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年少時代》

作者: comebackkid   2014-12-08 18:57:12
圖文版 http://goo.gl/YSYQnP
柏林影展銀熊獎得主《年少時代》目前在IMDb和爛番茄皆享有超高評分,國外眾多影評盛
讚此片,奧斯卡提名看來也頗為樂觀。《年少時代》有其一定的魅力似乎不容否認。然而
,的確也有部分觀眾抱持這樣的疑問:《年少時代》雖然稱不上差,但它真值得如此高的
評價?
本片最大特點就是拍攝期間橫跨12年,同一批主要演員從小孩拍到成年,青年拍到中年,
的確是項創舉,在電影呈現上也達到一定的效果。許多影評聚焦在「拍攝橫跨12年」這件
事上,並稱不倚靠特效和化妝的真實演員成長、老化帶來深刻的觀影衝擊和感觸。針對這
點,我認為導演的勇氣、恆心與創意的確值得欽佩,但也頗懷疑一項拍攝壯舉是否必定能
提升電影品質。12年達成的效果,就我個人來說,跟我拿自己小時候的相片簿來看,然後
再照照鏡子的感受差不多。而且經過預告片、媒體和影評的宣傳,拍攝12年這件事有點淪
為噱頭了。把重點放在12年拍攝期上也是立足有點薄弱的評價方式。
我個人對風格平淡的電影接受度算不錯,甚至對故事線條刻意模糊的電影也能欣賞,《年
少時代》基本上符合上述兩個特徵,但比較缺乏其他同類型電影能達到的感染力。
第一個可能原因是:對白的內蘊與精采度皆不足。對於《年少時代》這種以對白為血肉的
劇情片來說,這點頗為致命。不拿其他名導演的作品比較,就拿理查‧林克萊特(
Richard Linklater)自己的舊作《愛在黎明破曉時》來比,《年少時代》的許多對白真
的很像日常生活的絮絮叨叨,也許能讓觀眾有:「啊!我們家也是這樣子。」或「我小時
候也是這樣子。」的感覺,但可惜的是,效果僅止於此。能像《愛在黎明破曉時》的對白
讓人有拍案叫絕之感的時刻不多,也不像其他風格平淡的經典電影,藉由淡淡的對話傳達
深意。因此,《年少時代》中,姐弟拌嘴就只是姐弟拌嘴,爸爸與子女閒聊就真的只是閒
聊,使本片相當缺乏神采。
而少數看起來有哲理的對白則流露出想打造名言金句,但不太成功的感覺。典型的例子是
Mason爸對兒子說的那句:「人生沒有護欄。」,聽起來很像通俗勵志書作家會寫的話。
也因此,《年少時代》的很多片段看起來像是拍得還不錯的家庭連續劇,但不像一部值得
如此高評價的電影。
另一個部分觀眾可能不會喜歡這部片的原因是:劇中人大多依循著很典型、很「普通人」
的生活模式。Mason爸是很典型的民主黨支持者,媽媽婚姻不斷失敗也反映很典型的美國
現象,Mason自己也很「普通」,未成年喝酒、跟朋友鬼混、談戀愛、打工全都是一般美
國年輕人會作的事,甚至連他偶爾的社會批判聽起來也很「典型文青」調調。個人猜想這
對很多人可能有情感連結效果(尤其在美國成長生活的人),覺得親切,但對某種程度上
抗拒大眾生活方式的觀眾來說,Mason一家看起來可能會有點無聊。
其次,本片涵蓋面向太廣,很像大拼盤,包山包海。小孩的成長、父母的成長、愛情、學
業、政治背景等等都沾一下,但都不深刻,因此觀眾很難對任何一個面向有深切感觸。導
演自己描述這部電影的說法是,它是關於「小孩成長、為人父母、也可以說是一部關於人
生的片子」。只是「人生」這個題目實在太巨大,我有點懷疑有任何一個導演能在一部兩
三小時的電影裡好好處理這個主題。因此《年少時代》呈現的面貌也不像一部好好探討了
「人生」的劇情片,而比較像一部「類似戲劇的美國中產家庭生活紀錄片」。
其實《愛在》系列也有同樣的問題。導演拍攝方式像是忠實紀錄角色在一段時間內發生的
所有事,但沒怎麼深入挖掘。故事的普遍性(universality)很高,能使許多觀眾產生共
鳴,但故事過程中只是不停在眾多話題間兜來兜去,愛情、家庭、人生觀、宗教觀......
每個題目探討都很淺薄。上一秒鐘還在談社會問題,下一秒就跳到愛情觀。不過因為《愛
在》三部曲還有男女主角的愛情主線做重心,而且每部的時間尺幅短很多,所以不致於太
失控。但是《年少時代》則顯得格外龐雜漫溢,而且無趣,帶給觀眾迷茫之感。導演到底
想告訴我們什麼?他拍這些橋段的重點在哪?我猜導演自己也不見得知道,他只是把他看
到的人生喜怒哀樂一股腦丟給觀眾,每個面向都浮光掠影提一下。
由於重心在各個角色和故事面向漂來漂去,使得觀眾和角色產生斷裂,無論是Mason高中
畢業、上大學的場景,或是最後Mason媽淚崩的那場戲,真的都不容易讓人產生太多感觸

而這也指向本片,以及林克萊特這位導演最大的硬傷,就是他對他拍的主題其實沒有太深
刻的想法。你可以仔細回想一下,《愛在》三部曲和《年少時代》在各個人生課題之間跳
來跳去之後告訴了你什麼?它們有什麼獨到的觀察?其實這些作品告訴你的事總括來說很
簡單,基本上就是:大部分人的人生、愛情都很可能經歷這些階段,談戀愛會失戀、小孩
長大會叛逆、婚姻可能觸礁,然後呢?然後就沒了......導演看到人生百態,可是缺乏自
己透徹、獨到的想法,使得他最多只能做到呈現眾生相。
片子進入後段,調性更顯奇怪,觀眾隨著不知如何替12年龐雜人生題材收尾的導演一起墜
入五里霧中。從對白來看,後段多處顯出人生無意義的灰暗思考。Mason媽對兒子說:「
我拿到了學位,有了理想的工作,把你跟你姐送上大學,然後接下來呢?我他媽的就準備
進棺材了!」Mason問爸爸:「(人生)這一切有什麼意義?」Mason爸回答:「我不知道
,沒有人知道有什麼意義。」所以《年少時代》其實是導出了人生無意義這個悲觀結論嗎
?可是全片配樂、色彩等搭配元素看起來又不太像這個調調。最後片子在一句”the
moment seizes us”-當下掌握了我們-的台詞結束,算是維持整體風格從一而終,因為
這句話也很渾沌不明,從正面和負面解讀似乎都行。
國外少數對本片評價不高的影評,略帶調侃地以劇中台詞形容這部電影,像是Mason媽說
的:「我原本期待不只有這樣......」,Mason爸說的:「我不知道這一切有什麼意義」
,影評人認為這些話當作觀眾看完《年少時代》後的心聲也很貼切。而Mason在暗房裡和
Turlington先生的對話,用來描述導演個人和這部片也意外地合適。Turlington先生問
Mason:「你能做到什麼別人做不到的事?」Mason回答:「我還在尋找。」林克萊特拍這
部片的過程中,似乎也與他的主角Mason一樣,只能隨時光帶著他走,始終沒找好自己想
走的方向。
作者: Carl (カール)   2014-12-08 19:21:00
好文,我期待過高,覺得不差但真的非常樸質平淡
作者: yeahwazzup (RAY)   2014-12-08 20:05:00
看完也覺得普普通通。主要是12年的噱頭,並以平淡日常與角色心境轉變帶出輕哲理。致命傷是娛樂性不高。每個人都不停在找、在創造自己的人生意義。我和找只差了微妙的一撇。
作者: jigger5566 (56不能亡)   2014-12-08 20:35:00
你講了很多但我認為你並沒有看到這部片的精髓
作者: zeohealer (傑歐)   2014-12-08 21:22:00
這部片算是生活流電影的新一代經典 如果目的是想從電影裡看出甚麼大道理或深刻內涵的人可能會失望,但是就像電影裡說:人生又有甚麼目的?我想這就是這片最好註解
作者: cappa (cappa)   2014-12-08 21:30:00
寫不錯 同意 但還是覺得超棒
作者: pradeclick (遙控器惡魔)   2014-12-08 21:31:00
我也覺得這片超普的..根本過譽了 不是拍很久=好
作者: gloria820826 (gloriayu)   2014-12-08 23:52:00
今天才看 同意你寫的 我也覺得對話部分可以再深入一些 但還是很喜歡這部片 我覺得尋找人生意義重點是在過程還有回憶 因為人生的意義真的有人講的出來嗎
作者: soso4570 (dita)   2014-12-09 00:29:00
寫得很好 完全正中這片缺點
作者: sentital (三小)   2014-12-09 01:00:00
大推 愛這片 但你講的真好
作者: october10110 (nordic)   2014-12-09 01:05:00
雖然這篇寫出許多缺點,但是還是很愛這部
作者: eminemrap0 (VC)   2014-12-09 11:03:00
雞蛋挑骨頭 這部是年少時代 不是阿甘正傳2
作者: lily2000   2014-12-09 21:21:00
終於有人說了中肯實話,這部片誇譽太過頭
作者: airily2 (geo5566)   2014-12-09 22:16:00
我很喜歡年少時代,但原PO說的中肯。我猜這樣好看與否的落差,來自期待編導說出「正確答案」與否吧導演這幾部表面多平淡,但我覺得是深刻且引人發想的
作者: garrickhsu (Pooh.H)   2014-12-10 13:08:00
也這麼覺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