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 田徑男孩

作者: forgetmyself (麋鹿)   2014-08-14 13:29:38
圖文好讀詳細劇情版:http://www.holyshare.com.tw/article/detail/25575
==以下有雷,請慎入==以下有雷,請慎入==
《田徑男孩》中,表現了青春洋溢的青少年時期中的性向迷惘。
Sieger對於Marc那股油然而生的莫名好感,困惑著他。
但直到Marc用行動表示了對Sieger的好感,Sieger卻又退縮了。
一次的親暱帶來的是再一次的抗拒和拒絕,
親吻與疏離,像鬼魅般輪迴上演著,
除了對Marc一再地傷害之外,
Sieger也從過程中感受自己的心,其實疼痛。
害怕自己不符合社會期待、父母期待、自我期待的Sieger,
最終還是選擇了順應自己的心,踏上機車去找Marc。
故事中雖沒有特別凸顯社會對同性戀的歧視,
但即便是已有許多國家通過同性婚姻的北歐,
Sieger所呈現出來的遲疑和抗拒,
無疑是社會整體對於同性戀負向觀感的一種表現。
就像哈利波特裡面「那個不可以說出名字的人」一般,
看似好像國家同意、體制同意、人民同意,
但確實仍有許多許多的角落,存在著對於同性戀的不友善,
或者,令同性戀者感到不友善或不安全感的微妙氛圍,
也許是一個斜睨,也許是一個訕笑,或者,只是一個轉身。
看完《田徑男孩》後,我也疑惑著「到底怎麼樣社會才算真正的尊重同性戀者」。
當然,拿我們現行的社會來比擬北歐,或稍嫌太早,
但在北歐這個看似尊重與同意同性戀結合的地方,
或許小小的一丁點歧視味道,就更容易被感受者放大。
扯遠了,《田徑男孩》以簡單的手法來呈現關於初探性向的同志青少年,
擁有著最純真的愛戀,在歷經了一次次的過程後,確認了自己所愛,
結局是美麗的,或許未來可能有著太多的未知,但至少今天他們騎著車向前邁進了。
飾演Marc的Ko Zandvliet,在許多場戲中都詮釋得相當不錯,
例如:失落複雜的情緒、熱切真摯的眼神、開朗陽光的笑容…等。
而主要的角色Sieger,本身雖然存在著許多的衝突,
但老實說對於他在矛盾與抗拒的詮釋上,總會希望可以更有張力與震撼感些。
整體而言,《田徑男孩》算是青春洋溢的小品。
雖然出現了類似湖畔春光的河流,
雖然出現了類似愛‧墮落的海上漂浮木板,
但卻不像那兩部影片那般直接與煽情。
導演米莎坎普(Mischa Kamp)用最單純的方式來說這個故事,
訴說著彷彿是最輕盈的小愛戀,
但卻又是相對,最可能令人窒息的
作者: totoro12 (stay alive)   2014-08-15 01:33:00
推!
作者: yannjiunlin (Law in shit)   2014-08-15 08:02:00
推+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