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徵才] 三總放射科誠徵107年度民聘住院醫師2名

作者: nebulaforest (內含豆漿的菜包)   2017-11-24 02:16:20
之前報名的學弟妹在面試前就先被招募走了,所以我們再度來招募囉!
招生簡章已出來,報名截止日期到12/07,歡迎有興趣的學弟妹來報名。
報名連結:https://goo.gl/2RauGe
以下是現在R3學長的心得文,幫忙代PO
各位好
小弟是三總放射科第三年住院醫師,想跟各位分享目前放射科的現狀,給有興趣的同
好們一點參考。如果你/你喜歡做procedure,不喜歡待在病房打病歷接new patient,如
果你只想穩定工作上下班,不想因為查房看門診晚下班,如果你想有高而且穩定的收入,
不想擔心今天是否沒有人來看你的門診。我認為放射科會是你的好選擇。
各位都知道,放射科醫師在醫院裡的工作主要以影像處理為主,包括侵入性檢查(
angio, biopsy)和製發影像報告。隨著科技的進步,AI的出現,影像報告的比重會逐漸
降低,放射科醫師的角色也會有所改變。未來AI將可能幫助放射科醫師判讀一般常規的檢
查,讓放射科醫師工作的loading下降,這不表示放射科醫師會被取代,相反的放射科醫
師的角色會愈來愈重要。
各位知道,目前lung cancer screening 的判讀模式,我們也是先以CAD 讓電腦先抓
病灶,醫師再判讀。我們發現許多假的病灶會被電腦抓出來,如果沒有放射科醫師確認,
這些假的病灶很可能被抓去手術,造成無謂的醫療,甚至發生醫糾。同樣的道理,未來AI
如果出現,也會需要放射科醫師。假如你會擔心漏看病灶發生醫糾,未來AI將會幫助你減
少漏看的機會,它將會成為你工作的好工具。
目前放射科醫師可以執行愈來愈多的procedure。在三總,如果你有興趣,各式各樣
的TAE, biopsy, drainage 等 procedure都會有人手把手教你做,讓你絕對可以練到滾瓜
爛熟的地步,不會有學不到而需要到外院training的必要。本院最大的特色是超音波,這
裡有各式各樣的超音波等你來學,而sono-guided procedure更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本院
是國軍最後線的醫院,自然也是醫學中心,病人量不輸台大北榮,因此在三總訓練,不論
是影像判讀或procedure都可以練到非常強的地步。個人認為,主治醫師的能力取決於住
院醫師學習到的內容。在三總訓練,未來不論是在哪一種層級的醫院都能生存的很好。假
如你有興趣做研究或者未來想待在醫學中心,三總也會有主治醫師教你怎麼做study寫論
文,小弟R3至目前為止,已經寫了兩篇case report,一篇original article,深深以為
三總是學習做研究的好地方。
本科雖然隸屬軍醫院,但是和其他醫院的氣氛並沒有什麼差別。小弟待過寶山醫院,
北頂好醫院,同事也有從其他學校畢業過來的,大家都認為工作環境反而比其他醫院好。
說到平日的工作與福利,我們R1-R3 的工作項目是類似的,分成(1) Barium enema 等特
殊檢查 (2) 血管攝影 (3) 超音波 等三大項目,R1-R3互相輪換工作,讓你逐漸熟悉
放射科醫師的工作,R1升R2或R2升R3,不會有過渡期適應不良的問題。本科報Journal
meeting等paper work的次數相對其他醫院較少,大概3-4個月一次,每天早上都有晨會,
讓你有十分充足的時間可以念書學習,或者跟主治醫師學其他親入性檢查。今年放射科專
科的榜首即為本院畢業,表示本院是適合training放射科的好地方。目前R1-R3 共6人,
每月總值班數約5-6班,值班內容以接受臨床的問片為主,以及暫存急診的CT/MRI(極少)
報告,值班隔天有確實的AM off。明年也確定會有一位軍職的學弟來報到,工作loading
和其他醫院比起來差不多,但是我們的薪水較高,R1即大於10萬,也有三節獎金等福利。
休假比照公家規定,保證放好放滿!
如果你對放射科開始有了興趣,歡迎有興趣者或有疑問者請私訊或來電詢問
電話02-87923311轉16480 秘書室 李聖民/李雅惠 總醫師
轉12678 R3 胡醫師
轉13355 R2 蔡醫師
email: [email protected] or [email protected]
謝謝各位,歡迎各位學弟妹加入
作者: Townshend (the WHO)   2017-11-24 09:43:00
AI輔助-->放射醫師工作量下降-->資方覺得不需要請這麼多人-->部份放射醫師會被取代
作者: ian3365 (ian)   2017-11-24 09:55:00
三總可以算資方嗎...不是國家最後的防線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0:19:00
影像診斷會逐漸被ai取代每張plainfilm電腦可以同時判讀300萬個pixelscardiac Mr 電腦可以分析心肌幾萬個點收縮情形 預後比人工判讀更準早就超越人腦了biopsy? 達文西:我的切片針會轉彎angiography?達文西:我有螢光透視 邊開刀邊做angiographyXD慘的是 達文西是外科醫師操作 不是放射科>>"大"部分放射科醫師被取代 Q_Q事實上,美國已經有人在討論要不要繼續訓練放射科醫師了因為大部分工作都可以用電腦取代
作者: c0922949774 (lovetd)   2017-11-24 10:54:00
所以樓上放射科大大教一下以後要怎麼辦
作者: endless0121 (囚鳥不要開招 開招時機?2)   2017-11-24 10:57:00
樓樓上要不要建議學會乾脆學psy減招?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1:00:00
減招吧,ai越來越強,不需要那麼多人工
作者: c0922949774 (lovetd)   2017-11-24 11:02:00
果然都是已經入行的希望關門 還沒進去的希望開門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1:03:00
standford已經研發出CXR AI囉,判讀吊打美國放射科專家這不是關不關門,是很可能會大量失業https://arxiv.org/abs/1711.05225可以診斷14種疾病,涵蓋CXR 9成日常業務ai更便宜更快更好,老闆看了會想 ?
作者: endless0121 (囚鳥不要開招 開招時機?2)   2017-11-24 11:11:00
可是有些CXR根本不是rad在打 而且CXR收入也不高?怎麼說呢
作者: d8888 (Don)   2017-11-24 11:13:00
CheXNet 要「馬上」取代 CxR 人工判讀應該不至於Data 那段,影像判讀前要先 downscale 到 224*224 pixel。小弟 AI 新手,猜測這是為了壓低訓練和測試所需算力。只能for study不過趨勢讓人擔憂是真的,隨著未來 GPU 算力和算法持續進步CAD 大量取代 Rad 很讓人擔憂,已經聽說 PACS 廠有在找 AI公司合作了,唉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1:14:00
馬上就少了很多人工需求阿,像一堆健檢就ai讀一讀,臨床醫師check一下就好了經營者甚至買個ai 叫胸腔科醫師自己發一發就好
作者: d8888 (Don)   2017-11-24 11:16:00
不知道放射科醫生念資工所學 AI 自己也能寫程式,能做各種異業結合這樣有沒有搞頭,procedure 小弟是不行了...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1:17:00
如果只剩intervention還能做,大概要砍掉一半以上醫師intervention臨床也會搶去做喔,神放已經被神外心內打得很慘,幫qq大概剩下半夜值班做angio,沒人想做的 XD
作者: Townshend (the WHO)   2017-11-24 11:19:00
我猜未來的放射科部門只會留少數或者甚至只剩一個radiologist負責recheck AI判讀結果(跟負責被告)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1:20:00
小弟已經做好中年以後要去衛生所打工餬口的打算看看感冒體檢
作者: zwx (王子麵)   2017-11-24 11:22:00
美國很多醫院為了節省成本,早就外聘許多印度醫師來打報告了去過美國研修的學長說,很多印度醫師只要能留在美國,要他們領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1:23:00
純診斷真的無法生存了
作者: zwx (王子麵)   2017-11-24 11:23:00
很低的薪水,他們都願意幹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1:25:00
人類跟電腦比診斷,就像alphago碾壓職業棋士cxr可能影響收入不大 下一個被ko的大概是mammogramㄛ光是篩檢的量就超大還沒選科的不建議進來了
作者: wuyider (11)   2017-11-24 12:01:00
學會還要加名額 還缺奴工
作者: kitten123 ( )   2017-11-24 12:01:00
推c0922949774
作者: Townshend (the WHO)   2017-11-24 12:06:00
如果真的是為後人著想的各診斷科學會大老真的應該要考慮把名額縮一縮了 放人進來也是害人誤入歧途
作者: seth (阿sir)   2017-11-24 12:21:00
好奇走胸內的人那麼少 誰會想跟你打CXR 大部分都被調去守ICU了啊~
作者: c0922949774 (lovetd)   2017-11-24 12:35:00
那內科醫師以後也是剩下問診的功能嗎? 後面thinkingprocess不可能比AI還完備吧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7-11-24 12:36:00
AI真的可以取代???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2:42:00
外科跟牙醫比較難取代,因為成本還太高內科系和診斷科 ai來沒問題阿
作者: comi0530 (笨橘子)   2017-11-24 12:46:00
可能會先靠AI篩一波常見疾病 篩完無法確診再給醫師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2:50:00
外科醫師可能也會轉型成監督機器開刀吧現在達文西用搖桿+螢幕開,ai夠強也可以接手電腦微控可能更好,就像電腦直接控兵,手速秒掉人類高手 XD
作者: comi0530 (笨橘子)   2017-11-24 12:59:00
應該ok的港覺 可能就切成很小的步驟 綁血管 tie線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3:01:00
就 綁線 切 電燒 都來個hotkey啊
作者: comi0530 (笨橘子)   2017-11-24 13:02:00
切個mass就來個巨集的組合技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3:02:00
一開始輔助人類開 後來電腦自己就可以開有問題再醫師處理
作者: antiyahoo (漫漫長路萬寶路)   2017-11-24 13:04:00
推 aimlin
作者: nnsc (nnsc)   2017-11-24 13:39:00
再招下去新的醫師後面會走臨床的就不多了,哪有那麼多病人可以看?將來可能是由人類研發新的醫材藥品,或是新的影像技術,讓AI去執行,所以要生存的話早點去蹲實驗室卡位比較實際
作者: j81284 (justinjus)   2017-11-24 13:48:00
達文西目前開一次刀還超貴
作者: i376ers (你說呢?)   2017-11-24 14:29:00
內科系感覺也能使用AI來做診斷+治療把所有檢查結果給AI去分析 就能把治療方式提出來
作者: EstelleRinz (小艾)   2017-11-24 14:32:00
內科目前應該還比較難吧~ 台灣人有時候看病 根本就
作者: i376ers (你說呢?)   2017-11-24 14:32:00
大概只需要幾位專職負責和病情解釋的醫師
作者: EstelleRinz (小艾)   2017-11-24 14:33:00
不是去看病 而是去找醫生聊天的
作者: j81284 (justinjus)   2017-11-24 14:34:00
內科還要搞一堆奇怪的procedure和急救,不認為會被取代
作者: i376ers (你說呢?)   2017-11-24 14:35:00
外科系達文西在台灣普及的成本還太高 醫師還有生存空間procedure只需要訓練一批專職的人 薪水可以不用給這麼多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4:37:00
不會完全取代,只是醫師重要性下降了
作者: i376ers (你說呢?)   2017-11-24 14:37:00
基本上只要是腦袋要記憶分析的東西 都比不上AI
作者: i376ers (你說呢?)   2017-11-24 14:39:00
在台灣 大概只有外科暫時比較難被AI取代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4:40:00
就外科跟牙科能撐最久阿,機器手臂還太貴原本各專科procedure就集中到少數幾個專家手上....診斷跟追蹤給ai就能處理
作者: Townshend (the WHO)   2017-11-24 14:50:00
等科技發展到連外科都能被取代 那時就是全民無條件固定薪的時代了 也不用太擔心
作者: j81284 (justinjus)   2017-11-24 14:51:00
不過我是覺得台灣要做到aim所描述的狀態可能還要很長一段時間看看每次醫院嘗試自動化後的慘況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4:55:00
全民無條件薪(X) ai科技財閥壓榨統治99.99999%人類(O)
作者: antiyahoo (漫漫長路萬寶路)   2017-11-24 15:06:00
Psy 難被AI取代
作者: mightymouse (翻墮羅流大師)   2017-11-24 15:16:00
來GI吧,內視鏡還是要靠醫生的手捅進去的
作者: jkloo   2017-11-24 15:53:00
關於stanford做的那篇ai診斷chest x ray 14中lesion比radiologists準的論文,裡面明確寫到limitation就是裡面的ai沒有參考history的部分,大概也沒辦法參考。把這個考慮進去,ai還是沒把辦法取代人類。而且這個只是cxr,還有ct,mri,有新的機器出現就要喂新的資料讓它learning。當然一般的screening,或是幫醫師找一些lesion會是ai的工作,但要完全取取代發報告至少也還要50年吧。另外,隨著科技一直進步,各種掃描越來越多層切面,對診斷要求越來越高,工作量其實也會變更大,ai的出現剛好幫忙放射科醫師,對放射科醫師的需求量不一定會減少。ai根據大數據,可以為各種疾病做出prediction,但人類有價值的地方在judgement。
作者: d8888 (Don)   2017-11-24 16:28:00
AI 都能解析法律文件入侵初級律師工作,用大量 text mining自動從 EHR 抓 history 出來並不困難。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16:32:00
要靠做procedure了
作者: j81284 (justinjus)   2017-11-24 17:27:00
那病歷假如亂打呢?
作者: b24222001 (餅乾~*)   2017-11-24 18:36:00
病歷不是常常都亂打的嗎?
作者: d8888 (Don)   2017-11-24 19:07:00
病歷亂打還是有大方向,比如 CT 腸子腫,病歷至少能區分History 是不是外傷。最起碼能提 finding 或列海量 DDx
作者: j81284 (justinjus)   2017-11-24 19:35:00
你似乎沒看過真正亂打的病歷....
作者: d8888 (Don)   2017-11-24 19:39:00
小弟走二線科久了確實看的不多 orz。不過退萬步言即使真沒病例,光是能正確找出所有 finding 的 AI 就已經夠壓迫了病歷
作者: GTHO (多龍少將)   2017-11-24 19:49:00
原來你平常都做這麼簡單的事情嗎?
作者: comi0530 (笨橘子)   2017-11-24 21:47:00
我看過很多急診的病歷都一模一樣...
作者: d8888 (Don)   2017-11-24 22:26:00
@GTHO:AI 只要能學會簡單的事情就能嚴重吃掉你的薪水。或許有天你老闆覺得 AI 打打 finding 然後臨床自己看就夠了小弟沒說二線科做的事情都很簡單因為老闆要的可能不是 best 而是 good enough + 省錢就好
作者: c0922949774 (lovetd)   2017-11-24 22:36:00
現在就很多臨床會自己看啊放射科醫學會就是要出來守住自己醫師的薪水啊
作者: aimlin ( )   2017-11-24 22:38:00
快加入IR學會啊多學多做各種治療
作者: endless0121 (囚鳥不要開招 開招時機?2)   2017-11-24 23:10:00
川總IR滿多的啊 AVM 血管瘤 釔90 都常見也有做TAE脊椎腫瘤 精索靜脈曲張等等
作者: pewpewlaser (pewpewlasergun)   2017-11-25 03:22:00
直接嫁入豪門比較快啦
作者: essex (腳麻 但無腦麻)   2017-11-25 14:32:00
台灣擔心健保要怎麼搞醫師會更實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