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楚浮的《柔膚》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作者: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0-11-17 05:36:41
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21392379
在此以前的兩三年間,我有點受到Hitchcock的有關默片概念的影
響:在一部影片中,對話愈少愈好,這就是La peau douce(柔膚
;又譯軟香溫玉)以及Fahrenheit 451(華氏451度)大量採用視
覺畫面的原因。但自此以後,當我回到法國時,我在拍La Mariee
etait en noir(黑衣新娘)一片時得到了補償,在該片中我讓男
人們大量地說話,而且從此以後,我就非常高興地讓影片中的人
物充分地去表達而再也不怕它們有機會時喋喋不休了……
-Truffaut,《70年電影月刊》第150期
以上是Truffaut在接受關於Domicile Conjugal(家庭生活)採訪
時,對於自己的創作過程的回溯。而有些評論的確也指出,他在Les
400 Coups(四百擊)以後的成績大體而言並不亮麗,一直到了70年代
的Domicile Conjugal以及La nuit americaine(日以作夜)才有所起
色,後者甚至奪下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儘管正如Truffaut所說的
,我們理應支持任何導演的創作理念;但也許是因為Truffaut本身是
私生子,中學又未完成學業早早就輟學在外謀生計,生活的辛苦使得
他也曾直言不諱他會在意觀眾的感受以及票房;再者他的創作手法的
確也是雅俗共賞的路線,且La peau douce的確也是他的作品中比較不
受後人重視的。
筆者在觀影經驗中的確也覺得這部作品不若他其他的傑作,有種
溫和的感動人的質素;而筆者在最近的創作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頸
,恰巧想到Truffaut的這段話,仔細想想才瞭解問題癥結所在。因此
打算在這裡試圖對該問題做出初步的澄清,也算是當作順便釐清自己
的思路。
任何看過La peau douce的影迷一定都可以理解上述引文Truffaut
所意指為何:在該片中他的確大量地採用了許多Hitchcock式的手法:
例如開場趕飛機的橋段、中間主角參加聚會而無法和女主角碰面的段
落、以及最後男主角遭妻子槍殺的過程。然而,這些手法的挪用適當
嗎?如果不適當的話,那麼問題究竟是出在哪裡?筆者經過思考後目
前的結論大致如下:兩人對於愛情題材處理的氣質稟性根本完全不同

眾所皆知,Hitchcock對於女性的觀感和Truffaut簡直南轅北轍。
無論是他對他妻子有如母親般的依賴,以及在他過世以後有新聞指出
Hitchcock可能性騷擾女演員的事,這些都不是Truffaut看待女性的方
式。Truffaut其實是一個非常中性的人,甚至可以說只是剛好他的身
體是男性而已,從這樣的想法我們才比較能理解他為何不但總是能充
分發揮出女性演員天生具有的氣質,以及他和眾多女性工作人員的良
好互動,甚至為何他的影片總是有種中庸而溫和的美感。
更進一步地,我們可以發現Hitchcock對女性的觀點其實也同樣地
反應在螢幕上: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Marnie(豔賊)中有一個接
吻的段落,其畫面構圖方式其實根本就是完全在服務男性觀眾,因為
畫面的焦點完全聚集在被軟禁的女主角。至於故事題材更是不用說了
,證據根本不勝枚舉。
也因此儘管兩人都非常喜歡默劇,甚至Truffaut到晚期已經增加
了劇本的對話但仍也不忘穿插默劇風格的段落,但挪用Hitchcock的手
法失當仍然使得他的部分作品留下了缺憾:他的作品不像Hitchcock的
作品中,往往需要一種性和窒息混雜的感覺,因此需要許多明確的默
劇視覺手法構成作品基調。懸疑感透過視覺傳遞是最有效的,但Truffaut
的作品對愛情題材的描述往往是溫和的,因此默劇手法固然可以挪用
,而且這些手法也型塑了Truffaut電影中特殊的幽默感;但如果完全
以此為基調,其風格上的衝突是可以想見的。
可能被提出的疑問是:難道愛情題材就不能完全以視覺作為鋪陳
的基調嗎?當然可以,只是這種手法所導致的效果可能不會是Truffaut
所想要的。一方面以對白為主建構愛情劇的手法已經根深蒂固,使得
以視覺傳遞訊息為主的手法儘管在今日仍然相對不受觀眾青睞;另一
方面如果就算真要以視覺及畫面作為主要傳達劇情方式的手法,如果
又要刻意避開可能會導致懸疑的感覺,那究竟還有什麼手法是適合於
Truffaut的風格的?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目前還沒有想到適當的解法。目前常見的手
法之一,就是以長鏡頭讓畫面相當程度地還原在經驗過程中的真實時
間感,且因此多半不加上配樂以加強真實感。但行文至此,對於Truffaut
熟悉的影迷一定可以馬上意識到:這份真實感不是Truffaut所要追求
的,他在和Hitchcock的對話錄中,常常強調如何透過畫面傳達訊息,
儘管這些畫面根本不會發生在真實生活中。而且他本人也提過,對於
他而言不太使用配樂的導演是非常勇敢的,因為這必須仰賴畫面完全
支撐起劇情和氣氛;他對Georges Delerue這位傑出的配樂家倚賴之深
也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可不可能存在著一種手法:既是完全以畫面傳遞劇情為主,
但同時也不會懸疑式的、也不是還原真實時間式的?筆者目前還沒想
到,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本來就相當程度地依賴日常語言
(但筆者想要特別強調的是:那些還原真實時間的手法並不因此不真
實甚至不動人,因為我們在獨處時其實常常不說話,只是這種真實太
殘忍,有時會殘忍到讓人無法接受);但其實也有可能是筆者的想像
力有限,也許存在著其他傑出的導演,早已或即將解決了這個問題。
作者: irres ( )   2009-01-17 20:54:00
推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