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鯰魚很驚奇-人與人之間的依附關係

作者: immad (Dammi)   2014-10-05 19:42:59
雖然面臨著母親隨時會離開大家的戰戰兢兢,但非以恐懼、哀嘆死亡入題,而是因為家庭
成員組成特殊,逝去即是分崩離析,沒有基底承載住傷痛的情緒,因此,鏡頭不論室內外
均貼身拍攝著角色們,直面著母親的日薄西山及堂而皇之邀請進來的新成員,從即將斷開
的龜裂中汩汩湧出家庭成員間愛與被愛的供需關係。這是鯰魚很驚奇。
以Claudia獨自安靜的生活場景進入故事裡,因某次盲腸炎孤單入院,鏡頭來回對比著她
的隻身和隔壁被全家人環繞的Martha,其病床旁的雜沓光景,兩人你看我,我看你。或許
Claudia的孑然盡入Martha眼簾,適合自己與孩子們,因此嘗試著邀請她進入家裡。其他
家人雖有質疑,但也未積極反對的狀態下,Claudia便成為常出入Martha家的新成員。
導演透過鏡頭的設計,讓Claudia這個局外人的前提,更為凸顯,煞是有趣。也不是說有
多麼多元的處理,反而幾乎是以近身拍攝的方式呈現,讓我有「凝視」著眼前人物活動,
看著該人物開創自身故事的感覺。只是視角的切換,讓故事多了些不同的溫度,所謂的孤
獨,所謂的距離感。
先是以第三者的角度關注著Claudia孤單無波的生活,直到Martha一家掀起了一陣漣漪。
接著是令人印象深刻的,Claudia第一次進Martha家幾乎一鏡到底的鏡頭,此時為透過
Claudia的眼睛窺探Martha家的一切。從冷眼注視著該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到Martha身體
不適,只能在旁邊看著,卻沒能搭上手的不知所措等等,情緒轉折在這樣的鏡頭下突顯出
來。
這個場景也大致交代了這個家庭的氣氛,並隨著Claudia越來越涉入這個家的活動,以一
種難以違抗的姿態,或者該說自己一個人久了,潛意識裡尋求自身的被需求,抑或Martha
家的人其實都需要一個出口,於是Claudia也慢慢地走入了鏡頭,成為傾訴對象,成為其
他第三者被觀看的對象,進而說開了這群似乎都是陌生人的背後故事。
原來越深入才了解這個家其實有各自的辛酸,但說到底仍互為外人的情況下,情感依附不
夠緊密,存在著距離感,雖同在一個屋簷下,卻感受到孤獨,僅依賴著母親Martha的存在
維繫著,無怪乎Claudia竟可以毫無違和地就走入Martha家,一旦Martha不存在於這個家
時,關係其實瀕臨瓦解,反之,以Martha為核心,向內聚攏,密不可分。
因此後面幾場為了把握母親最後時光的出遊,儘管Claudia在鏡頭裡,開心地和Martha家
玩在一起,卻仍有著相當的距離,但好景不常時,Claudia又能迅速地抓穩了指引這個家
前行的舵,不至於讓整個家解散。就Martha深切的用意來說,看來是成功了卻心願了!
即便是家人,無論是否有血緣上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確實存在著距離,不過因為人總樂於
分享也樂於被分享令人開心的事,所以關係拉近,又由於我們樂在其中不思蜀,時光也因
此顯得短暫,對比那些讓人憂鬱的事情,難怪小兒子在故事裡幽幽地提出『為什麼快樂的
時光總是短暫』的問題。
不過相反來看,雖然憂傷實在不是個樂於被分享的主題,但一旦說出來,有人一起承擔,
是否也會有『悲傷的事也很短暫』的感受呢?而人生總是這樣有高潮也有低潮,有福同享
之外,有難也應毫不猶豫地與之同當,共同度過才是,這才是家人、朋友的意義阿!這也
是Martha透過接納Claudia,想要在臨終前告訴這班孩子們的事情吧?!
從互不相識,到接觸,進而熟稔,及Claudia與Martha家之間的距離感存在不存在,在在
展現出導演過人的調度,詮釋之完美讓親疏遠近,跌宕多姿。後來雖然Claudia彷彿尚未
看見自己在這個家存在的價值,而抱走了象徵自己的鯰魚踽踽獨行,但Martha將每位兒女
的特性看在眼裡的遺言裡,說明了這個家庭仍未完待續著。
歡迎光臨:
http://dammimmi.blogspot.tw/2014/10/1420los-insolitos-peces-gato.html
作者: sentital (三小)   0000-00-00 00:00:00
推這部 真摯感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