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住院醫師都如何充實理財知識?

作者: GeorgeHill (信義山下智久)   2019-04-17 14:07:42
原文恕刪
佛度有緣人
我是一個崇尚被動投資+資產配置的投資人,
雖然我已經大概一年以上沒有看新的投資相關書籍(都在認真當醫師)
但我仍然相信被動投資是最適合絕大多數人的投資方法
也因為很久沒有update/review相關書籍,以下若有講錯請歡迎糾正
首先要先介紹甚麼叫做被動投資,
所謂的被動投資就是購買指數型基金,也就是漲跌波動貼近於指數(或理解為大盤)的基金,
也就是說你每年放在投資帳戶的漲跌幅,跟當年的大盤漲跌幅是十分貼近的
再來是資產配置
大家都知道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資產配置也是相同道理,
簡單來說我們這類的投資人(你可以稱為被動派,懶人派,綠角派...)會把錢放在不同的投資標的,
就是利用(不同市場)股票搭配(不同國家/公司)債券的方式,
達到降低投資風險標準差的方式
(這都是有evidence base的,詳情可以翻閱綠角書單,連結在最後面)
Q1:或許你會問,為什麼不投資漲幅最高的標的就好?
A1:幹我如果知道哪隻股票/基金會漲最多,我就all in就好了啊,當我未來人膩?
被動基金之所以屹立不搖,有一部分來自於他的投資成本相當低廉,
千萬不要小看投資成本這件事情,國內大多數主動型/策略型基金的內扣費用高達1~2%,
也就是說你的基金操盤手必須領先大盤1~2%以上才能讓你獲得高於等於被動基金的報酬,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今年初逝世的John Bogle先生以及他創立的The Vanguard Group先鋒基金管理公司,
由於他的努力,才讓我們能夠進入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的紀元
(大部分由Vanguard公司所以發行的ETF,內扣費用小於0.2%)
Q2:ETF跟指數型基金是一樣的嗎?
A2:ETF指的是把基金包裝成股票的方式販賣,也就是把基金的交易帶到證券交易平台,
方便投資人快速進行買入賣出,不是所有的ETF的背後都是指數/被動型基金,
其中也不少主動/策略型基金,理所當然的,這些ETF並不會成為我的投資標的
附帶一提,Bogle先生是很反對ETF的,他認為最好的投資方式是buy&hold,
ETF使得投資人更容易賣出/贖回他的基金(ETF),也會增加投資人進出市場產生的成本
再來要談談擇時進出這件事情,
大家都知道,低點要買,高點要賣,但是高低點其實是相對的,
我怎麼知道現在的價格是高點抑或低點?當我未來人膩?
就像VT每股破100美金的時候,很多人說VT不能再買了,但我剛剛查價格已經是148.6了
"在市場裏頭,所有跟產業相關的訊息都會影響價格,
遺憾的是,當你知道這些訊息的時候,他早就已經影響完價格了"
再者,買進/賣出任何金融商品都會產生手續費,所以頻繁的進出市場對投資人是不利的
所以我們採取的方式是"定期定額買入"+"Buy & Hold"
綜合以上,被動投資人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
1.相信被動投資
2.選定自己的資產配置方法
3.定期(一季/半年/一年)買入自己的投資標的 + 再平衡
4.刪掉交易APP,關掉所有財經消息來源,設個提醒事項提醒自己下一期再買入
5.多的時間好好陪家人
6.等待退休那天,每年賣出部分持有資產過退休生活
每期所花時間大概1小時不到(加上換匯,電匯,交易)
就算你一季交易一次,每年也只花不到4個小時再投資上面
多出來的時間,你可以好好工作,好好陪家人,好好過自己的生活
我不是不相信主動投資會成功,
但是主動投資的成功定義應該放在贏過大盤多少? 而不是僅僅是報酬率多少?
假如一個投資人費煞心力,在某年大賺20%,
但當年大盤也漲了18%,表示說他該年的所有努力只換得比每天享天倫之樂的被動投資人多2%的報酬,
更何況能夠每年(扣除成本後)又能擊敗大盤的人真的非常少,
又如果你在該年只賺了16%,表示你的整年努力是-2%
另外我還是認為,請不要小看本業收入了,
很多華爾街巨擘認為在低利率時代,我們將很快進入低投資報酬的時代,
大多數巨擘預測未來整體投資報酬應落在5%上下,
相對來講,若是你一診看50個病人,你只要每診多看一個就可以增加2%的收入,
一個禮拜開10台刀的你,多排一台刀就可以增加10%的收入
儘管這些收入不會進入複利循環,但也是相當可觀了
在這個時代,投資很難讓我們一夕致富或是財富自由,
但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少一些對於未來的焦慮,或是提前3~5年退休好好生活
共勉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