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日落號列車

作者: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3-07-18 02:44:34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wavers/posts/698438440183278
短評:和《今晚誰當家》是屬於同ㄧ類型的舞台劇改編,因此有些同
樣的缺點,但導演謹守原作空間上不做變換的原則,陳設也製造出類
似舞台劇舞台的質感,這點比《今晚誰當家》成功得多。
劇情敘述一個黑人拯救一個想要在鐵道上自殺的白人,而故事始
於白人甦醒後。由於白人想要自殺,因此話題逐漸轉移到宗教,身為
牧師的黑人便想盡辦法說服白人。
本劇是改編自舞台劇,而且是最無法脫離舞台劇表演形式的類型
劇本,即一桌二椅展開大量對話。對於非母語的使用者,很容易淪為
只看字幕的情況,且鏡頭語彙也很難設計呈現出劇本原有的透過對話
呈現出的權力關係。
看得出來為何會想將此劇翻拍成電影。因為本劇是涉及生死的宗
教題材,對於宗教生活佔日常生活中很大比重的美國,自然是一個讓
人很感興趣的題材。但對於台灣觀眾而言,一來由於大量對話所導致
的語言隔閡(對話量不輸Woody Allen的電影),二來即使台灣人想要
自殺,圍繞在此問題的辯駁上對於宗教的涉入程度相較之下是較低的

是在所上學弟的推薦下看了這部作品的。這部作品由於涉及宗教
且有大量對話辯駁,所以乍看之下跟哲學彷彿有些關聯;但其實還是
有相當的差距。文學作品中宗教哲學如果提到惡的問題,首先會引的
文學作品為Dostoevsky的The Brothers Karamazov其中的〈宗教大審
判官〉,但對哲學而言該節的主要哲學問題為:如果上帝真的存在,
為何還會有讓人無法忍受的惡存在?而作者便以當時俄國報紙中有農
奴的小孩犯了一點小錯,結果被地主的獵犬吃掉的新聞作為舉例。
相較之下,本片雖然同樣雖然也是討論到宗教,但就筆者觀影盡
量吸收到的過程而言,本劇主要還是想從純文學的角度以自殺作為切
入點對宗教作正反方的探討,劇中也有一些文學手法的安排刻意重複
出現;雙方的辯論過程比較是在講情緒的感染力。但正如柳丁不是橘
子一般,一個劇本不具有哲學性的話並沒有說哲學比較優越的意思,
要判斷一個文學作品的優劣依據依然在於其創作手法精妙的程度;然
而囿於上面提到的語言隔閡,筆者在此保留一部分的評價不作判斷。
Tommy Lee Jones非常熱愛執導獨立電影,在這之前他的導演作品
還有《馬奎斯的三場葬禮》。可以發現他非常勇於挑戰各式各樣的題
材,《馬奎斯的三場葬禮》也是一部不錯的作品;可惜如筆者上述所
言,這次由於在改編上藝術形式轉換的困難,使得他這次的作品不若
之前優秀。但相較於同類型改編作品,由Polanski執導的《今晚誰當
家》(Carnage),由於Tommy Lee Jones嚴守場景不可變換的原則,
因為一旦離開該空間,對話沒完沒了的感覺就被破壞掉了,所以這點
堅持使得他的作品不至於更糟。此外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該場景的陳
設在色調上有拍攝出類似舞台劇道具的質感,筆者猜想應該是刻意為
之,而此一色調的決定不但暗示了該劇乃是舞台劇改編,這樣的色調
也讓對話的氛圍顯得特異。不得不說Tommy Lee Jones在執導上是一位
還滿值得期待的導演。
(關於《今晚誰當家》的問題,請見blog拙文:http://tinyurl.com/l5f5m57)
作者: kosha (kosha)   2013-07-25 23:33:00
倒數第二段有語病 而且整篇文章根本可以一言以蔽之 旁徵博引
作者: kosha (kosha)   2013-07-25 23:34:00
得毫無重點 除此之外就只剩堆砌文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