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雷] 換句話說《女朋友.男朋友》

作者: im2 ( 芮筆忒°)   2012-08-06 02:57:42
觀影之前先將小說和大致楊雅喆想就這部電影所表達的東西先擺
放出來,以便於我理解進戲院後是否順利看懂他的雄心大志是否
用電影說清楚。因此小說有小說的細膩之處,電影它應該可以有
其他的特長發揮影像上的優勢。誠如小說提到「愛情教會我們什
麼呢?教會我們如何有效地傷害對方。」(女朋友.男朋友,頁
104)
在書,不喜歡被留下過濾的印記,「就跟刻意偏愛B面的第一首
歌的行為一樣,都是品味問題。」(女朋友.男朋友,頁23)
其實這又是一個包裹著青春男女情事的同志夾心文學,踹鐵櫃的
阿良與出櫃細微的隱喻,連結他害怕的已知隨即曝光。總是喜愛
被用來攪擾如陰暗、彩虹、靠岸、承受、自賤、追逐、埋葬、告
別、遺棄、虧欠、隔離、有刺,都像是在加深同志的原罪那般刷
也刷不清洗也洗不掉的烙印。就連他們要搞一攤大的作戰詩句對
外顯得虛張矯情,對內卻也有一絲媚俗永劫(回歸)。無端地總
是讓這些字詞本來可以中性地不只為特定族群作嫁,現在卻也落
得和同志心境慣用的「同一國」視為一種靠攏的歸屬感安全感。
原著看完之後一時之間語塞,等出了戲院之後再談吧。非常期待
岔出來的美寶如何淋漓盡致地區別出小說與電影的姊妹既相似又
相異;阿良從說書人的角色怎麼被具象化並且將同志這塊文字裡
曲折迂迴的心路歷程轉譯成畫面;至於阿仁我則不期待,因為這
個角色在學生(社會)運動的背景裡活脫脫就是個靠杯的肖年仔
華而不實,也難怪阿仁這個角色在戲裡戲外都比阿良或美寶更符
合「遺棄」的命定說。
最終,我已放棄學生運動這塊在電影裡如何可能被喚起成現實,
反觀文字裡頭的想像也就輕描淡寫地像是大時代裡的小情小愛,
格局一開始就不是設定在以國家(威權)和身份(翻轉)作為故
事結構的核心,既不像開胃菜也不同於甜點但卻非常確定它不是
主菜。因此,現在就可以想像電影可能呈現出的畫面會有多麼地
空曠;由文字牽引至此愛情還是成為了最大賣點。致使至中無論
什麼戀哪種性取向一貫地都在說「愛情教會我們什麼呢?教會我
們如何有效地傷害對方。」。
欸… 但進了戲院之後,當晚幹意漲大,只差沒去當強暴犯了!
之前楊雅喆來107的時後因為沒有親耳聽他自己說這部片的製
作概念,但其實在這部片從開拍、台北電影節開幕再到上映前,
都在各處縫隙不斷塞進導演或是相關有助於引起大家興趣哩哩摳
摳的資訊,不精確地說其實也是一種引發消費的宣傳策略,只是
除了宣傳之外更多是提供一種電影漸漸不再是高門檻的文化語言
。我會這麼說的原因是近年來越來越多電影(包括文創表演)前
置作業往往精緻到更勝於「作品」本身。如此說起來挺荒謬,但
僅有的檢證就是用自己的荷包去換經驗,因為現在民粹瘋的猖狂
,只能進入作品後才驚覺所有的菁華都已經在前製作環節裡看光
光啦。
那究竟現在觀眾該期待的是一種平易近人的文化語言經由網路的
延伸讓創作者就像對著妳(你)娓娓道來般誠懇亦或是我們選擇
讓作品說話而不是倚賴輔助性宣傳將作品本身力不從心之處精緻
成作品的番外詮釋。姑且不論是不是說了太多這件事情去鋪陳自
己的心虛,但卻都有一個共通點好似閱讀一本書前先看的不是這
本書的序言,而是先把作品的註腳先翻出來一一查閱。但往往註
腳是一本書很重要的橋樑來連結每個思路的串聯,但最後好像都
在看前人思想淬鍊的總結,作者可能粗糙地連「換句話說」的功
夫都沒辦法處理。所以很可惜我越來越疑惑當作品以DVD發行
之際主打的都是那些剪紙落下殘留的輪廓外緣,這有些時候反映
著作品本身的空洞。
但可喜的是我並沒有在觀影前看到放映週報(註1)那篇訪談,
不然我會比當晚更有情緒;如果這不是濫用輔導金那又還有什麼
更好的詮釋。也正因為沒機會看到這篇對話的脈絡,於是在電影
第一幕被打亮時並沒有直覺性的將其它相關(背景、型式、題材
)的影片代入,唯一帶進去的是他與萬金油和著同名小說。擺著
對作品不論從題材上的挑選;情節裡的合理性;選角考量的優勢
;導演關注的細微處外,最終仍然要看的是一個創作者如何將生
活片段擷取出來重新調整創作者的視角放回生活之中不突兀卻留
下了些什麼給我們。或許有人會說那殘留是一種貼近個人情感裡
與日常殺價、挑菜、踩馬路格線、開門關門、水龍頭轉開、拿商
品永遠只從第二個拿才算數等等看似有理由地還原多數非我但其
實是一種不可(能)被言說的自溺在召喚。同理可證那些被標籤
上老掉牙與俗爛的梗其實不是意象上有問題,只是操作還沒有找
到用這些元素的適當時機;通俗的原理之所以雋永就是因為它有
說不完的「換句話說」,不然這世界能看到的不會只有這些現在
還被罵俗爛的老梗。
所以當那些矯情字句居然能在耳裡不斷冒出的同時,我更確定前
置作業裡的精緻才是作品本身原本要說的要做的,在這之外是滾
滾而來的錢潮。鑲金鍍銀沒有本質上的高雅低俗之分,因為活著
就是要學習將這些東西依照自己的取捨排列出所謂「順序」讓眼
前不至於一片茫茫然。但敗筆就在於前幾天寫鍾孟宏《第四張畫
》相同遇到的問題:沒對焦的曖昧則成了最佳結尾開放的等待誰
接上自己的生活縮影,小人物瞬間成了大螢幕裡(可能)被關懷
到的主體。如果之後的台灣電影總是拿著關注社會時事卻無形中
暴露其實創作者才是所關注議題裡最稱得上「局外人」的代表則
不是見笑大方這與總是自我膨脹複製自己的創作者並無二致,當
然操作在友誼與愛情上也是。
進電影院之前就已經有心理準備,只是不知道心臟要這麼大顆!
註1:http://0rz.tw/nyDkV
作者: im2 ( 芮筆忒°)   2012-08-06 02:59:00
作者: sohostar   2012-08-06 03:12:00
你怎麼可以趁人家晚安之後才放出來? XD
作者: hsin1207 (hsin1207)   2012-08-06 04:10:00
)
作者: im2 ( 芮筆忒°)   2012-08-06 06:58:00
回貳樓,哈哈哈,反正還有早安可以用呀~(笑)
作者: w854105 (水瓶男)   2012-08-06 09:12:00
片子裡看不到「台灣不一樣」了什麼,時代背景沒有起作用
作者: sohostar   2012-08-06 09:22:00
早安。 XD
作者: vanler (凡)   2012-08-06 10:05:00
我是看完破報上對楊導演的專訪才一路從官網→原著小說→電
作者: vanler (凡)   2012-08-06 10:07:00
影。原以為這樣的順序能柳暗花明卻淪成知人知面不知心
作者: BlackGuy (談談)   2012-08-06 14:04:00
ㄜ......所以文白表達一下嗎
作者: im2 ( 芮筆忒°)   2012-08-06 16:34:00
文白?
作者: shinway   2012-08-06 17:05:00
我對導演的不滿(足) 跟對你這篇文章的不滿(足) 差不多
作者: cymk (專業鄉民)   2012-08-06 17:07:00
雖然我喜歡這部電影,但也覺得你說得有道理。
作者: asterisk (小城大事)   2012-08-06 17:32:00
有道理,但你的句子都好長,看得有點吃力
作者: Odyseus (阿星)   2012-08-06 18:57:00
建議多斷句,不然會給人刻意用文字將人淹沒的感覺
作者: Odyseus (阿星)   2012-08-06 18:58:00
這種行文語氣有點接近翻譯不好的外文教科書...
作者: demon616 (傲慢憤怒貪婪)   2012-08-06 19:22:00
同樓上 .....
作者: hhtj ( 阿 輝 )   2012-08-06 19:28:00
推ODYSEUS
作者: im2 ( 芮筆忒°)   2012-08-06 20:07:00
瞭解,句子長確實會影響閱讀品質,非常不好意思。
作者: im2 ( 芮筆忒°)   2012-08-06 20:10:00
這些原本是跟朋友私下討論的文字記錄,但非常謝謝提醒且願意讀
作者: im2 ( 芮筆忒°)   2012-08-06 20:11:00
完(笑)
作者: Odyseus (阿星)   2012-08-06 20:12:00
推原Po的風度
作者: j3307002 (klvrondol)   2012-08-07 04:46:00
片子裡看不到「台灣不一樣」了什麼XD
作者: earthrise (yes)   2012-08-12 15:56:00
推你的負雷,不推你的文章
作者: im2 ( 芮筆忒°)   2012-08-17 16:46:00
我欣賞你的不接受,因為這是個人意見。
作者: im2 ( 芮筆忒°)   2012-08-17 19:20:00
但可以聽聽看你或許沒這麼同意的意見嗎,謝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