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跟著《危機解密》暢遊歐洲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3-12-04 18:34:26
《危機解密》令人目不暇給,且不管劇情如何演員如何,光是看主角們環遊世界尤其是
暢遊歐洲,就令人賞心悅目,把它當一部旅遊片來看也很不錯!本片除了由夢工廠主要
出資之外,也得到比利時的大力協助,因此在這部片裡處處可以看到比利時的痕跡,當
然還有其他許多國家首都如柏林、倫敦、巴黎、雷克雅維克、華盛頓等,至與利比亞與
肯亞的場景我就不知在哪拍的了。
1. 驚鴻一瞥的四大首都
(1) London - Millennium Bridge & Royal Courts of Justice:
片頭短暫的倫敦場景,亞桑傑與新助理搭車去參加演講,丹尼爾一直要找他卻找不到。
(2) Paris - Arc de Triumph, Montmartre:
亞桑傑與丹尼爾爆料事業越做越大,柏林到巴黎到斯德哥爾摩… 途中給了巴黎這幾個車
子匆匆開過的觀光客鏡頭。
(3) Reykjavik:搞倒了冰島銀行後女國會議員發表演說的地方。
(4) Washington DC:國會山莊與白宮空景,這個大家應該已經看膩了,不需多說。
2. Berlin 主要有五個場景:
(1) Alexanderplatz & Congress Center:
這是片子開頭丹尼爾下班後去科技展第一次見到亞桑傑的展場,不過實際上丹尼爾的辦
公室外觀是用比利時的辦公大樓。
(2) Berliner Dom & Stadtschloss:
亞桑傑帶丹尼爾在雪夜登上柏林主教座堂,俯視下方的柏林城市宮殿廢墟遺址,笑嘆「
過去的權力中心也成了一片廢墟被烏鴉佔領」。
(3) Bundestag:
不過詭異的是,居然同一地點也能俯瞰看到實際上距離很遠的柏林國會大廈 Bundestag
,而讓亞桑傑讚嘆「國家的權力中心就該像它的玻璃圓頂一樣透明」。這個玻璃圓頂是
英國建築師 Norman Foster 作品,不過在 1999 年的競圖中受到極大的爭議:Foster
用另一個設計概念贏得競圖,可是得標後卻把設計修正得像第二名建築師 Santiago
Calatrava 的提案一樣,現在這個設計的原初概念就是這個第二名提案,就這樣被公然
抄了過來。
(4) Brandenburger Tor:
要從電影中的角度俯瞰國會大廈,應該是從布蘭登堡門周邊某棟大樓頂上才看得到。而
電影中的明鏡週報 Der Spiegel辦公室也在布蘭登堡門前廣場上,不過事實上,明鏡週
報總部在德國第二大城暨第一大媒體城 Hamburg,不在柏林。
(5) Kunsthaus Tacheles:
直譯為「有話直說藝術村」,丹尼爾初識亞桑傑就帶他來這邊上網,說這是「藝術家佔
領的老大樓」,的確這裡是柏林的藝術家佔領空間經典案例,看似非常適合維基解密搞
「秘密世界革命」的造反舞台,只可惜直至 2012 年底所有藝術家已經被驅逐殆盡,不
然怎麼可能讓《危機解密》這種好萊塢商業大片借到這種反叛場地拍片賺錢呢?
3. 比利時,場景包含比利時三大行政區,也有推銷好幾個城市新地標,不過背景語言的
使用充滿荷蘭文而無法文,片尾工作人員名單也幾乎都是荷文名字而鮮少法文名字。
本片在比利時有至少 7 個場景,可能還有更多:
(1) World Trade Centre, Bruxelles:
是丹尼爾的柏林辦公室外觀,兩棟玻璃帷幕高樓建築用一條空橋連結,室內說不定也是
在這邊拍的,就在布魯塞爾北火車站旁邊。
(2) Liège Guillemins 火車站:
比利時法語區第一大城列日,略顯髒亂破敗的城市中唯一的世界級地標就是這個火車站
,由前述柏林國會大廈中被第一名抄了的第二名建築師 Calatrava設計。丹尼爾就在這
裡的黑貓咖啡廳與瑞士銀行家深喉嚨見面。不過詭異的是:這裡廣播居然講荷蘭文。而
本車站 2009 年才完工,比電影設定的丹尼爾會深喉嚨時間 2007 年還晚了兩年。
(3) Luchthaven Zaventam:
布魯塞爾國際機場出現兩次,第一次是當柏林機場,讓亞桑傑從這裡降落後走在輸送帶
上和丹尼爾打電話,然後馬上到達咖啡館與丹尼爾會面一起慶祝「我們扳倒大銀行了」
但也隨即發現「你就是傑林」;第二次就真的當布魯塞爾機場使用了,讓丹尼爾和女議
員來這邊攔截亞桑傑。本機場廣播只播出了荷蘭文與英文,但事實上所有有荷蘭文的廣
播都一定會先有法文。
(4) Museum Aan de Stroom, Antwerpen:
比利時荷語區第一大城暨時尚城安特衛普,最新的地標就是這間城市博物館 MAS,以螺
旋形向上參觀的動線以及向外的三百六十度螺旋景觀著稱,看完安特衛普故事就到頂樓
俯瞰安特衛普老城天際線。亞桑傑與丹尼爾在這裡的展覽會場中初次見到了衛報記者,
不過本片時間點全部在 2010 之前,這棟博物館卻是 2011 才完工開幕的。
(5) Hoeilaart 小農舍:
丹尼爾帶亞桑傑在雨中開車經過平坦的比利時田園,找到「世界第二強駭客」 Marcus
的小牧場,是法蘭德斯地區田園裡隨處可見的經典農舍風土建築。
(6) Old England House, Bruxelles:
電影後段,與衛報記者商討如何處理大宗爆料資料的屋頂咖啡廳,這是布魯塞爾經典新
藝術建築「老英格蘭百貨公司」,今日是 MIM樂器博物館,新藝術鋼彎曲架屋頂下的頂
樓咖啡廳也是今日布魯塞爾著名俯瞰點之一。
(7) Anke的家,儘管電影中設定在柏林,但看這種長條街屋細分的尺寸與細部雕飾,應
該不是柏林的街景而是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安特衛普或根特都有可能,而 Anke 家裡狹
小的空間也完全符合這種比利時街屋公寓的尺度。至於 Daniel 家空間寬敞、樓梯間還
有寬廣的天井,比較可能真的是在柏林拍的。
作者: JuliaHsiao (茱莉亞蕭)   2013-02-04 21:55:00
感謝原PO的介紹,這部片真的令人開了眼界! :D
作者: Ballanche (MUQARNAS)   2013-02-09 23:16:00
竟然有人寫影評連德國議會競圖的八卦都寫出來了,專業。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3-02-11 11:00:00
哈哈, 謝謝樓上的支持, 我只是覺得這個玻璃圓頂背後狗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3-02-11 11:01:00
屁倒灶充滿無恥的故事,居然還被電影奉為神聖的國家透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3-02-11 11:02:00
明化之象徵,感到可笑又可悲,不吐不快呀 :)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3-02-11 11:03:00
我個人認為本片充滿惡意,而且是意在美化當權者的電影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3-02-11 11:04:00
它會採用一些讓全球憤青高潮的「反叛景點」來包裝自己但事實上是要削弱真正的反叛活力,讓大家服膺體制霸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