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兒少精神科醫師少 竟是因為「賠錢」

作者: musimed (謬及魅德)   2016-08-30 15:05:30
※ 引述《Tosca (hi)》之銘言:
: 主戰場跟風向從來不是增加精神科醫師數目
: 而是臨床心理師這塊
: 兒心又不是開藥吃藥住院主力
: 本來精神科醫師能著力的點就少
: 實際業務執行起來 心理師跟精神醫師相比 根本完全無劣勢
不不,劣勢不小,兒心大宗病人一是自閉症,一是過動症
過動症有很多小朋友是接受藥物治療的,心理師或職能治療師根本無法跨足
如果是自閉症小孩和家長來討論教養和行為治療計畫的話,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其實
也可以很專門;但別忘了這對他們來說也是麻煩事,就跟精神科醫師一樣,寧願
看大人單純些。看小孩的缺點就是,要花比大人時間多許多,等於同時要處理小孩
和處理家長。 不要覺得心理師就很想吃兒心這一塊。
而且,有些自閉症小孩較嚴重的還是需合併藥物治療,家長還是
會比較相信"醫師"這個招牌,因為家長覺得醫師好像懂得比較全面,像是到底有沒有
需要使用藥物的必要之類的。這跟家長焦慮的心情有關。
想想你是一個完全不懂醫學的家長
醫生跟你說這不需要/需要吃藥
心理師跟你說這不需要/需要吃藥
你會相信誰? 給誰看過你會比較安心?
精神科是非常講究placebo effect的科別
講同樣一句話,講的人對了,家長焦慮度先少一半了
: 然後你臨床兒心醫師數量更少
: 就像現在皮膚科跟整形外科面臨的問題一樣
: 當初想要寡占市場 人數控管太嚴格
: 結果現在人太少了 人家碾都碾死了 是想玩甚麼XD
: 唉我FB上幾個整外前輩現在整天靠么
: 說甚麼怎麼現在一堆非整外的講話都這麼大聲 強調甚麼美容外科非整形外科 等等
: 還上電視 上雜誌 猛打廣告 猛攻所有FB 網路行銷 批踢踢網軍等等
: 我覺得這沒辦法 你們整外人數就這麼少阿
: 皮膚科也是 少上加少
: 現在當然整個醫美界 錢海加人海就淹死你們了
: 自己當初控管這麼嚴結果搞的人這麼少聲音這麼小 怪誰?
: 兒心以後面臨的問題就是業務會大量的被臨床心理師取代
: 你說你想走兒心 apply不上精神科
: 那你乾脆去考心理所 考心理師算了XD
其實不太可能,畢竟前端的初診和診斷執行的醫師就這麼少了,要轉介到後續的量
能多嗎? 你說好,家長遇到小朋友有問題不帶來精神科門診,直接去找心理師做諮商
專走兒心的心理師也沒有"診斷"的資格,沒有診斷過怎麼開立後續的治療?
全部走自費嗎?
更何況,有專門兒心的地方都集中在大醫院,大醫院的心理師光做測驗就快爆炸了
要花時間在"治療",而且還是健保給付的,可以接的量真的不多
然後老話一句,光遇到開藥心理師就倒了。
家長問,他這種狀況好像都沒改善ㄟ,或是真的不需要吃藥嗎?
你要心理師怎麼回答? 家長會信服嗎?
其實就算開放更多精神科醫師員額,會想專走兒心的醫師也不會增加太多
c/p值太低了 ,重點可能不是增加精神科員額,而是怎麼吸引人家走兒心
: 對阿 醫師 臨床心理師雙證照
: 政府沒規定不行阿~
: 以後兒童心理這塊 過動兒 自閉症等等
: 遲早會由兒童心理師跟社工師主導 畢竟他們人數遠多於精神科太多太多了
: 你如果真的想走這塊
: 不如乾脆去當心理師還比當精神科醫師好
當心理師,有理想當然可以,但薪水和醫師差太多了,除非你完全不在意錢
要在醫院工作,要有"臨床"心理師資格,不僅要念的書比諮商心理師多
薪水還是一樣很低!
能夠在外面自己接案當行動心理師的有幾個?
老實說,讀心理系的最搶手的就是去學校當老師
心理師其實真的是需要熱忱的行業,老實說我非常敬佩他們
心理師和醫師最大的差別就是
醫師只要願意投入心血,肯學,還是可以很精通心理治療(當然這樣的人很少)
但心理師在怎麼努力,再怎麼專業,不能開藥就是不能開藥,也不能下診斷
作者: k8543 (6.30)   2016-08-30 16:10:00
缺人走這科? 政府有招萬用的,公費生
作者: endless0121 (囚鳥不要開招 開招時機?2)   2016-08-30 16:33:00
中肯
作者: scott112 (scott)   2016-08-30 16:58:00
缺人? 開放公費生名額綁定十年vs生涯即可 政府都是這樣玩的 不是嗎
作者: SamZJ (SamZJ)   2016-08-30 20:17:00
路上一堆磚家號稱醫師講的民眾五體頭地,就只是良心問題吧
作者: Cagesong (有點大隻的呆頭鵝)   2016-08-30 21:37:00
推這篇
作者: solumate (..)   2016-08-30 22:22:00
T大就診所做起來後 覺得自己什麼都懂啊 裝會魔人
作者: heartlock (heartlock)   2016-08-31 02:27:00
你不懂家長的心 很多家長是能不吃藥就盡量不給小孩吃藥現在是兒心非藥物治療的專業人員不夠多 如果資源豐富家長一定先尋求非藥物治療 然後熬到最後受不了了、沒辦法了才吃藥 通常吃藥也是斷斷續續的 還有兒心治療很大一部分是給家長情緒支持 家長的心hold住了 你講什麼他都相信你 前端也不見得要診斷 很多人都是用"潛能開發"的名義去做治療 這樣的名稱家長更容易接受
作者: kmichaelk (浩子)   2016-08-31 17:46:00
這才是正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