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imsin5566 (æˆ‘å°±æ˜¯ææ´²ç²¾éˆ=))
2025-09-09 08:13:55https://reurl.cc/5REaQG
精神科診所醫師人數 超車醫學中心
記者翁唯真/台北報導
2025年9月7日 週日 上午6:17
工作量大、健保給付不佳,近年醫學中心爆「醫師出走潮」,不只急重難科別難找人,連
精神科醫師也轉去診所;據衛福部統計,於診所執業的精神科醫師從十六年前的一五九人
到去年增至六五○人,人數增加三點二五倍,去年於醫學中心執業人數僅占整體二成二,
診所卻達三成四,衛福部心理健康司表示,此現象代表就醫可近性提高。
過去精神疾病長期被汙名化,患者擔心被貼標籤不敢就醫,如今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接受度
提高,也讓就醫市場擴大,投入精神科的醫師,從二○○八年的一二九二人,去年總執業
人數已達到一九七四人。
不過,早年精神科醫師多在精神專科醫院,或區域及地區醫院執業,後來到醫學中心或診
所的人數漸漸增加,但觀察近年數字,診所執業人數已大幅超車醫學中心,去年於醫學中
心為四五○人,但在診所執業則多達六五○人。
曾於三軍總醫院任職,如今自行開業的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醫學中心人才流失的原因
,放諸各科都是相同的,不外乎是工作多、太累且不快樂,身為精神科醫師也不希望自己
被操出病,轉向開業應該是現在精神科的趨勢,可預期未來會愈來愈蓬勃,且開設精神科
診所,不像洗腎室、醫美診所等,需購置昂貴器材,門檻相對簡單。
開業精神科醫師黃信得說,精神科醫師從醫院出走到社區開業,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大
環境所致,現代人面臨家庭、關係、職場等多方議題導致的身心壓力過大,心理健康需求
日益增加,尤其憂鬱、焦慮等身心疾患。
二是醫院端的健保給付制度不友善,醫院工作除了教學研究與門診住院臨床服務要求外,
主治醫師還要輪值夜班等,使留任意願降低;三是基層醫療的服務較多元,如可提供改善
憂鬱症狀的重複經顱磁刺激術(rTMS)、經顱微電流刺激術(CES)等自費項目,對醫
師更具吸引力。
心理健康司長陳柏熹說,醫學中心需面對高強度急症業務與值班負荷,同時也容易碰到訴
訟,與診所的型態呈現顯著的對比,吸引更多醫師投入社區。但國內精神科整體的醫師人
力並未減少,即使是醫學中心也在持續增加,只是社區端的成長較快,顯示服務逐漸走進
社區,讓民眾更能就近獲得精神醫療的照顧。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
時常有身心科的需求
連在醫中的醫師也很大
自然想去基層
身心科果真是近年的低調開業強科
作者:
Ddylan (目標邁進中)
2025-09-09 09:40:00要出來開業的不管哪一科最好都學學精神科心法
不知道是不是偏見,我周遭的案例,看身心科都是只給藥,然後.....就沒了
急診會診偶爾會遇到有fellow願意聊 一次就會弄個兩三個小時 真心尊敬她
作者:
Ddylan (目標邁進中)
2025-09-09 15:01:00會談順便成交,醫生普遍缺乏的技巧,醫學院應該要開課才對
作者: medycyna 2025-09-09 15:12:00
精神科人數一年40是否有點少如果精神病這麼多可以多train一些大不了當一般科用對政府大老來說總比直美好
training也是要成本,只是要學話術不要本末倒置
1974?這麼多人? 難怪路上診所也+++等等...650+450 <<<<<< 1974 醫中哭哭?一年40怎麼會少?考專科後可以做到老死~~
精神科病人忠心程度比洗腎病人還高 餘命又長 超高投資報酬率
作者: psy792 (七逃郎) 2025-09-10 15:04:00
一年57個
初代波波卓peter就應徵上自己老爸是大老的醫中受訓,之後又在自己老爸診所工作,大量且穩定的精神科慢性處方籤,根本不需要做花時間的諮商
所以精神科醫師是很爽還是很慘,都斜槓去當論名嘴 Mr.什麼都懂
作者:
rushhour (等待夏天的海風)
2025-09-10 21:11:00精神科執業為什麼要在醫學中心?是要什麼高端設備跟基礎研究?回歸基層不是政府的一貫政策?
我是不清楚 一般診所可以留院觀察或是留院治療?還是基層醫院只賺好賺的,出事再丟回去給醫中!?
作者:
aimlin ( )
2025-09-11 20:29:00醫中本來就收後送跟困難case不然只看感冒嗎醫中急著搶輕症賺錢才有趣吧
作者: mightymouse (翻墮羅流大師) 2025-09-15 16:44:00
醫中如果只看困難case會倒是因為健保制度,日本醫中只看轉診的病人跟緊急的病人也沒看人家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