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孫悟空在西方打不過蝙蝠俠很正常

作者: wty (一切都)   2013-06-02 06:45:28
http://www.guancha.cn/LuoSen‧SiTanLi/2013_05_16_144955.shtml
“孫悟空在西方打不過蝙蝠俠很正常”
羅森‧斯坦利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中國問題專家 《中國電影與中國政治》
安德魯‧摩根
美國魯迪摩根集團總裁、著名電影製片人
中國電影總有很多讓人說不完的話題。功夫片一開始就受到美國人歡迎嗎?為什麼《人再
囧途之泰囧》在美國和泰國沒有在中國那樣火?中國人對本國電影在海外受歡迎程度的期
望值是太高還是太低?
就中國電影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向海外市場,記者採訪了上世紀70年代把中國功夫片帶入歐
美主流電影市場、近年來致力於美中合拍片的美國魯迪摩根集團總裁和著名電影製片人安
德魯‧摩根,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主講《中國電影與中國政治》的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羅森
‧斯坦利,以及中美電影節主席、美國鷹龍傳媒有限公司總裁蘇彥韜。這三位權威業內人
士對中國電影的海外市場相對樂觀,並對中國“拍好既給本國人看又能引起外國觀眾興趣
”的電影談了看法。
現實題材的中國電影不多見
記者:您對中國電影的總體印象是什麼?
摩根: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從早期到現在的電影都不一樣,因為反映的是不一樣的中
國。這些電影體現了中國進步,體現出中國對自身越來越有信心。同樣,我也喜歡中國年
輕一代導演的《泰囧》、《畫皮2》等。如今的中國電影,有的更有娛樂性,有的更具思
考性,有的更商業化,都體現出中國電影人的天賦。
斯坦利:我喜歡看反映中國社會現實的電影,但很遺憾這類影片現在還不多見。記得我看
過的《活著》、《芙蓉鎮》、《早春二月》、《林家鋪子》、《霸王別姬》等電影都非常
寫實。
蘇彥韜:跟早期、近期影片比,現在在美國放映的中國電影種類豐富,更為成熟、更有投
入,但觀眾也更多向北美華人群體回歸,而非美國主流社會的英語觀眾,這是一個值得注
意的現象。
記者:為什麼在中國熱映的《泰囧》,在美國和泰國卻沒有受到追捧?
摩根:為什麼要讓美國人和泰國人去看?它是一部中國電影呀。此類情況其實屢見不鮮,
《北京遇上西雅圖》、《北京人在紐約》等中國電影或電視劇,雖然場景發生在國外,但
故事幾乎完全是中國人的,很難在西雅圖或紐約贏得追捧。
斯坦利:中國人可能認為《泰囧》很輕鬆、搞笑,但美國人覺得這種題材並不新鮮。好萊
塢電影本身也有這種模式,甚至在手法上更為純熟、走得更遠,還沒有語言障礙。
蘇彥韜:一部電影在當地是否受歡迎與它的推銷是否到位有很大關係。從行銷技術層面看
,《泰囧》在美國和泰國的宣傳、發行、包裝上可能不是很美國化或泰國化,選擇的電影
院恐怕也有問題。
記者:儘管存在興趣、手法、行銷等方面的問題和障礙,但是不是很多國家仍願意把電影
當成一種“軟實力”,在國際上引起關注?
斯坦利:中國非常希望推廣自己的軟實力,也投入很多,但總體看並不成功,未來能否達
到預期效果,現在言之過早。美國官方層面沒有花什麼錢,但美國的軟實力推廣得很成功
。不過,也有美國人認為大家高估了好萊塢電影對美國推廣軟實力的貢獻。比如,史泰龍
的《敢死隊》講的是美國要推翻南美某國政府,這部電影反而成為一些人抨擊美國的口實

蘇彥韜:電影對中國軟實力的推動已起到積極作用。許多影片讓中國的悠久文化、社會風
貌和人文內涵得到體現。對西方人來講,中國文化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電影無論通
過寫實還是寫意的手法,都讓外國人領略到真實的中國,這是中國電影幾十年來相當可貴
的地方。
“孫悟空在西方打不過蝙蝠俠很正常”
記者:為何中國電影在海外容易遭遇缺少文化共鳴的尷尬?
摩根:缺少共鳴的現象在中國國內也有,比如去年,有觀眾不想哭著在電影院看《1942》
,更願意去看《泰囧》,這恐怕與最近幾年中國人的生活壓力變大有關。在美國,無論經
濟形勢好壞,人們都會去電影院,但人們愛看的電影類型不一樣。你高興時,可能喜歡悲
劇片,因為想獲得一些震撼的感覺,所以我們都是在經濟形勢好時拍悲傷情調的電影。但
當失業率較高時多拍些娛樂片,這時人們不喜歡疾病、死亡、離婚等話題。
斯坦利:我的大致印象是:美國電影相對最成功,可以通行全世界;法國電影在歐洲很成
功,但不能說在國際市場上成功;印度電影在印度國內和海外印度人社區是成功的;中國電
影一般只在中國成功。但我認為,並不存在中國文化太複雜,外國人難以理解的問題。對
外國觀眾來說,他們對其他文化不感興趣,這是最根本的。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最關心的
都是本國文化。實際上,除好萊塢影片外,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都很難為其他國家的
觀眾輕易接受,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只有極少的例外,一些法國影片在歐洲有一定口碑,
但不是每部法國電影都受歡迎。法國電影《無法觸碰》是2011年東京電影節最大贏家,獲
得較好的國際票房,但在美國也不是很成功,只有1300萬美元票房。
蘇彥韜:聽中國業內人士介紹,國際電影在中國二三線城市也有水土不服問題。如果說,
蝙蝠俠在中國打不過孫悟空的話,孫悟空在西方打不過蝙蝠俠也很正常。
在海外市場,功夫片成為中國電影的代名詞
記者:功夫影片和明星在海外受歡迎,是否影響到外國觀眾對中國其他文化元素的興趣?
斯坦利:我認為,功夫片的確使美國觀眾對中國電影有先入為主的概念,認為中國電影就
應該是功夫片,就應該展現中國古代故事,這就使中國現代題材的電影在美國的關注度不
高。
蘇彥韜:功夫與其他中國文化元素並不矛盾。好萊塢拍的東方題材電影中常常採用功夫這
一元素,比如《功夫熊貓》、《功夫之王》等。
摩根:許多人以為外國人輕而易舉地接受了功夫片,這完全是誤解。當年把功夫電影賣給
世界絕非易事。1972年和1973年,當我把李小龍電影帶到美國時,沒人分得清功夫和空手
道。美國人習慣的是拳擊和比誰掏槍快的牛仔,相反,功夫中用腳踢別人臉的動作是作弊
行為。我們把功夫片重新剪輯、譯製,並在電影推廣和行銷過程中積累經驗,傾聽當地人
的批評。我們用了5年時間才讓功夫電影在美國立足。我的結論是,中國電影能否在海外
成功,關鍵在於你做不做,同時知道怎樣去做。
記者:語言因素,也就是說電影的翻譯,是否影響到中國電影在海外受歡迎的程度?
斯坦利:歐洲有配音電影,美國則沒有,因為在美國人看來,讓黃皮膚的亞洲人在銀幕上
說英語,會覺得很假,難以讓人接受。日本的動畫片有配音的,也在北美有一定的市場,
但僅局限兒童觀眾,而且成績遠遠趕不上北美本土動畫片。
摩根:語言是最大的障礙之一,但故事應該與海外觀眾有關,這同樣是個大問題。此外,
我認為既然美國人不愛看字幕,那外國片在美國更應譯製成英語。
蘇彥韜:現在的中國電影中,能用國際語言講述出來的故事題材還不太多,這應當是中國
電影在國外缺少文化共鳴的一個原因吧。
中國電影要厚臉皮應對外界批評
記者:有人認為意識形態因素阻礙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您對此怎麼看?
斯坦利:除中國難以直接拍出英語對白電影外,中國存在審查制度是一個原因。好萊塢電
影批評或調侃權威、員警、軍隊、外交政策是很平常的,但這些在中國電影中不可能。
摩根:在冷戰期間會有意識形態問題,但現在早已時過境遷。不過,外界有一種錯誤印象
,認為中國的電影完全受宣傳部門控制,但他們不知道電影在中國與美國一樣,也是一個
產業。
蘇彥韜:各國的文藝作品都會多少受到主流意識形態影響。任何人脫離本國的土壤都很難
成為藝術大家。
記者:對提升中國電影的內涵和影響力,有什麼建議?
摩根:先打好基礎,當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完全發揮出來,它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影市
場,比美國要大三至四倍,會有更多的人從事電影業,從中一定會出現最好的編劇、導演
、演員、發行商,他們無疑將成功地走向世界。中國電影也能在世界上成功,需要一些因
素,如努力工作、正確的人、一點幸運,一些耐心。遇到外界批評時,臉皮要非常厚。中
國現在不擅長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應對外界批評。中國還應誕生大量的國際影星,在接受國
際媒體採訪、參加國際電影節時說英語、法語等。
斯坦利:中國人應意識到,外國影片在國際市場上都會遇到障礙,這不是中國電影特有的
問題,因此中國人應降低對本國電影在海外受歡迎程度的期望值。中國人應當致力於拍好
給本國人看的電影,如果說要進軍海外市場的話,可先把注意力放在與中國文化比較接近
的亞洲市場。
蘇彥韜:我的建議是走好一條中外合拍電影之路,這有助於中國電影與國際接軌,同時做
好海外發行和海外宣傳。萬達集團購買美國AMC院線,TCL集團冠名好萊塢的中國劇院,客
觀上都促進了中國電影的推廣。鷹龍傳媒也舉辦了8屆中美電影節,搭建一個平臺,集合
眾人之力,讓中國電影在好萊塢集中展示。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3-06-02 08:03:00
假如是拍好萊塢式的中國片就有機賣座了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3-06-02 08:26:00
簡單說,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不像美國那般荼毒甚久!!
作者: maysslayers (may)   2013-06-02 10:17:00
想到村上隆的藝術創業論,藝文界的「世界」幾乎
作者: maysslayers (may)   2013-06-02 10:21:00
等於歐美。誰叫歐美的美學理論主導世界美學觀點
作者: widn2129 (庸人)   2013-06-02 10:26:00
孫悟空現在不比蝙蝠俠差,但不是因為西遊記
作者: AAAdolph (郎斜)   2013-06-02 10:32:00
因為七龍珠?
作者: noruas (酪乳)   2013-06-02 12:52:00
中國最愛拍古裝歷史片 美國最愛拍未來科幻
作者: pork (清夢繚亂憶孤獨)   2013-06-02 14:38:00
樓上這樣講不太對,曾最賣座的鐵達尼號及亂世佳人表示:
作者: drcula (Son of SUN)   2013-06-02 17:11:00
如果是阿蝙,他會找出100種方法,坑矇拐騙出唐三藏的緊箍咒
作者: lovepeace83 (愛和平)   2013-06-02 18:50:00
大師,如今中國人的生活早已經不是《活著》《芙蓉鎮》那個時候的事了。那些在現在已經“不寫實”了。
作者: bpf1980 (半瓶醋)   2013-06-03 22:43:00
中國電影即使在同文同種的台灣觀眾都不一定能成功,更何況
作者: bpf1980 (半瓶醋)   2013-06-03 22:44:00
美國?先想辦法吸引台灣、南韓與日本的觀眾吧
作者: lovepeace83 (愛和平)   2013-06-04 20:46:00
北京的片都未必能吸引到上海。中國電影的路在商業化之
作者: lovepeace83 (愛和平)   2013-06-04 20:47:00
後,近一年中國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有幼稚化、娛樂化和俗化的趨勢,意味著商業群體的更替。下一步就是在商
作者: lovepeace83 (愛和平)   2013-06-04 20:48:00
業基礎上增加藝術性。中國並不缺藝術,缺的是商業藝術
作者: lovepeace83 (愛和平)   2013-06-04 20:49:00
融合好的作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