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觀影]中國占領巴黎(Les Chinois A Paris)

作者: artspace (家禽腿部保健大師)   2006-10-20 01:18:03
記得小的時候,曾經有一系列在台灣很受歡迎的"法國四傻"系列電影:有別於
美式喜劇片的直線敘述手法,這些法國喜劇就多了幾分"荒謬"的成份在。後來
年紀大了一點再看一次那些電影,又覺得這系列電影裡面除了荒謬的有趣,也
有著幾分反映現實,對社會現實的無奈。
最近在論壇上討論得很熱烈的一部電影:Les Chinois A Paris(1974) 就跟傻
瓜系列是同樣七十年代,荒謬電影當道時的作品,網上有人翻譯成"解放軍佔領
巴黎",應該是翻成"中國佔領巴黎"才對;事實上這部電影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台
灣電視頻道上就播過了,當時是翻成"巴黎紅禍",應該有人有印象。
總之,這是一部架空設想的荒謬喜劇:數億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浩浩蕩蕩橫掃歐
亞大陸,一路打到巴黎來了,就在法國人為了逃命血流成河之時,解放軍伴隨著
輕鬆的快樂頌音樂如同遠足一般的進入了巴黎;而法國的一堆高層,在發表了慷
慨激昂的演說之後,就連滾帶爬的亡命美國去了。
當然了,來到腐敗的資本主義國家法國,當然要將這些毒素予以清除,於是遂對
法國展開了一系列的改造工作。其中有一段很有趣的,解放軍將領依照北京"中
央政府"的命令(片中一講到"中央政府",解放軍們就自動的拿出紅寶書來宣誓一
下)們在歐洲地圖上討論各個解放區的功能,依照社會主義各司其職的分配,將
不同國家分配專門生產不同的工業產品:比如說,瑞士專門生產手錶、德國生產
汽車,英國生產帽子;那法國呢?依據調查,法國是歐洲最懶惰的國家,剛好懶
惰這個詞法語發音似煙囪,於是乎,就決定法國其他產業都不要,專門生產煙囪
了。
而中國就是人多,又不能讓那麼多人都沒事幹,於是每件事大家都要經手過水一
下,於是出現這樣的畫面,解放軍排起彎彎曲曲的人龍,一個個的接過前面傳來
的東西遞給下一個,蔚為奇觀;甚至在小小的司令部裡,司令員指示要一份文件
或傳話,也是七八個人排成一線,一個傳一個傳下去,這樣的畫面在片中出現好
幾次。
再來就是私有財產的充公了,一部部的私家車被強迫充公,任憑車主叫得呼天搶
地也不靈,結果街上只剩下一輛輛的人力車,還特別開了人力車夫的訓練班;此
外,在悲哀的音樂下,每位人民被迫接受政治審查;而也有人爭相獻媚,想要加
入各種部門;軍方也徵收了民房作為軍官宿舍,跟法國人住同一棟樓。
那在統治之下的法國人民過得又是如何呢?解放軍在法國與一小撮合作份子"法奸"
扶值了傀儡政權,許多人會覺得演傀儡政權頭子的人真像現在的法國總統席哈克,
事實上,在電影發行的1974年,席哈克的確是當時的法國總理,其左派親中的立場,
當然被拿來消遣諷刺一翻。當然啦,悠閒喝咖啡旁觀一切的還是大多數,此外還有
八面伶瓏,不管誰當家都關係不錯的軍火奸商;上流社會也繼續過著奢侈的生活;
一般市民也無奈的接受一切(片中有個情趣商店的老闆,很識相的貼上了七折優待
中國軍人的廣告):而反抗軍也暗中籌劃反抗行動,就跟二戰時納粹佔領之下的法
國一樣,只不過英挺冷峻的德軍服線條,變成草綠垮垮的解放服。
片中的最高潮恐怕是巴黎歌劇院裡上演著由"卡門"配樂的革命樣版劇了,稍微有點
認識的人就知道這齣是"紅色娘子軍"還有一點"白毛女"的成份,卡門的英樂及熟悉
的樣版劇舞蹈配合得簡直是天衣無縫,另人拍案叫絕;其中有個小細節,原來土匪
用來賄賂的金錢,在這法國版樣版劇的演出中,變成了美國大兵拿著代表腐敗資本
主義的幾箱可口可樂來賄賂,這些小細節,讓人看了忍不住噴飯。
(此段影片在此 http://www.tudou.com/player/player.swf?iid=3175260 )
就如同解放軍不發一彈的佔領巴黎一樣,片子的最後,反抗軍的一些老頭悲壯得準
備開始起義後,才發現解放軍已經連夜逃跑,於是,巴黎又不發一槍一彈的又被解
放了。原來是解放軍上至將領下至下兵,都敵不過巴黎的女人及靡爛的夜生活等等
資本主義毒素,墮落了下去,只好趕緊逃跑,可以說,解放軍是在床上被打敗的。
光復後的巴黎,政客回來了、沒做到什麼事的反抗軍老頭受到熱烈歡迎、軍火奸商
仍然是政客的座上賓;而那些讓解放軍不敵的最大功臣─美女們,就跟二戰結束後
那些跟德國軍官有染的法國女人一樣,被民眾拖了出來剃光頭。
荒謬的劇情到了最後,解放軍又佔領了羅馬,羅馬街上的路牌也用了中義兩種語言
指示;而最後一幕來到了梵諦岡,居然又讓人意想不到了一次。全片就在國際歌中
結束,就在這裡賣個關子,大家自己找來看吧。
當然類似這部片的法國喜劇電影可以上呈存在主義的荒謬傳統,這種看似無邏輯秩
序的方式已經有很多討論了,再此就不贅言;但這部片在拍攝的當時,也很大意義
的反映出當時法國對中國的觀感。
在六七十年代,法國如火如荼的學生運動中,有所謂的3M,指得是馬克斯(Marx)、
馬庫色(Marcuse)以及毛澤東(Mao),前兩者在思想及社會學上的地位毫無質疑,
但推崇毛澤東,主要是受到文革的影響,當時學生認為,毛澤東是多麼了不起的一
個人啊!居然能在人多地廣的中國掀起這麼一個影響至深的運動來,所以幾乎是
將他當成神來狂熱的崇拜著,他們頭戴草綠帽,身著解放服,胸配戴著毛主席胸章
,以法國紅衛兵自栩,後來也才有所謂的法國毛主義者,當然,他們一定沒搞懂中
國的社會主義革命以致於文化大革命與巴黎公社傳統和古典馬克思主義及發展有很
大的分岐,但是,當初他們這些舉動的確是在西方社會投下了震撼彈,也對當時的
法國社會及次文化產生了相當的影響。
在幾十年後的今天,隨著這些毛主義者走入社會各階層現實的生活著;而那十年是
否跟毛主義者想像的那樣美好,真相已經很清楚。大學時有個法國來的老師,年輕
時就是所謂的"毛主義者",跟他聊到這些事,他一慣的表情就是苦笑,經他口裡,
在那激昂的年代,現在看來一切都那麼的可笑與無知,天天唱著國際歌,結果幾十
年過去了,英特耐雄耐爾不但沒實現,共產國際反而消失於無形。
在這部電影產生的1974年,法國的學生革命已接近尾聲,而片中的組成原素,就在
那種中國"人海"、"毛語錄"、"解放服"、"機械式"的刻版印象中產生了,再加上那
些文化差異的笑點,荒蛋不經的劇情包裝之下,包含片中偶爾在巴黎街頭挑著扁擔
的中國民工等畫面,其實包含著想像中對當時中國現狀的諷刺及歐洲幾百年來對所
謂黃禍的焦慮。
這部電影作為一部小成本喜劇片來看是挺歡樂的,而這部電影的確是一部可以"對號
入座"的電影;事實上,對號入座才是這部片的真正樂趣所在。不僅僅看他的荒謬
劇情,甚至可以觀察片中人物的小動作,小配件,或著是背景中的人物動作風景,
這些小細節當中,都有導演隱藏的很多惡搞出現。別去想太多沉重的政治意象,
片中將腐敗的資本主義及教條的社會主義中的各種怪現象都諷刺一番,的確非常當
作消遣時來觀賞的,就算聽不懂法文也可以看得哈哈大笑。
至於怎麼找到這部片,嘿嘿,各憑本事吧!
圖文版 http://truevoice.bokee.com/5774525.html
作者: signy   0000-00-00 00:00:00
真想看 >"< 很難找的樣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