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作者: immad (Dammi)   2009-03-05 00:10:20
可能是因為我對這部電影中的情感糾節預期很高,所以這部電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沉重,
數度因為工作時所遇到的趣事而莞爾,或者是生活軼事,以及生動的表情,淡化了本應
充斥片中的悲傷情緒:若從想要在這部片大哭一場的角度來看,雖然還是有很多哭點,
但並未到大哭的地步;若從輕鬆看待死亡這件事來看,這部片絕對是成功的;這部片
不僅傳達出對禮儀師的尊重,另外也透露著對於死亡這件事,其實不需要抱持過於
恐懼的態度,更重要的是和至親之間的羈絆,這是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原文出自:http://www.wretch.cc/blog/Dammi/9414961
電影觀看下來,覺得本部電影可以分成兩大部份:其一為對於禮儀師這項工作,不管是
主角小林到周圍其他人,從不能茍同到漸漸接受的過程,其二為小林和父親之間的嫌隙,
因為他的工作對照著他所服務過的對象,而開始對這樣的關係產生了思考。
仔細探究,會發現這兩大主軸都是一個從沒辦法接受到最後接受的過程,不接受只是
我們一直心懷著恐懼罷了,但若能敞開心胸,很多困頓沮喪都將豁然開朗的
職業不分貴賤,每個職業都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顯然都是大家可以接受的事實,可是
對於某些職業卻會遭人非議:如劇中的禮儀師。會非議的原因從道德上、宗教上、甚至
只是這個行業很神祕地蒙上一層紗不等。
而對禮儀師的恐懼,我想除了傳統對於「死」的觀念不吉利、過於頻繁接觸死亡會遭致
不幸之外,讓我感受到最重要的意義是:人類害怕死亡,所以才恐懼這樣的行業。由於
對死亡之後的一無所知,自然對死亡便會感到恐懼,也因為如此地以為死亡是終點而
覺得接近死亡會引來惡運一般避之唯恐不及,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
這部電影對於死亡有著另一番的解讀,他就像一道門,不代表結束,而是將這扇門打開,
繼續在另一個世界走著。這反而是一個開始。而在殯儀館工作的人、禮儀師就宛如銜接
這兩段生活的『守門人』,劇中在殯儀館工作的角色如是說。為了讓死者在另一個地方
迎接嶄新的路途,他們相對地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若這樣想,死亡便不值得害怕,反而
是種不斷輪迴、充滿生機的感覺。
就如同這部片雖然拍攝了許許多多的死亡以及殯殮畫面,但相對地卻也同時補抓許多
自然界生意盎然的畫面穿插其中,看似是生與死的對比,但於我看來,導演似乎不想讓
死亡過於死氣沉沉,而是塑造出生氣勃勃、充滿希望的場景。
當然關於這個工作產生的比較正向的事實:如對死者的莊重與尊敬,還有希望他一路好走
的心情,也是讓人可以不那麼恐懼死亡,慢慢接受死亡的原因。同時間接地打從心裡認同
這份職業。不光是死者家屬本身,從事禮儀師的老闆還有行政人員,當然本部電影最重要
的主角小林和其妻子,也從原本的不接受最後變得可以接受甚至認同。這一個部份有
好幾場戲都頗為重要。
包括老闆調整小林因老婆離開又遭人在工作場合上諷刺所產生的心態:再度強調死亡其實
輕如鴻毛,不需過於刻意強調。若把所有世間生物都想想,其實每天每種生物都在迎接
死亡,不是嗎?另外就是澡堂婆婆殯殮的過程:對於保留死者最原始的樣貌,對死者的
尊敬在此一覽無遺。誤解的太太和朋友都因而深受感動,就和小林工作時所接觸過的
所有人一樣,而我在觀影時對婆婆產生的感情,也在這一刻不小心傾洩而出。
主角小林也透過工作所經常接觸的死別,在不自覺中軟化他心中對父親的恨意。我個人
覺得片中小林的工作場景是經過特意挑選的,特別是變性的男人和暴走的女兒:家人對
他們的行為一開始也是無法接受,但無論如何其實內心割捨不下,但又不輕易地對這樣的
情感妥協。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恐懼!
恐懼自己的價值觀崩毀、恐懼面對他們會這樣都是因為自己害的......但這都是他們
自己的人生路,他們都還是自己最血溶於水的親人,自己還是深愛著他們的!若到死後
才去緬懷過去,不是有點來不及了嗎?
對照著小林的情況,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嘴巴說著不願再看到父親,但不論他常演奏
的曲子,他對妻子說的『石文』故事,在在都帶著父親的影子在裡頭。他跟他服務的對象
一樣,對血親的思念與情意從不肯輕易說出口,他也是懷抱著恐懼,可能是父親會再度離
開他的恐懼吧!?
反之亦然,小林質疑著殯葬社的助理小姐,同時也是質疑著自己的父親,既然想見孩子,
為什麼不去看呢?我想他們也是懷抱著恐懼吧!?害怕自己的孩子拒絕接受自己的擔心。
不過若都這樣不夠坦然的話,是否最後都只能就著死者照片追悔不已呢?即使已經從
原本的無法諒解到接受一切了,不過仍有種為時已晚的酸楚,這也是本部片令我鼻酸
的點之一。
本木雅弘、山崎努、余貴美子、吉行和子在本部電影當中有相當精彩的演出。我覺得較為
可惜的是廣末涼子的這個太太的角色,寫得不夠,而導致力道不夠,且廣末和本木的感情
感覺上也有點距離,不夠深厚地令人動容。
另外可能全篇是採比較淡化的手段去描寫死亡,所以其實整部片並未瀰漫著過於沉重的
氣氛:三不五時工作的趣味,角色群逗趣的表情,替本部電影的氣氛緩和許多。不過
可能我對這部片有很糾結的感情傷痛的預期存在,所以其實我有點失望,即便還是有
令我感動落淚的場景在,只是某些部份有著期待落空的失落。
結論是以淡化的方式去描寫對死亡的傷痛,也因為這樣,不論對和死亡相關的職業、或
對親情的描繪,都從本來的絕對不,轉化成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好:這還是一份很
重要的職業;他們還是自己最重要的家人。而死亡只不過是人生旅途中的轉運點,結束
也是開始,無限循環,生生不息。對於死亡,對於世間所有事物,或許我們可以用更
坦然的態度去面對。
雖然有點小失落,但整體還算是頗有意義的一部電影!!
作者: optimisticjj   2009-01-16 14:21:00
看到樓上的推文我一整個大笑
作者: tonyhsie (一筆揮毫天下定)   2009-02-12 02:02:00
這片真的不少地方很矯情 但還是值得一看的好片
作者: caspian   2009-03-05 00:41:00
今天去看了,完全同意您的看法!
作者: toxicyou   2009-03-05 19:04:00
給你大拇指!(是全型的注音符號哩)
作者: immad (Dammi)   2009-03-05 23:33:00
樓上..我是個聽話的乖 小孩哩
作者: HunTer216 (戴著面具的孩子)   2009-03-06 02:25:00
嘉義沒得看....
作者: jhctcid (<K>)   2009-03-08 00:04:00
嘉年華都不上映 寧可上映七龍珠也不要播送行者
作者: nenini (near99)   2009-05-30 02:36:00
有些地方表現的有點矯情 但很多片段表現的很細膩動人
作者: nenini (near99)   2009-05-30 02:38:00
我很喜歡一些家屬的反應 像是女兒親爸爸留下唇印
作者: nenini (near99)   2009-05-30 02:39:00
大家微笑著說奶奶辛苦了 還有最後慢慢浮現的爸爸臉
作者: nenini (near99)   2009-05-30 02:41:00
都讓我眼眶不自主的濕了起來 另外一些家屬得在人死後
作者: nenini (near99)   2009-05-30 02:43:00
才真正認識到死者在自己心裡的重量 死亡帶來的不只是死亡
作者: nenini (near99)   2009-05-30 02:46:00
更是心裡一些想法的重生 這部片讓死亡變得很有溫度!
作者: p633 (Love & Peace)   2009-06-12 14:26:00
推一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