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海闊天空

作者: cloudyhouse (鍵盤真人曇軒)   2013-07-18 14:48:56
原文出處:
http://cloudyhousetw.blogspot.com/2013/07/american-dreams-in-china.html
《海闊天空》一部從80年代講起的大時代故事,由三個不同家庭背景、個性趣向的大男孩
,受時代的價值觀氛圍之下,個人想像著自己的夢想。這年代的人特愛做一種夢,「美國
夢」。想像著有朝一日能得到簽證去了美國,到那自由、平等、機會、理想的伊甸園。而
去美國的前置門檻TOEFL,學英文就成了眾人瘋狂學習的事物。同樣擁抱著美國夢,但人
人動機不同,有人是為了依循家族傳統而去,有人是為了崇拜的好友而去,有人只是為了
證明能去而去,每人的理由都相異。
這部講述說「夢想」的故事,可以見到人性的可貴,同時也見到人性的可悲。
可貴處在於,因著友誼,人們彼此互相扶持。電影中三人友誼的表現,我認為有符合論語
中孔子所說的益者三友-友直、有諒、有多聞。三人在不同的面向都適度的表現出這樣的
品性,雖然在合作事業中有爭吵、不合,但他們懂得寬容、建言。在「利」與「義」之間
的天平,還是傾向於「義」,不至於像《社群網戰》那樣彼此鬧翻。
可悲之處在於,這電影看的當下非常正向,但反過來思考的話,非常強烈的表達一種CCR
和資本主義上的觀點。學英文、去美國成了人生勝利組的代名詞,即便大家根本不知去了
美國後要做啥,但絕大多數人還是前仆後繼的前往。不管電影裡夢想夢想這名詞喊得多理
想、多崇高,最後也是為了證明中國人比美國人行,靠事業上的成功,才去贏得他人的尊
重。這種流於金錢至上的觀點,不就在表達未足此水準的人,皆是魯蛇嗎?
不論如何,電影裡還是有很多的事物可以值得我們深思。
人,可說是為了夢想而活的生物。人除了有理性能力之外,也會編織夢想,更有追逐夢想
的能力。人的一生,可想像成是用各種夢想所組構而成的大拼圖,每個階段的夢想都是不
可欠缺的一小塊,由它們去拼湊出我們生命的圖像。我們用夢想做為生命的推動力,為自
己設下了一項項的目標,驅使我們向不同階段前進。想過去小兒的作文題目,最常見就是
「我的夢想」。我們都會給自己一個夢想,賦予我們行為意義性,深怕自己只剩下生存的
本能,宛如一個空軀。但有了夢想就會更好嗎?不見得,電影雖然大談夢想,但故事某種
程度也在反應,一昧追求夢想,最後有可能得到的只是無比的空虛。當追逐夢想的目的是
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讓他人後悔,夢想就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即便證明了,又剩下了
些什麼?用個老套一點的例子,電影中常見以主角以復仇做為此生目的,在完成了目的後
,卻徒增哀傷,因為人生至今都是為了別人的陰影而活。也見得夢想有正面的一面,但也
有它負面的一面,導演在處理夢想這議題有著一定的深度,隱隱約約地表達了夢想雙面刃
的特性。
夢想通常都是印象最深刻的事物,由其是兒時的夢想,夢幻、天馬行空,但很純真,沒有
過多的虛假。隨著年紀增長,依然具備夢想的能力,但逐漸隨著現實稍做調整,夢想越來
越具備可行性和實踐性,目標越來越明確,不論是在學業、愛情、友誼、事業、親情,我
們都為每個面向許下不同的夢想。可以說夢想不再甜美,屈就於現實。不論如何,我們就
是靠著夢想,將此時的人生階段過渡到下一個人生階段去,夢想成橋樑搭起了生命的路程
。即便是夢想,也意味著它會有「醒」來的那一天,或許醒來時,夢想已經成功,也有可
能那只是一場白日夢。但有夢想,就會有希望。
電影裡的配樂、背景以蒙太奇的手法來表達劇情裡的弦外之音,讓每一段的意涵更加的深
層,也讓情感更加的順暢,這樣的畫面設計非常有感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