkahest (==â•­(′▽`)╯==)   2015-02-11 08:20:00
屋喔喔 我還以為是Dark City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5-02-11 08:37:00
我還以為是攻殼咧
作者: ianlin45 (Ian)   2015-02-11 08:55:00
這樣也行?這算什麼狗屁專業
作者: mrmowmow (mow)   2015-02-11 10:21:00
異次元駭客好嗎?攻殼哪裡像
作者: dfgtyu0000 (備用草)   2015-02-11 10:41:00
就是一個願意動手動腦的富二代。。。
作者: Pt1 (三七仔ㄟ情人)   2015-02-11 12:34:00
我以為是Neuromancer.
作者: kkk321 ( )   2015-02-11 12:49:00
錯版
作者: cosy22 (握壽司)   2015-02-11 12:55:00
這篇文章作者一定沒看過弗諾文奇在1981年寫的「真名實姓」
作者: ckshchen (尖酸苛博文)   2015-02-11 13:05:00
我還以為是 莊周夢蝶....
作者: JamesHowlett (詹姆士好累)   2015-02-11 14:19:00
我還以為是桶中之腦
作者: arioso0602   2015-02-11 14:53:00
不就是有個有錢爸爸 所以胡扯的東西有人信
作者: wwa928 (無藥可救的馬尾控)   2015-02-11 23:09:00
文章內容跟電影板太無關了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