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百年糊紙藝店「茂興齋」(紙紮、糊紙)

作者: coolbeguy (酷嗶人)   2017-09-11 00:00:09
紙上的魑魅魍魎:百年糊紙藝店「茂興齋」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24508
上報2017年09月10日 19:12
https://imgur.com/i3ZYbs4
「茂興齋」糊紙人偶一隅。(攝影:李隆揆)
若要拍照,超渡法會尚未送進去(燒)前可以拍
他是糊紙藝店「茂興齋」(清光緒年間創立)第3代傳人張秋山,1940年大稻埕出生,從
祖父張根乞、父親張通草到第4代兒子張忠信接班,「茂興齋」創業史逾150年。
念國小時,張秋山跟弟弟張徐沛(後分家於新莊成立「新興糊紙」)開始跟祖父張根乞旁
學,「從幫忙糊紙開始,再學紮紙,再學綁竹架」日治時期當局對這門行業不友善,「
覺得『紙紮』是迷信,5歲時有日本巡佐經過我家,曾罵『巴格野鹿』」
以前最有印象是「出庄」(糊紙師傅帶好材料到顧客家,吃那住那,少則2天,長則逾月
),「接過陽明山上案子,把材料準備好,帶上山住在案主竹子湖三合院開始做,顧客
是漳州人,有『過世1整年了要做靈厝超渡』習俗。」
26歲幫李萬居做30尺靈厝
「過去不是農曆7月最忙,台灣經濟起飛,才有『普渡』風氣,有一點彼此較勁『今天你
普渡、明天換我來』,整個農曆7月熱鬧滾滾」,「以前做基隆『主普壇』中元普渡法會
,做好成品載去基隆,住上幾天跟一群師傅把靈厝組裝起來,那幾天,基隆周邊特種場所
都暫停營業。」
他26歲時曾為逝世的黨外大老、創辦《公論報》的李萬居做超過30尺的靈厝,但即使尺寸
大、工錢較厚,他一直覺得意義不大,「心意要緊,一般做4尺長的最標準,多大型依
顧客要求,太大型分開製作,到現場再組裝,材料費還好,主貴工錢。」
https://imgur.com/CODhjfo
張秋山祖父張根乞日治時期接下的大型靈厝作品照,「這是當時蘇有朋阿公為了他的
媽媽逝世法會而做」,造價超過當時20棟透天厝。(張秋山提供)
以前,農曆7月是淡季
「農業社會糊紙業旺季是收稻期,農人貨款收進,會請師傅做靈厝積德」,「過去農曆7
月反而是糊紙業淡月,以前覺得鬼門開後,做靈厝會有無主小鬼任意跑進去住。」
最近幾年,「茂興齋」每月固定案源是一般民眾委託的往生超渡,宮廟水陸法會、中元祭
等。做這行近70年,張秋山沒遇過什麼靈異事件,「最晚曾加班到凌晨1點,保持尊重,
平常心,我們做的是『心理道德業』。」
https://imgur.com/gXePz21
走進1973年遷徙至今的延平北路無尾巷,「茂興齋」內寒林院(祀奉將相王侯住,常誤植
『翰林院』)、魂歸所(安置平民孤魂)等紙藝品佔了大半處,因位於松山機場飛機航線
正下方,採訪中機翼呼嘯聲不斷劃過頂上,77歲老師傅不好意思稱『有點重聽』,不少問
題我們一再確認。
訪談結束,落雨聲斷斷續續,1名宮廟法師正巧前來取「茂興齋」完件的「焦面大士」(
觀世音化身,交件前以紅紙把頭遮住,沒開光不得拆開),張秋山收下貨款謙稱「貪財」
,法師應回「這是手路功夫,怎麼說『貪財』。」
==========
媽佛點 小低
記者怎麼傍晚就閃了
應該晚上再開始訪問老師傅..
作者: mmax (adam)   2017-09-11 00:09:00
為何紙紮都會自帶一種詭異氛圍文化不同的外國人看也是如此?
作者: ccnoire (熱愛生活 >///<)   2017-09-11 00:23:00
人型的東西都會吧...尤其手藝不好的 冏
作者: huhuiying (等妳自蟲洞回返)   2017-09-11 00:44:00
想到水面之下 看到紙紥人就毛毛的
作者: coolbeguy (酷嗶人)   2017-09-11 00:53:00
記者應該凌晨請師傅邊做事邊採訪…
作者: assman799 (維生素B12)   2017-09-11 02:14:00
在此文章看見 傳統藝術 與古早濃濃的人情味
作者: ShowGu   2017-09-11 06:06:00
推,好文分享
作者: cheetah (Chee)   2017-09-11 08:26:00
加班到一點居然是最晚嗎(驚)
作者: a46080704 (....)   2017-09-11 08:27:00
國外的傀儡也很詭異啊......
作者: DukeBear1999   2017-09-11 09:12:00
水面之下
作者: functionlino (function)   2017-09-11 11:39:00
日治時期的那座大型靈厝看照片就覺得很華麗欸
作者: freakyvan922 (SeaTurtle975)   2017-09-11 12:45:00
作者: DaKyu (丹明)   2017-09-11 12:53:00
記得恐懼谷理論有解釋這類東西令人毛毛的原因
作者: fcorners (不動明王)   2017-09-11 13:50:00
其實現在也有走自然正常風的紙紮店了 年輕世代講究美工
作者: Whitelighter (伊恩萊特勇闖天涯)   2017-09-11 19:14:00
推,傳統工藝
作者: blueusagi (藍色小兔)   2017-09-12 05:17:00
推!這真的也是一門藝術!
作者: cycladic (巫毒康康芭蕾跳舞)   2017-09-12 07:23:00
推好文報導+傳統工藝
作者: kab (好難的加泰語)   2017-09-12 10:41:00
我超喜歡紙紮的這種東西,可惜手不巧……
作者: iMoai (摩亞)   2017-09-12 11:45:00
推店家老一輩的「精準工藝」,效果正確
作者: qqho (cawuh)   2017-09-12 13:36:00
他們粉專po文每次都ㄎㄧㄤ得很可愛,推!
作者: pilione (不來也不去)   2017-09-12 14:45:00
之前有聽過某個理論,好像是人類會對於類似人類樣貌的物品比較敏感?所以看人偶啊娃娃什麼的會比較有奇特的反應
作者: JoshuaRD (Joshua)   2017-09-12 16:22:00
是民雄的大士爺嗎!
作者: lefech (低調的Amadeus)   2017-09-12 21:42:00
以前燈籠不也是紙紮的 怎麼沒人說可怕
作者: autumnspring ( DoMiSo)   2017-09-13 19:17:00
作者: Deager (su)   2017-09-13 23:16:00
第四代還有一位叫張徐展的年輕藝術家用紙紮技法創作,作品去年有受邀到巴黎參展哦!
作者: mosmos (chen)   2017-09-23 06:3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