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A Beautiful Mind 美麗境界

作者: guangpiano (【光】)   2013-10-28 12:27:25
網誌版:http://parb623.pixnet.net/blog/post/165955491
一、關於A Beautiful Mind(美麗境界)與John Nash(約翰‧納許,以下簡稱Nash)
  “A Beautiful Mind”(美麗境界),由Ron Howard執導,翻拍自Sylvia Nasar(西
爾維雅‧娜薩)為數學家Nash撰寫的“A Beautiful Mind”同名傳記,並在2001年獲得奧
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殊榮。
  電影一開始,即以Nash就讀普林斯頓直線式地述說故事,從他就讀研究所時,其實可
以很清楚地看到Nash已經有一些較為特殊的舉動-坐在椅子上顯得格外不自在的彆扭與緊
繃的神情、與同學交談過程中,眼神無法和正常人一樣直視對方等。由於不善人際,別人
總是以孤僻形容他,影片中提到Nash在草地上研究鴿子的行進路線,試圖對牠們的活動以
數學下定義,這實在是常人所不會做,甚至無法理解的行為。在學術的鑽研上,更是用盡
氣力要超脫任何論調,希冀能夠在不被禁錮的想法當中脫穎而出;這對慣於接受填鴨式教
育的學生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電影中有一幕是關於Nash在MIT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課程的
描述;當他勉為其難地進到教室,先是把一大本硬皮教科書丟進垃圾桶,而後在黑板上寫
著題目,邊碎碎念著:「This class will be a waste of your, and what is
infinitely worse, my time.(這堂課不僅浪費了你們的時間,更糟糕的是,也浪費了…
…我的時間。)」Nash從求學開始就有的自行研讀甚至想像的習慣,或許這樣廣闊的想像
力也同時間接地影響到往後三個想像人物的出現。
  Nash對學術的醉心,除了與他個人孤僻封閉的性格有關之外,當年他與系上的競爭對
手Hansen(漢森)下棋慘敗,或許也是逼得他得不斷精進,以致更加將自己困在所謂的原
創想法中,而導致最後精神上的崩解。
  如同某些擁有高知識地位的學者,那樣不得動搖、不容許一點侵犯的學問;當他在棋
藝上失敗之時,他完全不相信在腦海中經過零失誤計算的公式,竟然如此不堪一擊。對
Nash而言,數學是他生命中除了親人之外最重要的夥伴,更是他與自我腦袋溝通的橋樑。
Nash其中的兩個幻想人物-室友Charles(查爾斯)與國防部長官Parcher(帕徹),都是
因應數學而生的角色;一個幫助他在研究所時期激發想法,一個則讓他無窮無盡地展現自
己的數字天賦。
  數學在Nash身上所施展的魔力,不僅僅是榮耀的學術地位,它甚至有如慢性毒藥似地
,一點一滴侵入身體、腦袋;當他對數學的用藥量越大,他就越無法攻破藥劑所帶來的副
作用。電影裡頭Nash曾說過一句話:「Find a truly original idea. It is the only
way I will ever distinguish myself. It is the only way I will ever matter.」他
希望藉由自己在數學上的原創想法,讓其成就區隔自己與他人,可諷刺地,當他越鑽研其
中,越是使自己陷入精神分裂的瘋狂,而產生多個角色、多個自己,反而造成了自我混淆

  Nash的精神分裂症一直到他獲得經濟的學術殊榮,都還存在著,那些幻想人物仍然跟
在他的身邊,只是他最後終於瞭解了Marcee(瑪西)從來都沒有長大的謬誤,還有妻子
Alicia Nash(艾莉西亞‧納許,以下簡稱Alicia)不斷地支持與關愛-用她自己的生命
奉獻給這個男人、與Nash一起討論與面對任何的困境、支持Nash回到普林斯頓以熟悉的環
境根療病原等。
二、關於Nash的精神分裂症
  對於精神分裂症,由於自己沒有任何精神方面相關的醫學背景,在此節主題當中,並
不會對病症作專業的贅述,只會針對Nash的心路歷程,及其身邊的人對他精神分裂的形成
和康復作簡述。
  「 Imagine if you suddenly learned that the people, the places, the
moments most important to you were not gone, not dead, but worse, had never
been. What kind of hell would that be?(想想看,你突然發現,那些人、事以及讓你
最珍惜的時刻,並沒有消失,也沒有死去;但更糟的是,他們都不是真的。你想那會有多
可怕?)」這是精神治療師Rosen(羅森),為了讓Nash的妻子Alicia體會精神分裂症的
痛苦所做的描述。
  根據精神病醫師對病徵的描述說道:「病人的幻覺往往伴隨妄想而存在。」回頭看
Nash在研究室工作時,那時他沉迷於數字工作所幻想出的人物之一-國防部長官Parcher
,即非常符合此病徵。「妄想」,是一個人對於不太可能發生的事,卻又對其有極度渴望
,所產生高不可攀的想法,可以俗諺「癩蝦蟆想吃天鵝肉」來簡述。Nash當初就是為了想
要盡情揮灑、證明自己的數學才能,才幻想了自己接下高危險、高機密的「蘇俄解密」工
作;而一個沒有受過任何軍事教育的數學天才,卻能受到國防部的派遣重用,當然有其情
節不合理之處,也證明了這純粹是Nash對於追求高峯的幻想。
  另外,Nash也深受「關係妄想」及「被害妄想」所困。醫療上解釋,患者認為身旁的
人,甚至電視、廣播等,都對自己造成威脅性,可能要加害於自己。在電影當中,Nash時
不時會感覺到有人以不好、謀害的眼光瞪向自己;或者把家裡頭弄得昏暗,並站在窗邊觀
察停車的人,深怕他們就是他腦中所謂的「蘇俄敵人」。
  此外,患者的妄想也可能對身旁的人造成傷害。由於服藥使得腦袋變得遲鈍,無法思
考,Nash在家療養的期間,因為這樣的困窘,而嘗試中斷藥物。果不其然,Charles、
Parcher、Marcee又鬼魅似地出現了。Alicia因為想要將病情復發的丈夫送回治療所,此
舉讓Nash感到不快,覺得自己的妻子想要迫害於他的妄想在腦中出現,進而訴諸暴力來阻
止Alicia,讓長期壓抑的妻子,在身、心、靈都深受創傷。
  很慶幸地,Nash的病識感讓他懂得將自己的腦袋分成兩塊,一塊是他所熟悉的數學世
界,另一塊是錯誤的妄想與幻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Nash熱衷的數學除了讓他走進精
神分裂當中,但從數學上所習得的邏輯,倒也幫助他頓悟了自己產生的幻覺;他說:「
She never gets old! Marcee can't be real; she never gets old!(她沒有長大,瑪
西不是真的。她沒有長大!)」多少學識豐富的人,多少沉醉在知識裡的人,一生都無法
從中脫離,他們深信自己的信仰,用盡一生鑽研、辯駁,可Nash的成功、可取之處就在於
,他願意聽取、承認不一樣的證明,即便他的「囚犯理論」和「Nash均衡」是那麼地攻不
可破,但是面對他無法敵擋的幻覺,最後還是認命了。
  在電影後段,Nash康復後,他說:「They are my past. Everyone is haunted by
their past.」這句話使我感動不已。雖然他的康復並不是除去了所有的幻覺,那些病症
中出現的人物仍然存在於他的生命中,只是Nash學習與他們平和相處,也只是那些過去的
生活,像極了真實的人物歷歷在目。使我感動的,是Nash不僅從精神分裂當中脫離,更從
中體會到「Everyone is haunted by their past.」的哲學。
三、關於妻子Alicia
  Nash的康復,除了醫療和自我頓悟之外,究其外部環境,普林斯頓答應讓Nash待在學
校,以及Alicia的陪伴與支持,亦是極大的幫助,其中又以妻子Alicia更為重要,為Nash
認清真實與幻覺的幕後最大推手。
  首先,Alicia得接受丈夫有精神分裂症的事實,初期她得讓Nash待在醫院裡,而後她
得開始學習體會丈夫的感受,以及面對家人有精神分裂症所帶來的結果:因為服藥的結果
,Nash的精神狀況和腦袋思考大不如前,加上Nash的精神分裂還伴隨著妄想的存在,因此
Alicia得警惕丈夫可能對小孩或對自己造成不可預期之傷害。這不管是在生理或心理上,
都是Alicia要面對的極大壓力。
  在Sylvia Nasar的原著裡頭,較多琢磨Alicia對Nash的陪伴,以及她經歷丈夫劇變的
心路歷程。理所當然地,Nash被視為是數學方面的天才,因此當他被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症
的同時,大家也在觀察身為天才的妻子,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處理這件事;當Alicia決定將
Nash送到醫院常駐治療,卻遭來一些鄉愿之聲,批評她沒有足夠的愛心與耐心。精神治療
師Rosen要Alicia體會精神分裂症的痛苦,而是否也有人來體會,當Alicia看到自己心愛
的丈夫受到電痙攣時,那個畫面的衝擊;是否也有人來理解,當Alicia獨自扶養家庭,並
且時時提防Nash不穩定的精神狀態,這些以往都不曾出現的事突然爆發之後,給Alicia帶
來的壓力。如果有,我想這些批評聲浪會得到一點制止。
  在Nash長待醫院出來後,對妻子並沒有諒解,而Alicia也因為忙外忙內的心力交瘁,
雙方決定離婚,這是在電影裡沒有提到的。不知道大部分人怎麼看待他們離婚這件事?不
管是支持哪一方,我認為都沒有對錯,我們不能否認他們分開後,至少都短暫地得到放鬆
;Nash可以更有空間去理解離開的妻子,曾經對他的幫助與關愛是什麼,而Alicia當然在
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得到了壓力的解放。
  在Nash發病之後,Alicia決定將他送進醫院治療,難道是對他已經沒有愛了嗎?其實
要你想像把最親愛的人送到醫院長久治療,就可以明白Alicia所面對的痛苦。
John Nash: And then, on the way home, Charles was there again. Sometimes I
miss talking to him. Maybe Rosen is right. Maybe I have to think about going
back to the hospital.
Alicia Nash: Maybe try again tomorrow.
當Nash快對自己不抱任何希望的時候,Alicia說:「也許明天再試試吧!」我想在大家的
想像空間裡頭,你也會對自己最親愛的人講類似的話。但是我們很難想像當初Alicia是經
歷多少的掙扎,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夠下這樣的決定。
  另一方面,在他們雙方離婚之後,Alicia是否對前夫已不心懷希望?事實上,Alicia
仍然在解除婚約後繼續在Nash的身邊關心他,並且鼓勵他回到他熟悉的學校-普林斯頓,
當作是一種復健療程吧。離婚之後,Alicia的生活並不好過,除了以微薄薪水獨自撫養家
庭之外,在書上還談到Alicia因為擔負的壓力太大而罹患憂鬱症。或許同樣遭受情緒障礙
的影響,Alicia更懂得以愛來包容前夫Nash,而Nash最後還是回到家裡頭與前妻同住,兩
人在擁有更多的體諒之後,相處變得更融洽。
  記得在電影裡Alicia崩潰至極地,跪在Nash跟前,說:「You want to know what’
s real? This…」說完,將她的手放在Nash的心上,同時牽著Nash的手撫摸著自己的臉,
「This is real.」這才是真的,那顆最親愛的心是真的,在你面前的我因為有愛,才是
真的。Alicia好似在告訴丈夫,他所追求的一切學術、知識、還有一大堆數字,不過是外
在的工具,不過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唯有「心」才是真的、熱的;那些分裂的角色,
不過都是要滿足自己在數學上的癮頭罷了。
  我們在面對精神分裂這種較嚴重的情緒障礙,能夠給的幫助並不是像醫師的藥物那樣
直接而有效,如果事情就發生在我們的親人身邊,「愛」才是我們能給的最大助力,如同
Alicia一樣。即便他們夫妻倆最後解除婚約,但並不是以解除婚約收場;看著Alicia所展
現出來的勇氣,以及她對Nash所展現出來的包容與氣度,最後雙方又和好如初,關係昇華
到「家人、親人」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美麗的。如同這句話說的:「Perhaps it is
good to have a beautiful mind, but an even greater gift is to discover a
beautiful heart.」愛,不是能力的展現,而是無怨言並且全心全意地多陪你走一里路。
作者: jackjack0040 (小肥肥)   0000-00-00 00:00:00
不過有個bug,那就是小女孩沒長大這事也太晚發現了吧
作者: jackjack0040 (小肥肥)   0000-00-00 00:00:00
原著小說比較貼近精神分裂症狀,並沒有將小女孩那
作者: jackjack0040 (小肥肥)   0000-00-00 00:00:00
三位虛構人物具現出來,但電影把他們具像得太真實了
作者: amy870158 (LuLu0325)   0000-00-00 00:00:00
寫得很好!對他們來說也許這些人物就是如此真實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