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希特勒傳

作者: freer (freER㊣)   2006-02-13 23:42:38
其實這不是一部電影喔~~
一開始的時候是當成影集播放,
後來才弄成一部電影。
這部我看過,但我不能接受所有德國人都在說英文,
連希特勒發表言論時都在說英文,會讓人有錯覺...
至於其他的,這部片算是滿中肯的了,
但我覺得這部片的重點不在於應該如何看待政治人物,
而是在於人民對自己民主價值的重視與否...
尤其是身為第四權的媒體,是否有做好其監督的工作?!
在許多人一頭熱的支持希特勒時,
也是有一些反對的聲浪,但是這些聲音卻出不來,
為什麼?因為姑息...
當希特勒偏激地討厭猶太人,甚至在很多場合製造不小的衝突,
但卻沒有人制止他,甚至只是為了把它捧為政治明星,
故意忽略他許多怪異的行徑與思想...
直到希特勒慢慢壯大後,他的行為漸漸失控,
但只有那位記者最後良心過意不去而採取行動,
然而,卻為時已晚......
當希特勒走向極權前,如果民眾能理性地、以維護民主價值的想法去想,
那麼,希特勒可能仍然還有被推翻的機會,
然而,民眾卻已陷於瘋狂,而媒體也已變成希特勒的發聲器了!
真正愚民的人不是希特勒,而是人民自己,
畢竟在還沒極權之前,民眾有機會去思考、去選擇...
但大家故意忽略那些"看起來不對的事",而讓自己去相信希特勒,
最可怕的是,不只德國民眾姑息,德國周圍各國、英法等強國的人民也姑息,
張伯倫惡名昭彰的姑息政策,也是讓希特勒能實現瘋人夢想的原因。
希特勒是個瘋子,在他身邊的人都知道,卻又一直幫他掩飾,
而當希特勒開始向外擴張時,德國將領根本不敢相信,也認為不可能成功,
以兵力來看也是如此,但因一次大戰各國厭戰的心理,讓希特勒予取予求,
以致最後希特勒開始亂出兵時,英法才不情不願地召集軍隊,雖然軍力較強,
但卻又因厭戰心理,白白地等人家打過來...
然而,造成這種結果的是誰,又是人民呀~~
當時各國輿論雖譁然,但民眾卻又反對形成二次大戰,
於是各國領袖為得到人民支持,皆採取姑息政策,
直到最後敦克爾克大徹退才讓英法人民面對不得不戰的事實,
然而,此時的美國又相應不理,還要總統努力半天國會才准許給英國幫助,
有幸逃出鐵幕的少數猶太人們,紛紛向世人描述他們所受的恐怖待遇,
但各國人民卻都認為這是為了宣傳"支持戰爭"所渲染出來的...
不能分辨是非、姑息、容忍不正義,是希特勒能發跡之因,
也是人類所受到最諷刺的教訓...民主制度仍會產生極權統治...
但我覺得真正該負責的是當時那些為了利益而包裝希特勒的人,
以及德國民眾的姑息、德國媒體的無能...
※ 引述《waterspout (屋頂上的騎兵)》之銘言:
: ※ 引述《cludia (相見恨晚)》之銘言:
: : 怎麼好想都沒有人看過這部電影
: : Hitler: The Rise of Evil
: : 希特勒的出現導致了二次世界大戰,
: : 也使德國甚至整個歐洲都陷入生靈塗炭,社會動盪,政治分裂,經濟損失
: : 所以片名叫惡魔的崛起
: : 整部片從希特勒還是個德國小兵開始,走向霸權的過程,
: : 從開始到結束處處都展現個人對猶太人的反感仇恨及厭惡,
: : 片中最令人印象生深刻的就是他每一次的演講,句句震撼人心,
: : 除了他的姪女的自殺事件之外,從頭到尾都展現無比的堅硬態度,
: : 配樂相當棒,時而激起撼動人心,時而出現令人陶醉的樂曲,還有歌舞劇,
: : 當然在片尾的紀錄片也說明了統治德國時所下的政治命令,是多麼的殘酷,
: : 多麼的令人婉惜,真不曉得該說他偉大呢還是撒旦的化身?
: 看這一部的同時 就會想到在選舉場合裡 某些政治人物對另一族群的攻擊
: 其實大家都該看一看這一部片 德國的歷史 雖不至於在這裡重現
: 但兩相比照 愚民的手法 卻是如出一轍啊 功力高低罷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