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救救菜英文

作者: goler (珠江的思念遺落)   2014-01-09 22:51:31
文化,談不上客觀。
一種文化源自於集體人類意識及行為的深化。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特色,但當聯想到好與壞的評價,
這一刻,就是主觀(卻不等於偏見)。
包括我自己,
一開始選擇這部電影的初衷皆為了解更多的印度文化,
然而越看到最後,越對導演所安排的發展疑惑不已,
結尾甚至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
「那麼,英文救了整部片什麼東西?」
決心給自己幾天的時間沉澱後,
終於自我提醒,意識到「Bollywood」與「Hollywood」的根本差異。
一開始的我根本是用後者的角度來觀賞這部電影
即使片中出現自由女神,華爾街,或是星巴克,
它終究是部印度電影。
導演刻劃著Shashi及她所處的家庭,
Shashi的女兒代表鄙視傳統文化及語言的新世代,
而Shashi的丈夫Satish成長自傳統文化,大力的擁抱西化,
但印度文化賦予男性的威權地位,使他選擇遊走於現代及傳統之中,
說穿了就是父權思想。
這也解釋了Satish雖然深愛妻子Shashi,
但又覺得不會說英文的Shashi像是隻蛙住井底,與他的中上社會階級形象有些落差,不願
意何妻子談論任何事情。
「她生來就是作點心(Ladoo)的」,
說是嘲諷,實是暗指妻子的角色就是嚴守三從四德。
可以說明影片後半部分,Shashi生氣的自言自語:「男人作菜是藝術,女人作菜是義務」
這句話的心情。
直到Shashi的美國之旅,出現了變化。
Shashi面對文化及語言相異的衝擊,選擇採取迎擊的姿態,
她報名了四周英文特訓班,鴨子划水般地苦讀英文,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異國同學,每一位代表不同的文化,以及身為同志族群的英語教師,
Shashi的字典一直堅持著「尊重」兩字。
在姪女的婚禮演說中,Shashi吃力的以象徵現代文化的英語,回敬所深愛的丈夫及女兒-
「彼此尊重,才能彼此信任」。
Shashi與Laurent在美國的邂逅,
也是導演表現Hollywood與Bollywood文化的拉鋸張力藝術。
Hollywood呈現唯美式的浪漫電影風,
應建立在Shashi厭倦其土生文化所應背負的角色的前提上,選擇拋開所有包袱,
與西方文化一走了之。
回到現實,這是部印度電影,如何能接受這樣自由至上的西式結局?
被代表主流的西方文化所影響思考,
皆會認為Shashi深陷性別地位不平等的困境當中,
但影片結局也教導著觀眾,無論你接受何種文化薰陶,
最終仍回到影片女主角所強調的「尊重」。
Shashi所身處的時代及環境,造就了Shashi本身的特色,
「既身著沙龍,又何苦以和服套量?」
重作又多給先生Satish一顆Ladoo的她,意識到自身傳統意念的印度已婚婦女身分。
結尾以英文詢問可否提供印度文報紙的鋪排,更完美的解釋了積極學習卻不忘本的精神,
全力解釋印度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相異性,但非要求任何一方的妥協。
主觀並非負面用詞,而是一種普羅現象,
影片教育我們非要求自己絕對客觀,而需更謙卑的去學習與尊重不同的文化,
救的不是語言!救的是偏見!
作者: Alex751105 (青的老公)   2014-01-09 23:12:00
我覺得你的想法很好呢,雖然是淡淡的片子,文化意義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