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電影票房之比較

作者: salairyu (馬克斯郭)   2013-05-10 18:44:33
電影票房的估計似乎都是從票房金額作為基準,參考Box Office Mojo這個網站,
迄今累積票房第一名為2009年上映的阿凡達(Avatar)全球票房約為27.8億美元
,1997年的鐵達尼號 (Titanic)則以21.8億美元居次。
http://boxofficemojo.com/alltime/world/
然而,基於票價、戲院數,因此我覺得用「票房收入」來比較不同上映時間點
的電影是不合理的,理由有二:一、97年和09年的票價肯定不同,加上又有通膨以及
3D電影票價較高的問題,第二、隨時會因為市場因素增加放映廳數與場次。
如果要校正,把兩部片當時上映的平均戲院數乘以平均票價當分母,
分子為累計票房金額,算出當時平均的觀影人數會不會比較正確?
(因為買電影票是不記名的,所以重複觀影人數可能會是其中一種變因)
如果用「平均每3個台灣人都看過這部片。」當做slogan,
代表著台灣平均有七百多萬人看過這部電影,會不會比票房金額的比較來得精確?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3-05-10 18:50:00
票房統計的重點不是拿來做比較、拼輸贏的....
作者: ttt9630 (tt)   2013-05-10 18:54:00
總人口數、觀影人數比例、物價指數、電影數量質量等年代。
作者: ttt9630 (tt)   2013-05-10 18:58:00
早期電影劇情容易架空、後期電影開特效無雙,票房吸睛(金
作者: klarc (拾月暗)   2013-05-10 19:33:00
通膨換算和人次都有人做過了 亂世佳人都是第一
作者: ooic (ooic)   2013-05-10 19:39:00
真要比,人次也不是挺準的...還要看經濟,各項娛樂etc etc etc
作者: likeaprayer (Dreamlover)   2013-05-10 20:09:00
票房統計的真正用意是拆帳用的@@ 排行只是附加樂趣
作者: becoolandmoi (累累的誘惑)   2013-05-10 20:09:00
這就要回到票房的本質,是為了片商戲院拆帳
作者: devin0329 (- - )   2013-05-11 03:30:00
票價上漲也會影響進場意願 這個又要怎麼納入換算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