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海闊天空(中國合伙人)與新東方

作者: YankSC (′‧ω‧‵)   2013-08-18 15:33:12
前幾日看完海闊天空(陸原名「中國合伙人」)
心中有許多感觸,首次發文與板友們分享討論
我曾經有留學的打算,所以早已耳聞新東方的故事。
一直對於新東方的創業情誼非常感動
片中從來不曾出現「真實故事改編」等聲明,
但中國觀影者多少都聽說過新東方留學補教機構
新東方在片中名為新夢想,賣的就是美國夢
就是英文片名 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在中國的美國夢
就我對故事的記憶後
看完本片,不禁錯愕。
這份創業情誼在片中竟是以「民族自尊」架構起來的。
吵架以新夢想是否上市為主軸,
最後上市復仇 重修舊好
整部電影將真實世界動人的情誼留下,
剩下創業零零總總全部拿掉
取而代之的是兄弟砲口一致對外 - 美帝
細細比對電影中新夢想與真實新東方的每個不同,
發現所有改編情節皆以此為主軸
1. 王陽與美國記者 Lucy 之戀情
這段情節想當然爾不存在
但是卻描寫清楚說明了當時中美關係
美國是出於好奇了解中國文化 如同來中國採訪的美國記者
Lucy 將談生意與「打乒乓」連為一起
這其實是1971年中美桌球隊互訪的「乒乓外交」的典故
王陽以東方神祕的文化面紗順利把到美國妞
就像中國以為嘗到美國給的甜頭
最後發現按鈕還是操在LUCY手上
現實世界上遊戲規則還是美國訂的
而美國夢也從不留情她快轉離去。
2. 片中王陽對簽證關大喊 I love my country
現實中王陽的原形 新東方董事王強 其實是順利出國的
不僅出國,還從外文轉行搞資訊IT
拿了碩士 進入了知名的貝爾實驗室
擔任當軟體工程師甚至還獲獎
雖不能說是作出什麼大學問成為大學者
但最少也應是美國中產階級 算是混得不錯
片中的敘述卻是沒有一個到了美國有善終的
3. 孟曉駿的美國生活
片中孟曉駿原形是徐小平
徐小平其實不是北大的 而是中央音樂學院畢業 搞藝術的!
徐只是在畢業後 到北大去帶藝術團 類似北大的校隊指導老師
後來到加拿大留學也是念音樂學相關
這個領域就算是現在 學音樂的若沒有走到郎朗國際演奏家等級
留在藝術界打滾 如果不搞權謀,也只是混口飯吃
若是學科學的 餵養小白鼠端盤子等低階工作有之 大部分是在求學時
畢業後若能不留在美國發揮所長 大部分就是海龜了
而多半學術機構還是看研究實力 當今華人不乏在頂尖大學任教的知名教授
也就正是那個年代出國留洋的優秀學生
這點和片中「這一代游得最好的 在美國沉下去了」敘述相當不同
4. 俞敏洪的感情生活
苦追女生的情節 事實是發生在俞敏洪在北大任課時
片中蘇梅遠赴美國 一去不復返 還嫁作人妻 忘了自己的根
現實中,俞敏洪後來可是順利與系花女友結為連理
新東方也算是與妻子一起攜手創業
所以早期新東方和台灣中小企業一樣 家族色彩濃厚
後來協議成立董事會後才脫離家族獨裁掌控
而促成日後在紐約證交所的上市
5. 新東方的創立
當時俞敏洪在北大教學時薪水並沒有到如此不濟
連自己跟女友都快養不活
在外教課「下海」這件事情其實都是為了出國
事實也沒有如成東青向校方誠心道歉 卻仍被開除,
而是俞敏洪自己決心在補教界打滾創業
其實俞的講課名聲在當時已傳開
以俞的口才與教學能力
根本不需要靠片中真情流露來吸引學生認真聽課的片段
一切都是為了讓土鱉忠厚老實的形象更深植人心
另外,新東方其實創立之後辦得有聲有色 相當成功
而直到請「海龜」派的王強與徐小平返國服務的時候
新東方絕不是在肯德基要轉移陣地到廢棄工地的草創姿態
而是收益早已數以千萬計的補教企業了
6. 新東方與ETS的侵權案
ETS 對於新東方的侵權案發生在 2001 年 主要有二項控訴:
一是告由歷屆考生由考場背出的考古題的著作權
二是告出版書面上 TOEFL 與 GRE 字樣的商標權
事實 ETS 並沒有在中國合法授權出版教材 所以商標權最後控訴失敗
托福補習班乎都必須用自編的教材
大家知道中國的盜版盜印狀況...
由於GRE舊制考古題經常重複(稱為機經)
所以事實是新東方可以利用考生資源 累積出完整的考古題
並在課堂中教授而得到幾乎滿分,這是早期留學考試上大家已知的事實
造成採用 GRE 的學校發現學生語文能力與考試分數不符
這其實是 ETS 自己不察,實在不能怪到新東方
在中國盜印如此猖狂
新東方不可能只因盜版教材成功 也不會只因盜版一蹶不振
以 ETS 的身分 落得要告中國盜版 代表此機構已經相當具規模了
事件最後 ETS 拿到了人民幣三百多萬,並不是很大的數字
事件在 2004 年終審落幕
新東方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則是 2006 年
其實並不能說有直接關係
更沒有所謂「賠償金額越大 投資人就更看得到我們」
以上幾點是較大的改編
可以發現幾乎所有杜撰的情節
都是朝著成東青最後向美國顯現民族自尊的橋段鋪陳
回想華人一路的美國夢備受打壓:
把到的妹投奔美國,追美國妞被甩
簽證拒簽,在美國求職受挫,當雜工被欺壓
美國帶著鄙夷的眼光看「不正當優勢」等種種
在在抨擊美帝種族歧視 永遠帶著有色眼鏡看著華人
種族偏見基本存在 出國留學生抱持機會平等
根本 too young, too naive
孟曉駿終於承認自己自私,但這個自私其實是憤怒
憤怒來自於洋人對華人的不尊重
最後如何證明自己的民族自尊?
新夢想以侵權事件造勢,在紐約證交所敲搥上市!
?????看到這裡我不禁楞住
上市不過代表這家盜版補習班在中國賺了很多錢
而這家補習班賣的是什麼?
正是名符其實的留學「美國夢」!
除了顯示中國學生對美國又愛又嫉妒的嚮往 創造出商機無限以外
究竟還證明了什麼 來向美國人贏得民族尊重?
無怪乎此片在香港引起抨擊
因為片中的民族自尊 來自於對於金錢財富的崇拜
別人絕不會因為你中國大爺多有錢而尊重你
贏得世界尊重是 因為新東方創造教育價值
而不是片中的因為 我在中國坐大了 以商逼和的談判
也不會是以砸錢買下實驗室來證明自己 贏得尊重
劇中另一條主線是「改變」
原來以為是一條感人的「世界變了,友情沒有變」
但是仔細觀察片中對於這個主題的敘述,其實相當的雜亂
片頭孟曉駿講堂告訴大家
「現代的年輕人最需要的就是改變 而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能夠改變世界 那就是美國」
劇中旁白說道:
「最大的騙子其實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總想改變別人,而拒絕改變自己」
這句話出現在肯德基轉移教室到廢棄工廠,有些沒頭沒尾
「我們改變不了世界,而是世界改變了我們」
配上蘇芮「一樣的月光」,雖然發現台灣的音樂一直出現
但是這些主題曲「外面的世界」、「光陰的故事」、「海闊天空」真的有緊咬劇情嗎?
但是卻不知道改變的論述究竟主軸是什麼?
正奇怪劇中對於改變的核心精神
主角們對「改變」的敘述 又急轉直下
談判時最後竟然對美國說:
「你們不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正在改變,而你們並沒有變」
最後片尾則是:
「成東青從來沒有想要改變世界,至少能做到的只是讓自己不被改變,永遠地土鱉下去」
最後才看懂所謂改變的思維:
原來是以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姿態,不被歐美洋化 快樂生活在天朝上國
有人以此批評陳可辛 如同海闊天空的歌詞
「背棄了理想 誰人都可以」般諂媚當權
而以「海闊天空」當做主題曲
是叫我們不要背棄了中華文化的理想去遷就歐美嗎?
最後還是必須誇讚陳導
成功將新東方三頭馬車的相知相惜展露無遺
尤其是孟曉駿不放下身段
反過來教訓王陽和成東青的片段
感動之處是真實發生的情誼
三人的演技都相當到位
但畢竟大部分劇情的張力 都以其真實性令人感動
連成東青許多語錄 都與出自俞敏洪的口中
最後片尾彩蛋卻重新列出中國同時期的創業名人
還另發聲明 說本片新東方毫無關係,只是時代的寫照
相較類似創業電影「社群網戰」,為求真實性多方考究
「中國合伙人」劇本依照導演喜好、當局論調,時代需求、民族意識等需求改編
上映後雙方再打死不認來卸責,
中國電影的格調實在是讓人無法欣賞
這是一部感人的勵志片 有很多亮點
但對於劇情改編的細膩度實在有些隨便
聽說拍攝時間不到兩個月
只能希望中國電影能對商業片的劇情設計和改編有更多要求了
作者: giunrz (一條魯蛇)   2013-01-23 23:26:00
這分析其實很詳細欸 可惜似乎不獲版上喜好
作者: arrakis (DukeLeto)   2013-03-09 21:03:00
剛在央視6看完,非常同意這篇。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13-08-18 20:39:00
同意。兄弟情誼很動人,但銅臭味太重了
作者: cheerking (Tim)   2013-08-19 00:38:00
根本就沒有夢想,這就是現實! (台詞)
作者: funnyfatcat   2013-08-19 03:55:00
清楚指出這片的問題,這片不是陳可辛的失足而是墮落
作者: cheerking (Tim)   2013-08-19 08:34:00
拍了武俠,票房差就是死罪,因為就沒有下一部了。
作者: Huangs (我是大笨蛋)   2013-08-19 10:18:00
很仔細的比較,推!
作者: tishang (Tim)   2013-08-19 13:01:00
他不知道她想要甚麼,他只知道自己不想要甚麼。
作者: pure0612 (benice)   2013-08-19 16:17:00
現在在中國最成功的一群不就是土鱉嗎?海歸也俯首稱臣啊
作者: ia ( )   2013-08-21 12:37:00
台灣有這類的勵志片嗎?
作者: ziti (rdv)   2013-08-25 22:26:00
你的對照寫得很清楚 對改變的分析也很精準!
作者: dealdream (夢想執行家)   2013-08-26 10:05:00
推~寫得相當清楚!怪怪,一堆人推為什麼只有兩個推文呢??
作者: derry ( )   2013-08-28 20:06:00
電影本來就是呈現導演意念的,本來就不是傳記電影...批評他沒
作者: derry ( )   2013-08-28 20:07:00
按照事實還蠻奇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