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創意再現,無限商機」--惡狼ID(Cry Wolf)

作者: JFCII (ABU)   2006-03-03 00:45:19
  幾個聰明的高中生突發奇想,企圖將散播謠言的惡作劇搞大,於是他們以剛發生在
學校附近的命案為基礎,在網路上創造一個名為Wolf的殺人重犯,並四處轉寄Email。果
不其然,整個小鎮陷入一片恐慌;正當這群年輕人洋洋得意之際,沒想到,Wolf真的出
現了…!
  
  這種設定前提以觀眾的角度來看是很危險的:它可能是部爛片,只是個心理變態亂
殺一氣;它也可能令你大吃一驚,原來在Wolf出現的動機背後,藏著精心設計的重重陷
阱…。這種類型片最大危機是只要劇本寫得不好,整部片幾乎就毀了。但頂著「第一屆
克萊斯勒百萬電影大獎劇本」的光環,「惡狼ID」輕易地說服我掏錢進電影院。至於成
本少,我一點也不擔心。驚悚片重點是心理因素,只要創意夠劇本好,不灑錢一樣可以
拍出效果。2005年的「奪魂鋸」就是一個以創意取勝,成功地以小搏大的例子。
  本片敘事手法流暢,而且每個轉折都很合理,頗有層次,讓觀眾陷入「每個人都可
能是兇手」的恐慌中。不過由於導演很公平地給了觀眾所有線索,所以常看驚悚片的影
迷們,仍可以在結束前就猜出兇手。此外,嚇人技巧略嫌陳舊,多數為常見的橋段,連
「突如而來的巨響」這種手法都連用了幾次。不過畢竟這是心理驚悚片,無需在這上頭
要求太多,只要用得恰當,陳舊亦無妨。
  唯一可惜的是在逆轉處不夠強烈。在「大逆轉」、「猜兇手」這類片中,有個重點
是「關鍵象徵物」。若能成功地利用反覆出現的某個特徵或物件代表兇手,在「戳破」
兇手真相時演員根本不必說話,光影像上的震撼、一個特寫、甚至鏡頭「不經意」地掃
過,就足以讓觀眾從椅子上跳起來。倘若是逆轉,那麼打破觀眾心裡「這特徵一定得是
兇手才有」的盲點時,將更能製造出驚悚氣氛。不論是一把槍、一個門牌、一些無心的
小動作、甚至臉部表情,都可以達到這種「關鍵象徵物」的效果。而此片的「關鍵象徵
物」手法用得不好,以致於逆轉在氣勢弱了,無法讓觀眾的情緒受到更大刺激,相當可
惜。
  在演員方面,男女主角都演得不錯,尤其女主角特別有潛力。她表情演得很好,有
亦正亦邪的氣質,適合演多層次、內心複雜的角色。而找來邦喬飛樂團主唱助陣,雖然
主要是宣傳效果,但他演得也蠻傳神的,算是意外效果。
  有個值得一提的部分是拍學生們利用網路散播謠言那段。其塑造兇手的影像手法很
有意思。畫面從轉寄Email開始,突然切成像電視機子母畫面一樣的許多小格子,每個格
子裡都是小鎮上不同的人言之鑿鑿地談論著關於兇手的謠言,然後這許多小格子碎掉,再
重新組合成這個虛擬兇手的外貌,代表著兇手就是從網路謠言開始,在眾人的口耳相傳下
被賦予生命、成為一種象徵。我們耳熟能詳的虎姑婆就是最好的例子。
  雖然這部片很令我欣賞,但全美票房只有一千多萬(美金),在台灣也賣得不好而匆匆
下片。不過「奪魂鋸」去年台北的總票房也是100多萬(新台幣),但續集就漲到1000多萬,
表示雖然去電影院看第一集的觀眾不多,但租影片回家看的人不少。而見識過第一集的精
彩後,觀眾自然便願意進電影院看續集。(當然,續集拍得不好是另一回事…)希望「惡
狼ID」也能如此,有創意的年輕人,加油!
作者: urwife (lovesea)   2006-03-03 08:4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