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十月圍城》香港製造?主旋律的弦外之音

作者: longtree (長假)   2009-12-27 20:05:05
個人評價:★★★★☆ 4.1顆星
圖文網誌:http://jjhsu.pixnet.net/blog/post/25569668
《十月圍城》(Bodygards and Assassing)作為「監製」陳可辛三度叩關中國之作,是
一部相當成功的作品,它是一部政治正確又充滿濃濃香港鄉愁的商業大片,《十月圍城》
表面上是闡述革命理想及愛國主義的主旋律電影,骨子裡講得是20世紀初大時代下,香港
市井小民的悲歡離合。革命是政治的,但是「導演」陳德森折騰十年的故事,將孫文及革
命理念虛位以待,以暗中保護孫文的八位保鑣當作敘事主線,市井小民的小情小愛及人情
義理才是電影動人之處,那些大仁大義只是口號而已。
故事發生在1905年十月的維多利亞港,孫文要來香港和同盟會各省代表商量起義,中國日
報社長陳少白(梁家輝飾)負責財源及安全事宜,他找上落腳香港的山西商人兼好友李玉
堂(王學圻飾),豈料清廷派出殺手追擊,陳少白失蹤,李玉堂本想置身事外,但感念友
人「犧牲」,便一肩挑起這重責大任。電影就以李玉堂貫穿其中,透過他替八位保鑣「牽
線」,就像把一條條麻花線撚成一股粗繩,逐漸把故事匯成一氣,掀起了最後60分鐘保護
孫文的武戲高潮。
《十月圍城》集結中港兩地實力派演員和當紅炸子雞,眾星雲集,各司其職恰如其分,難
能可貴的是,除了吃了黯然消魂飯的中華英雄(誤)有點天外飛來一筆,完全沒有搶戲或
偏廢的情節發生,每個角色都個性鮮明,支線故事發展完整不顯雜亂,劇情扣人心弦,既
煽情又激昂。
▲據說昔日鐵扇弓子、今日街頭行乞的劉郁白,原本要找周星馳來演…。真的,從造型就
看得出來阿!明明就是吃了黯然消魂飯的蘇乞兒!也像天煞孤星華英雄!
▲整部片我最喜歡的就是謝霆峰演的車夫阿四,他把憨直忠厚、護主心切的阿四演得恰到
好處,談到喜歡的女人靦腆可愛。
我的「三民主義救中國」遺毒…
電影一開頭,楊衢雲(張學友飾)開始滔滔不絕革命與民主之真義,潛藏在我腦中「三民
主義救中國」的黨國遺毒跑出來亂……什麼!?民主?共和?革命?連林肯都出來了,這
些詞彙那些「萬惡的共匪」懂嗎?後來轉念一想,是我多慮了,中國的確有民主,不過是
民主集中制,中國也有共和,他們不就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嗎?中國更經歷了革命,是又
專又紅的無產階級革命!而且說這番話的楊衢雲沒幾秒就被暗殺了。成王敗寇,看看中國
現在誰當家,孫文致力於革命十餘載不過就像過眼雲煙,這些理想再搭配上小人物壯烈成
仁捨身取義,只不過是令人熱血沸騰的電影題材而已。
▲張學友負責開場,說了一些民主共和的道理,不到一分鐘就被幹掉…。
好吧,我不得不承認,以上真的是遺毒在作祟,把中國觀眾扁平化了,偏激了點,但想來
合情合理阿……唉。除了我的黨國教育餘毒佐證,《十月圍城》在中國大賣,除了商業行
銷與明星包裝,是有其他脈絡可循的。
對中國:政治正確,情感正確
《十月圍城》是以「愛國主義」為包裝的主旋律電影,在政治上,「清廷派兵刺殺孫文」
這段歷史無損於中國共產黨的威信,而「國父」孫文也是中共欽佩的一號人物(根據我黨
國教育的遺毒,當初主張聯俄容共的不就是國父?XD)因此這個故事不具備被封殺的能耐
;在情感上,這段中國近代史觸動了中國人的柔軟層面,包括舊日傷痕與對「幸福」的嚮
往,《十月圍城》提到的「革命」不是中國社會主義式三反五反的階級革命,而是通往「
文明之幸福」的「文明之痛苦」(相關影評請參考豆瓣網「唯有进步值得信仰」
http://www.douban.com/review/2870206/),在城鄉發展不均、貧富差距加大的中國社會
,追求「文明之幸福」仍是心中所望。
對香港:革命是虛幻,犧牲只為人情義理
從我這個局外人來看,在《十月圍城》中,孫文及其革命事業是虛幻的,民族大義、民主
共和也不是重點。電影中除了理想主義者陳少白和青年學生李重光,其他人全都不是因為
真的認同革命理念才賣命,市井小民哪懂這麼多大道理?會拔刀相助是基於人情義理:李
玉堂以為好友遇難才挺身而出,連慷慨激昂的演說詞也是「借」來的,阿四是感念主僕恩
情,「臭豆腐」王復明是受人點滴得到認同就湧泉以報,方紅是繼承父親遺志,沈重陽想
成為有擔當的父親,劉郁白但求解脫和情人相會,而史密夫快馬相助是出於老友情誼。
漂移不定的認同焦慮
1982年英國柴契爾夫人訪問北京,九七香港回歸正式浮上檯面,「香港人」作為一種身份
認同在這時候才開始浮現。在此之前,香港人又是如何自居呢?是以籍貫區分(相關文章
可參考林泉忠「回歸與香港人的認同問題」),就像烈士犧牲後螢幕秀出的籍貫與生卒年
,就像台灣以前身份證上的籍貫欄位。港人百餘年來漂移不定的認同焦慮,才是《十月圍
城》精神上還是「香港製造」的原因。
李玉堂說「我只是個商人」,他沒說出口的是「我也是個革命黨人」
警察司史密夫說「這裡是大英帝國的領地!」,他沒說出口的是「我雖然是中國人,但我
的頂頭上司是英國人!」因此,當李玉堂質問史密夫「你是不是中國人?」他啞巴吃黃蓮
,有苦難言。
清廷叛將方天說「跑,是為了能回家;這次跑完就回家,再也不跑了」他沒說口的是「香
港不是我的家。」其實整部電影也沒有提到「香港人」。
青年學生問「我們會有看到中國自由民主的一天嗎?」時至今日,這何嘗不是許多人心中
的大哉問?
▲香港人比較像史密夫和李玉堂,平時依附在體制下顧好自己,行有餘力時才會出手相救

香港作為殖民地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這些逃不出去
、回不了家的異鄉人,發生在中國各省鬧得轟轟烈烈的革命又與他們何干?當保鑣一個個
隕落,我流淚了,身為把孫文當作「國父」的台灣人,我知道國父革命了幾次才成功;接
著中國歷經動亂與政權更迭,不論中國發生什麼事,也不會影響這塊英屬「殖民地」,直
到九七逼近,香港人仍無權置喙自己是否要「回歸祖國」,因為留在圍城的人,他們的命
運早就被決定了。
小結:運動時才想到的國父
行文至此,再回頭看一次,不禁懷疑是不是我想太多了?一部電影從政治正確扯到港人認
同,我相信這次我不走搞笑路線,多少把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政治現實連想在一起有關,而
且這部電影好歹和「國父」扯上關係,而我們連自己到底是中華民國台灣國日本國美國還
在牽扯不清。國父孫中山先生已經是遙遠的記憶,台灣人大概只有在國父紀念館慢跑打太
極的時候,才會稍微想到他吧。
我個人還滿喜歡《十月圍城》,它算是很有誠意的商業電影,有一個略嫌煽情刻意但是動
人的大時代小人物故事,有文戲又有武戲,每個演員都表現亮眼,斥資兩億新台幣(總預
算八億)等比例重建的香港中環更是值得一看,推薦給大家。
作者: redma   2008-01-02 02:19:00
一部片若讓人覺得好看,結構設計上絕不會很簡單,我很認同你分析影片的方式,寫得很好
作者: skb566 (skb566)   2009-02-27 20:37:00
好文~小人物與革命議題的確能叩關中國 比赤x更能打動人心
作者: flaicmish   2009-02-27 22:46:00
推好文 就精神層面而言這真是不折不扣的一齣香港人電影
作者: Luminoun   2009-02-27 23:38:00
不要什麼都是黨國遺毒。那個時代很多人的確是為了幹掉清朝,是真的為了中國。不要一副事與你無關的樣子。
作者: Luminoun   2009-02-27 23:39:00
沒有這些人的犧牲,到頭來台灣人統統改日本姓,對得起抗
作者: Luminoun   2009-02-27 23:40:00
日先賢和你家的祖宗牌位裡的歷史嗎?
作者: Luminoun   2009-02-27 23:41:00
當然,如果你拜得是猶太人的祖宗牌又另當別論。
作者: longtree (長假)   2009-02-27 23:48:00
讀史最大的難處,就是距離不夠遠,不足以理性看待歷史
作者: flaicmish   2009-02-28 00:08:00
恩我想原PO的"黨國遺毒"只是一種反諷的用法吧..別太生氣
作者: mrcat (貓先生)   2009-02-28 01:51:00
作者: longtree (長假)   2009-02-28 02:22:00
f大你說對了^_^
作者: izzuo   2009-02-28 10:20:00
推~
作者: hieiss (Simple life)   2009-02-28 17:53:00
真的寫得很好
作者: milvus (Brooklyn boy)   2009-02-28 20:40:00
為什麼三民主義就中國是黨國遺毒 那是最初的理想阿
作者: goldmund   2009-09-07 03:45:00
寫的超級無敵好,我喜歡你的黨國遺毒,推推推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