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三個傻瓜與一個小聰明分析

作者: Blackrice (國際情勢)   2013-12-24 08:52:57
三個傻瓜與一個小聰明分析
吳學謙
1.概述
三個傻瓜,一部披上印度東洋面紗,採納好萊塢敘事結構,回溯每個人生命歷程最鮮明
的小時代的電影,靠著探討社會深層意識最在意而又閉口不言的禁忌話題,風靡了全世界
影壇。在票房上不只賣好又叫座,不少各級學校教師觀影過後也驚為天人,紛紛作為有志
者事竟成的典範,推薦給青年學子,希冀喚醒他們沉睡已久的鬥志,打破教育界的形式主
義,彷彿又是一碗熱騰騰的心靈雞湯。
主人翁宛若蘇格拉底投胎轉世到印度大陸,憑著渾然天成的機智風趣,在一舉手一投足
的人際互動歷程,迸發出對傳統價值的深刻反思,並在言談間夾帶著無人能及的哲思幽默
,每一個動作、每一步台詞,都在平凡中見真章,令人再三回味,久久不能忘懷。
台下的一雙雙眼睛,無論男女老少均全被男主角奔放的個人魅力與曲折離奇的劇情給征
服,緊緊盯著大螢幕不放,恍若自己就是那在課堂上口吐微言折服眾人,博得滿堂彩的禪
宗化身,目眩神迷的動念著自己憑著敏銳的觀察力、不按牌理出牌的對答,擄獲女主角的
芳心。至不濟,也儘管把自身投射在陪襯的兩位好友身上,在關鍵關頭棄卻院長的威逼利
誘,寧願選擇捍衛友情、捨身一跳的表現感到激賞不已。
事實上,它能在商業市場上獲得如許大的成功並不是偶然,每個橋段、每處情節的轉折
安排,都極具巧思地策畫過,為得是構成一盤盤完美的布局,再透過男主角一步步的破局
,除了在電影中過五關斬六將的逐步拉攏好友回心轉意、贏得美人歸,進而讓最頑冥不靈
的院長也低頭懺悔外,真正的目標是說服螢幕外的觀眾起而行,產生有為者亦若是的效法
念頭,幫現實世界下點改變的觸媒劑。
這部片有一些非常合理的劇情,也有一些非常不合理的價值,導演藉著讓某些情節逼近
真實生活,同時把一些不那麼合理的隱蔽意識形態偷渡到觀眾的腦海深處。表面上男主角
顛覆了僵化的傳統價值、挑戰了既有的權力結構,但如果更深一步的探究,會發現不過是
引用一種尚未被察覺、懷疑的正信,來輕率地鬥垮相對容易誘發人們惡感的表面教條而已

2.挑起觀眾的好奇心
電影一開鏡採用了懸疑法!利用男主角兩位好友接到召集令的手忙腳亂,勾起觀影者的
好奇心,不禁捫心自問他到底有何魅力,足以讓十數年未見的大學同窗放下手邊繁忙的工
作,不遠千里來相會呢? 一個疑問式的開場白刻意被拉到段首,以作為開展倒敘法的楔子
。接下來充滿動能量的主題曲,搭配一輛跑車奔馳在無邊無際樹海中的舒暢畫面,刻劃出
了後續將近三小時的核心論題—自由。就像男主角不斷提點的四個字,這是一部向傳統禮
教發出挑戰的育教片,也是一位好漢信仰內心的小天使,突破外在的限制,解放施加在個
體上的束縛,走出一趟捍衛真理的生命旅途。
站在導演的角度來思考,為了最成功的吸引觀眾的精氣神,事件發生的主場景很聰明地
落在每個人最難以忘懷的大學時代。在迅速地做出角色介紹,簡單交代人物間的關係後,
主角就準備登台亮相了。有鑑於在影片開頭幾枚綠葉的對話交談,把男主角勾勒成謎一樣
的神仙人物,第一次登台亮相當然不能漏氣,勢必要一露臉就展現令人驚艷的磁場。而八
卦是非漫流、交織愛恨情仇的大學宿舍,就成為最適宜的空白背景。
在一場有如西方大學兄弟會的傳統入會儀式,所有新生盲目地遵循學長帶著惡意成分的
指令時,男主角與觀眾的初次見面,就讓所有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屏除這回合男主角
展現的七步成詩急智不談,不盲從、敢於挑戰學長的個性,就為未來一路從老師反抗到院
長的叛逆行為,預留了伏筆,也貫徹了有始有終的人物性格。
3.劇本結構的架設
可以說,劇本裡的每一個段落安排乃至處處富含哲思的正反方口水論戰,都是被導演縝
密設計過的,具有秀異與開展劇情的雙重功能。以男主角初次在課堂上嶄露頭角的哲學論
辯:什麼是機械? 為例,除了在回覆內容用彼之矛回擊彼之盾,反將了工程學教授一軍,
嚇得他一時無話可說之外,更重要的是用這一問一答為後續探討的核心價值鋪梗。
當下一幕跳接進古板的院長聽聞學子述說全家人都有意願參加畢業饗宴,卻硬生生搶過
電話、白目地潑了學生家長當頭一盆冷水的行為,生動地為何謂機械這一貫穿全篇的大哉
問做出最具象的詮釋—去人性化、冰冷無情。
不只如此,就像是男主角為機械下的關鍵定義“效率”一樣,院長利用午睡時間順便刮鬍
子的橋段,也是對資本主義社會主流價值的反思,藉由諷刺院長把時間利用到極致,暗喻
院長就是機械的同義詞,負責批量生產學生。這可以由影片進行到後半段,男主角赤裸裸
地斥責帝國理工學院就是一間大工廠作為佐證。而院長每天午睡7分鐘半也是圍繞同一主
旨探討,指涉的是機械的另一層重要意義“精準”。搭配上刮鬍子必須具備的精細,暗喻
著毫釐不差。回顧一下早先有一幕是院長對全體學生訓完話,拿出蠢兮兮的太空鋼筆,全
班學生卻像機器人般,整齊劃一地舉手表態,只能說這不是機械什麼是機械?
如果站在一個更廣的視角來檢視,會發覺前後期出現乍看無關聯的符號,都具有相同的
隱含義,刻意把教育與工廠做二元類比。
物與人性的二元對比,還被安置在劇情支線中院長女兒的轉念間。她未婚夫在乎的是皮
鞋被潑灑飲料、名錶丟失等物質虛富;對照組則是一位家無恆產的園丁兒子,為了同窗上
吊自殺懊悔、為了拯救生命義無反顧地冒著期末考被當的風險,充滿銅臭味的俗人V.S.散
發一股小清新的創意天才,兩者間高下立判。
依循上一位在全球商業市場闖出名號的前輩,貧民百萬富翁的成功步伐,三個傻瓜在看
點上承襲了此一史詩鉅作的富二代基因,把一問一答的互動模式推向全劇的中心點,試圖
透過寥寥數句的簡單對答,持續往更深沉的哲學層面挖掘。貧民百萬富翁的每個回答背後
,都是段段辛酸血淚史;隱藏在三個傻瓜的每句反詰,則是對保守教條的有力撼動。當貧
民百萬富翁的男主角一次又一次的險度難關,口袋裡的金錢報酬也成倍翻漲;當三個傻瓜
的主人翁一回合一回合的用邏輯粉碎權威的死觀念時,自由價值觀的聲望也水漲船高。
檢視三傻一片的內容架構,會發現主人公忤逆權威、樹立典範的路途中,採納的是電動
遊戲破關的不變秘訣:由小到大、弱至強,按部就班的對應提高敵手等級,絕不越級打怪
。於是時間軸的運轉,被打倒的依序是小嘍嘍,無理取鬧的學長;然後是死板的工程學教
授;最後才是大魔王,帝國理工學院的院長。自從院長第一次現出身形後,男主角就集中
火力在批鬥這名反角,開展到結尾話題都還是圍繞在院長周遭,可以說一路未曾停歇過。
大魔王角色如此設定的構想,動因於“院長”所佔據職位的象徵意涵。院長一方面是帝國
理工學院的掌門人,是一間學校裡最位高權重的人;另方面院長做為官僚組織派駐的一份
子,是國家機器觸角在校園的延伸。這種雙重身分,讓“院長”成為“體制”最佳的代名
詞,正能量化身的男主角與惡靈附身的院長並陳在觀眾眼前,也隱喻著擁有自由理念的個
人對全社會體制發出怒吼聲。
一部影片的好必須富含戲劇張力,用突然的震撼攻觀眾一個措手不及,才能輔助讀者更
加身歷其境地走入故事情節。三個傻瓜這部片,把此一原則發揮到淋漓盡致。如果開放最
悲情人物票選,那位有良好創意卻未能熬過延畢關卡而上吊自殺的同學,大概是公認的第
一高票。
為了製造強烈的反差,導演特意在上吊橋段發生前,把印度片最具國際辨識度的特徵
作者: yiyin330 (L*VE westwroth miller)   2013-02-24 14:06:00
...0分,股票板那篇還有30分
作者: Thors (Thors)   2013-02-24 14:58:00
最近才看3 idiots,我覺得他評論的還不錯呀~
作者: sheldon (謝爾頓)   2013-02-24 19:16:00
這片子是好看 但探討的議題也就是中學生也能夠反思的程度沒有那麼神妙的哲學好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