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張開想像的翅膀──《潛水鐘與蝴蝶》

作者: eva666 (八Let)   2008-03-26 11:37:58
原發表於《蒼白皮膚的美感》:http://blog.yam.com/wanderland/article/14423115
  比起相同類型的《點燃生命之海》,潛水鐘與蝴蝶對於生命的表現層次與震撼力都稍
微遜色。但整體看來還是也是能發現不少有趣的地方。
  故事圍繞著全身癱瘓,只剩左眼能眨動的鮑比發展。面對無法動彈、言語的主角,導
演朱利安施納貝爾聰明的採用第一人稱的視角,讓歡眾從鮑比眼中看出,避開了長期注視
鮑比身體可能引起的不安或尷尬。
  於是,片子一開始,鮑比朦朧的左眼晃動,我們跟著他慢慢理解自己身處的事實。借
助這樣的視角,觀眾們或多或少理解鮑比的不便與恐懼(尤其是縫眼睛那段),也正因為
我們體驗了受限的視角,進入耳中那些鮑比內心獨白,變的比一般情況下有趣,同時表現
出鮑比的豁達及幽默的生命哲學。
  在鮑比決定以樂觀態度面對生命後,鏡頭帶到他外表的次數與時間都變多了,不曉得
是不是因為鮑比內心豁達了,觀眾看起來也自然輕鬆。不過我覺得把鏡頭由內往外移動也
附加不少催淚效果。像是鮑比和家人在海灘上以及和父親通電話的段落,明明是那麼渴望
親人的溫暖,身體和舌頭不爭氣的一動也不動,這時他的內心獨白和我們眼前所見組合起
來不再詼諧,而是傷感了。
  而想像的部份,電影版的表現直接到,要是在其他片出現我可能會笑出聲來。人困在
潛水衣裡痛苦掙扎,視野受限;以及蝴蝶翱翔的表現簡單陽春,甚至可說是刻意了。可如
果沒有這兩個段落,就失去了原作中最重要的象徵;而那些景物又確實是每個人所能輕易
想像的出,和自身情感最能共鳴的譬喻,所以正負相抵後又回到可接受的範圍內。我自己
私心喜歡的想像是創立醫院的貴族女子和鮑比擁吻以及他與協助他寫作的助手親密共進大
餐的部份,這兩段活潑的想像把鮑比風流的本性鮮活的表現出來,令人更佩服他在逆境時
的心靈狀態。
  我很喜歡在片子收尾時才演出鮑比中風的情況。在被前半部的想像洗禮後,看到鮑比
與兒子乘車出遊,親密對談,我們會自然認為這是鮑比心中的的奢望,而隨之發生意外,
讓觀眾回到現實。我們以為是夢的真實,對於鮑比而言何嘗不是個無法倒轉的夢?中風的
鮑比被送醫後,劇情轉到他的作品出版,鮑比過世。在電影手法來說,這樣的轉折是流暢
性與戲劇性兼具的,如果沒有這段劇情作為轉折,在之前平順、豁達的劇情基調裡(鮑比
在復健上,甚至有了進步),任意切到死亡對情緒的銜接而言很不連貫。
  電影裡的想像,在原作文字裡更鮮活;鮑比寫作的辛苦,生活的不適,我們在電影裡
能找到另一種面向的感動。威爾第歌劇《那布果》裡的希伯來奴隸,向天祈求能乘著「思
念的金色翅膀」飛翔,帶他們遠離困境。這首合唱情感豐沛,始終是劇中最為人所知的曲
目。面對困境時,想像可以是良藥,古今皆然。
作者: newborn1989   2008-01-29 12:32:00
千古佳作
作者: h94u6 (國際牌)   2008-03-27 16:58:00
寫得很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