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消費民族情感的《鳴梁:怒海交鋒》

作者: garyne (ACE)   2014-12-28 00:29:05
先說好的部份。
不得不說海戰的畫面真的一級棒,驚心動魄的61分鐘,很難得的
並沒有用到任何的動畫,應該是單純以特效、爆破來支撐整個戰
役,而朝鮮與日本的海軍也十分考究,特色分明,日軍的尖頭船
講求速度,這是因應其本土海域所衍生出來的型態,而朝鮮多為
平底船,亦是在其周遭多為寬廣海域而來,單單就這一點來看,
對李舜臣能以寡擊眾應該多少可以有點概念。
這場海戰,先不考慮史實部分,只以畫面呈現來看,應該也不會
比歐美大製作的海戰差到那去,之前徐克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
》更是小巫見大巫。
很棒的還有崔岷植,這位先以《原罪犯》打下國際知名度、前接
子又接拍《露西》的韓國演技派男星,這回挑戰的是大韓民族歷
史上首屈一指的民族英雄李舜臣,壓倒性的演技完全爆發,即使
這是一部戰爭動作片,但他豐富的表情與眼神還是讓人印象深刻
,整部片無論動靜,都是他的戲。
好的說完了,接著說不好的地方。
最糟糕的部分,責任必須推給片商。在字幕的顯示上,不時可以
看到「?」,想必應該很多人會知道,在文書處理時,因應編碼
的不同,在某些介面上會顯示不出該字元,只好以問號來代替。
所以整部片你永遠看不到「來島」或「來島通總」,不是看到「
?島」就是「?島通?」,因為這位日軍唯一在朝鮮戰役中戰死
的大名,日文名字的漢字寫法是「来島通総」,名字頭尾兩個字
在不存在目前一般的中文字裡,同樣的例子還有「脇坂安治」變
成了「??安治」。片商連這最基本的字幕都沒做好,對得起這
部電影和觀眾嗎?
至於電影本身最大的問題,我覺得在於韓國人對日本的態度。
這部片從頭到尾一共出現了 4個日本歷史人物,包括藤堂高虎、
加藤嘉明、脇坂安治和來島通總,藤堂高虎是先後侍奉秀吉和家
康的歷史名將,加藤嘉明日後成為40萬石的大名,劇組基本上對
這兩位名人還算尊重,沒什麼大問題,問題在於來島通總。
做為這部片的大反派,導演金韓旻找來柳承龍飾演來島通總,看
過《七號房的禮物》就知道他演那位弱智爸爸的表現有多出色,
這次詮釋完全不同類型的角色,卻給人硬梆梆的感覺,但這應該
是非戰之罪,純粹是角色設定的問題。
在電影中,來島通總被定位為海盜,因為他所在的愛媛縣海域與
鳴梁一帶海域相似,因此秀吉特別指派這位「海賊頭子」來對付
李舜臣。但問題是,來島通總明明是一位1萬4千石的大名,官位
從五下、出雲守,他在朝鮮戰役被分配在福島正則的第五軍,之
後才轉派到藤堂高虎旗下的水軍。
來島通總出身於村上水軍,村上水軍在早期的確是瀨戶內海的海
盜組織,但後來在嚴島之戰被毛利元就說服合作突襲陶晴賢之後
,基本上等於被毛利家收編,來島通總因為與當時的水軍老大村
上武吉不合,在織田信長還活著的時候就投靠秀吉,獨立成來島
水軍,基本上,來島通總的身份應該從來都不是海盜。
如果電影中只有朝鮮軍指稱來島是海盜,那還解釋得通,但是連
藤堂和加藤的日軍主力都譏來島是「海盜王」,那就說不過去了
。而來島通總也不是十分厲害的武將,就是水戰頗有一套,電影
一方面扭曲他的身分,一方面卻又放大他的威能,這種感覺真得
非常奇怪,原因可能是因為他是整個朝鮮戰役中唯一戰死的日本
大名吧。
而海戰的內容,很明顯地有許多與史實不符的部分,雖然一般說
來這場戰役的船隻數據對比是「 12比330」,但即使在韓國的史
書中也說明過當時李舜臣另外將百多餘的民用船改裝成作戰用途
,雖然戰力仍比不上軍船,但還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戰力並沒有
像「 12比330」那樣懸殊,只是電影中完全不見這些改裝過的民
用船,只看到整片海域裡黑壓壓的日本水軍直衝李舜臣率領的12
隻戰船。
更荒謬的是,12艘戰船中,除了李舜臣的帥艦之外,全都被日軍
嚇得不敢動彈!甚至節節後退!結果造成帥艦單獨面對來島水軍
一波接一波的攻勢,岌岌可危,最後在危急時刻,這些部下才受
到李舜臣的精神感召,一一回援,並藉由鳴梁海域特有的漩渦,
解決來島水軍,並由李舜臣親自砍殺來島通總。
史實上,李舜臣的確是先讓一艘船來引誘來島水軍進入鳴梁海域
,藉由地利破敵,卻並非是自己親自出馬,真有這種舉動也是犯
了兵家大忌。而劇情設計成部下不聽號令,讓李舜臣獨自面對大
軍,好強調他的威能和偉大,但在我看來,卻是造成反效果,因
為如此偉大的民族英雄,其所率領的軍隊竟會全部出現陣前腳軟
的現象,真是不可思議!
事實上,李舜臣確實是歷史上相當厲害的海戰高手,在戰役初期
他不斷靠著游擊戰、打帶跑等戰術,讓日本海戰一再吃虧,否則
日軍也不會用反間計讓他下獄,導致朝鮮在漆川梁海戰中幾乎全
軍覆沒、整個海軍只剩下十多艘戰船。
李舜臣的偉大,有很多很好的方法可以發揮,但電影這樣拍,反
而有點像台灣在戒嚴時期的《英烈千秋》、《八百壯士》和《筧
橋英烈傳》了,這樣不是在消費民族情感嗎?
http://garynehsieh.blogspot.tw/2014/12/blog-post_27.html
作者: scimonster (紫色的初夏)   2014-12-28 00:40:00
最近會去看 對史實不是很在意 專門看崔你的文章可讀性很高 還提供史實 推一個
作者: dribron (哎呀壓)   2014-12-28 00:52:00
仔細推~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4-12-28 02:41:00
推,不過其實李舜臣下獄單純是政治鬥爭而非反間計
作者: ps30 (我用假名說真的話)   2014-12-28 08:17:00
字幕的地方也太瞎了.....
作者: sunnydragon7 (香腸)   2014-12-28 10:04:00
日本當時的水軍都是海盜沒錯~只是表面稱水軍因為有大名控制~就跟英國是一樣的後來的大英帝國也是玩這招~玩殘了西班牙海盜冠上水軍
作者: neon7134   2014-12-28 11:49:00
原po對史實非常了解 字幕部分真的片商不用心
作者: garyne (ACE)   2014-12-28 19:12:00
沒錯,九鬼嘉隆的外號還是海賊大名,但片中日軍對來島的態度是有問題的
作者: lites (淡)   2014-12-28 20:02:00
前段有點冗長 昏昏欲睡
作者: RollUp (輪動)   2014-12-29 00:47:00
態度有問題是因為是敵對派系,且之前因為打勝戰爭軍功,就結了仇,就像小西行長已貴為大名,在加藤行長眼中,小西是個不配成為大名的藥商之子加藤行長(X) 加藤清正(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