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控制。無法控制的不被控制

作者: smilefu (五味人生)   2014-10-22 23:22:09
網誌版
http://tastelifes.blogspot.tw/2014/10/blog-post.html
微雷,有防雷頁
這部片實在太精采,讓我不知該從何談起,那麼,就從電影海報開始吧。
《控制》這個片名大概是近年來少數讓我覺得優秀的中譯片名,這也大概需要歸功於出版
社先譯了小說,才讓片商沒有機會染指,否則我們現在看到的可能是叫《女孩出任務》、
或《婚姻裂痕》之類讓人吐血片名。這個片名如何優秀呢?原文片名就如一般電影片名沒
有任何特別的《Gone Girl》,而《控制》這個片名不僅譯的合題貼切,又帶有社會學的
意涵,我認為正好巧妙的與導演大衛芬奇想表達的意涵不謀而合。
現代社會中,大眾透過各種媒體管道汲取資訊,進而了解事實,並做出價值判斷,但由誰
來篩選過濾我們所接收到的各種符碼?你能完全相信我們接收到的資訊都是『真實』存在
的嗎?愛咪失蹤之後,尼克開了一場記者會『宣布愛咪的失蹤狀態』,自此以後,尋找愛
咪已經不僅僅是尼克與警察的事,『愛咪失蹤事件』已經活生生地成為了一個超真實存在
的事件,受輿論的左右。
很多人談這部片談的是婚姻關係、夫妻間的互相制衡、控制,但我很清楚大衛芬奇野心絕
不僅於此,他看的是現代荒謬的社會關係。看這部片讓我有非常強烈的既視感,一台台
SNG車24小時守候在尼克家門外;狗仔跟蹤、無所不用其極地打探小道消息;電視上有特
別節目談論愛咪失蹤,甚至各種奇怪的「專家」都能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大放厥詞,彷彿自
己能夠觀落陰看到事實全貌。我想到當年南迴鐵路搞軌案的泰安休息站、想到去年的媽媽
嘴咖啡命案,還有無數個可能早就被遺忘、不再重要的新聞事件。這才是大衛芬奇想談的
控制,回到海報,你大概才注意到了,海報下方若有似無的新聞畫面和在其中被雜訊扭曲
的班艾佛列克。
我們被各種資訊所控制,而且無法選擇不被控制。
多數時候我們無法見證事實的產生,更無法左右自己所接收到的資訊視角以及後續產生的
各種效應,所以,看著電視的你會咒罵尼克是個劈腿又殺妻的負心漢,甚至完全無法相信
他有清白的可能。
那晚在美麗華的影廳裡,和接近滿場的觀眾再一次見證大衛芬奇接近完美的作品。雖然我
沒有做出口民調,但是從最後一幕結束的那一秒,我聽到全場觀眾一起深吸一口氣,我就
知道我們都有差不多的感受。大衛芬奇依舊善於營造氣氛,掌握觀眾心中的節奏,雖然敘
事視角不斷在尼克與愛咪之前、時間的前與後轉換,但都能快速地讓觀眾進入角色情境中
。配樂的表現也相當出色,前作《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和《社群網戰》的原聲帶我都超愛
,這部片也不例外的讓我想要收藏。大衛芬奇的配樂總能恰如其分地穿梭在需要的時候,
搭配突破傳統的電子配樂,有驚喜感又不落俗套。
看完後我就一直在想,這部要挑戰奧斯卡的強片,男主角除了班艾佛列克,會不會有更好
的選擇?大衛芬奇的得意門生布萊德彼特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尼可拉斯凱吉也或許是個選
項,但想來想去似乎沒有人會比班艾佛列克適合這個角色,恰如其分的帥氣,卻又帶一點
無辜和放空的傻氣。
以上無雷,以下有雷劇情討論。
回來談愛咪吧,或者說回來談談你我。其實我們都必須承認,你我就是愛咪,我們總是和
愛咪一樣,試圖營造各種符碼,演一個「想被看見」的劇本。愛咪在眾人面前殺了自己,
也殺了尼克;讓大家以為尼克不愛她了,卻又讓大家以為尼克回心轉意。愛咪回到尼克身
邊,也絕非因為尼克在電視節目上的一席話而相信尼克,更重要的並不是愛咪相信尼克,
而是觀眾們相信尼克,因此尼克的話成真了。主要的配角瑪戈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編劇巧
妙安排她與尼克是雙胞胎,在最後尼克說,瑪戈一直是理性的自己。我想這個雙胞胎妹妹
代表的,就是僅存於我們理性中,一點點對事實的質疑。
第一幕與最後一幕,幾乎相同的畫面、幾乎相同的台詞,卻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這
就是這部片,之所以精彩又耐人尋味。
作者: s44152002 (SQQL)   2014-10-23 00:37:00
推最後一段話,我有著相同感受
作者: Freedomsq (WOW好想睡)   2014-10-23 00:43:00
推這篇 不只是婚姻 還有媒體對大眾的控制
作者: rubeinlove (れな)   2014-10-23 01:14:00
推 寫的好好
作者: nosweating (不流汗)   2014-10-23 10:16:00
小布不能演這個角色,他太外放了,缺少隨波逐流的無奈
作者: yu1164 (鮪魚罐頭)   2014-10-23 15:27:00
看到最後一幕 真的有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