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高雄電影節《甜蜜天堂》看生命箇中滋味

作者: Ruke (全台找筆電!!)   2013-10-16 02:56:51
圖文網誌版:http://blog.roodo.com/ruke/archives/25785752.html
電影預告:http://youtu.be/brDPb8snA9A
 《甜蜜天堂》的題材可能會讓人聯想到台北電影節放映過的
《沉睡美人》,這兩部片同樣都探討了安樂死議題,相較於《
沉睡美人》把整個義大利社會拉進電影中作討論,前者用了比
較單純,比較隱私的呈現方式來處理片中的人物關係,也因為
「安樂死」這件事情是比較不被人所知的,所以角色的設定也
在看似平凡的狀態下,隱藏著讓人不太能相信的實情。
 女主角伊蓮的工作是負責替久病纏身,急欲告別人間的病患
結束生命,伊蓮以「甜心」為假名進行工作,讓委託人藉由這
種方式,能獲得尊嚴的「死」,而非繼續痛苦的與「生」搏鬥
。在一次看似平凡的,僅是單純給藥結束生命的任務,卻沒想
到讓伊蓮發現,其實這次的客戶無病無痛,而竟只是對生命感
到厭煩,這樣的衝擊也讓伊蓮開始對生死開始產生了思考,兩
條本應平行的生命線,因為死亡的逼近而有所交集。
 對伊蓮來說,賦予對象有尊嚴的死亡乍看一視同仁,但實際
上還是有其原則所在,她只對因罹患重病而將死之人提供服務
,但若是無病無痛,身體健康之人所提出的委託,她則一概不
接受,這次因為醫生的介紹而認識的老人卡羅就是屬於後者,
在交出安樂死藥物後她才發現面前之人其實比自己還要健康,
於是她千方百計想再次與老人碰面,好把藥物拿回來,這個人
生插曲讓他原本的生活亂了調,也迫使她不得不面對自己一團
亂的人生。
 電影裡替女主角設計了一些象徵,來對比生命的堅強與脆弱
,長期與死亡為伍的伊蓮,本來對死亡這檔事情其實應是毫無
感覺,在工作中每每看著她和委託人面談,很冷靜地討論著將
死之際想聽的音樂,想在什麼樣的地方死亡,想用什麼樣的方
式死亡。私底下的她則不斷地前往海邊小屋,穿上泳衣潛入水
中好感受生命的美好,她不斷地運動,騎著單車遨遊在城市裡

 偶爾她難得到遠地和情人約會,和同性好友碰面聽她發牢騷
,在路上遇見教授聊著生活瑣事,但在這些對談中可以看到她
不同的面貌,但也都幾乎不去處及內心深處脆弱的那面,唯獨
對卡羅老人,伊蓮卻難得有很多話和他談論,她不明白的是,
一個好手好腳的健康人士,為什麼對生命竟是毫無希望,而她
在一次次的安樂死過程中好幾次和委託人確認對方是否死意甚
堅,對照如今情況,也讓觀眾不禁想問:我們真的有全力奪去
他人的生命嗎?
 於是伊蓮的生活也開始亂了調,看來強裝俐落冷靜,行事幹
練的她,突然間猶如一顆齒輪開始掉落所引起的骨牌效應,建
構好的平靜生活開始一個個出了狀況,無論是感情生活也好,
人際關係也好,甚至面對死亡她也無法再冷靜,她看著年輕生
命的消逝,感嘆著對方甚至想聽完生前最喜歡的一首歌都還來
不及…然而自我了斷是對方的選擇,伊蓮她又能如何去阻止對
方?
 我們常在呼籲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輕易就想著放棄或結
束,然而「安樂死」的目的本來就是讓那些面臨不會更好狀況
的人早日解脫,這樣的行為孰是孰非還需要更多討論,而這部
電影很成功的引起觀眾的關注,電影尾盤在冷靜的氛圍裡,讓
角色們流露出真性情,最後卡羅繳回了原先收下的自殺藥,但
卻仍選擇自我了結生命,讓伊蓮趕到現場時仍無法挽回遺憾。
 生命能如此脆弱,其實也能十分堅強,卡羅在片中提到的清
真寺故事,以及他最後所畫的紙片,在片尾隨著空氣流動而自
己飛上了天,或許對伊蓮來說,那也象徵一種終於離開的解脫
,但生活在世界上,其實還有好多好多考驗要過;《甜蜜天堂
》其實告訴我們,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其實都並不輕鬆,生命
可以輕如鴻毛隨風吹上天,但也可能要背負不可承受之重繼續
活下去,在導演的故事中,生命其實無時無刻都充滿耀眼魅力
,透過伊蓮重新找回生命意義的過程,或許思考著「安樂死」
這項道德課題,更是在走出戲院後能發人深省的部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