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不語-第十卷 01-05

作者: akoumedi (樂樂)   2011-09-10 01:00:25
書名:子不語
時間:清代
作者:袁枚
來源:開放文學
第十卷
………………………………………………………………………………………………………
╔═══════════╗╔═══════════╗╔═══════════╗
║10-01 禹王碑吞蛇  ║║10-09 紫姑神 ║║10-17 謝經歷   ║
║10-02 黑柱      ║║10-10 魏象山 ║║10-18 趙文華在陰司說情║
║10-03 猴怪   ║║10-11 王莽時蛇冤 ║║10-19 毀陳友諒廟   ║
║10-04 鞭屍  ║║10-12 牙鬼  ║║  ║
║10-05 梁朝古塚 ║║10-13 妖夢三則  ║║   ║
║10-06 獅子大王   ║║10-14 凱明府 ║║ ║
║10-07 綠毛怪   ║║10-15 羞疾 ║║           ║
║10-08 張大帝  ║║10-16 賣漿者兒 ║║           ║
╚═══════════╝╚═══════════╝╚═══════════╝
………………………………………………………………………………………………………
10-01 禹王碑吞蛇 akoumedi
  屠赤文擔任陝西兩當縣的縣尉期間,認識了個廚師張某,很會吃且力氣很大,身材高
大魁梧,但缺了左邊耳朵。
  屠赤文好奇詢問原因,張某說:
   ▍「
   ▍   我是四川人,家族三代都是獵人,家裡流傳下來一本秘笈,記載了如何抓
   ▍ 風過來聞一聞,就能知道附近有什麼野獸,我年輕的時候繼承家業當獵人。

   ▍   曾經在邛崍山上打獵。
   ▍   *邛崍山: 山名。亦作“邛萊”。在四川省滎經縣西。

   ▍   那個地方又被叫做「陰陽界」,被稱為陽界的一邊還算平敞,但被稱為陰
   ▍ 界的那邊,地勢就非常地險峻,人煙罕至。

   ▍   有一天,我在陽界都捕不到獵物,所以我就準備一些糧食進入陰界。
   ▍   *裹糧: 謂攜帶熟食乾糧,以備出征或遠行。

   ▍   走了五十里多,天色已經開始昏暗,我看到遠遠十里外的高山上有團火光
   ▍ 燒過來,照得林木山谷間有如烈日當空般的明亮,接著一股怪風狂吹過來。

   ▍   我不知道遠方有什麼東西,所以隨手抓了一把風起來嗅聞,這個味道…是
   ▍ 家傳秘笈沒有記載過的,我的心開始惶恐不安,急忙爬上一旁的大樹頂端查看
   ▍ 個究竟。

   ▍   不久,火光漸漸接近過來,是一座大石碑,頂端刻了一隻猛虎的形狀,整
   ▍ 塊石碑綻放出萬丈光芒,燃燒照耀了數里。

   ▍   石碑可以自己躑躅前進,到我這棵樹下看到有人,忽然跳起三、四丈高,
   ▍ 好像要把我吞噬掉,幾乎快碰觸到我。

  ▍   我屏住呼吸不敢動,然後石碑就緩緩向西南而去。

   ▍   就在我慶幸脫險,石碑遠去,要下樹的時候。

   ▍   忽然看到千萬條巨蛇,大的身粗如車輪,小的身粗如水斗,遮天蔽日地飛
   ▍ 來。

   ▍   我心想這下一定被蛇吃掉,心裡更加地驚怕,沒想到全部的蛇都騰空衝雲
   ▍ 過去,離我所在的樹還有一段距離,我蹲在樹上,竟一點損傷都沒有。

   ▍   只有一隻小蛇飛得比較低,向我耳旁擦過,我忽然感到一陣劇痛,用手摸
   ▍ 摸痛處,耳朵已經不見了,血正涔涔地流下。

   ▍   我看見大石碑還在前方,蹲立在火光中不動,蛇群飛向石碑,空中就有脫
   ▍ 殼墜落下來,凌亂地散落就像上萬條的白練,只聽到石碑吸吮得嘖嘖有聲。

   ▍   不久,蛇都不見了,石碑也漸漸走遠。

   ▍   我一直等到隔天才敢下樹,然後就急著尋找回家的路,可惜...我迷路了。

   ▍   中途我遇到一個老人,自稱是這座山上的居民,他說:
   ▍
▍▍『
   ▍▍   你所看到的是禹王碑。
   ▍▍
   ▍▍   當年禹王治水,來到邛崍山遇到毒蛇擋道,禹王大怒,命令庚辰殺蛇,
   ▍▍ 庚辰立了二塊石碑鎮壓,告誡石碑說:「你以後成神,要世世代代殺蛇,為
   ▍▍ 民除害。」
   ▍▍   *庚辰: 古代傳說中的助禹治水之神。
   ▍▍
   ▍▍   如今四千年過去,石碑果然成神了。
   ▍▍
   ▍▍   石碑為一大一小,還好你遇到的是小石碑,才能逃過死劫;如果是大石
   ▍▍ 碑出來的話,那麼方圓五里的林木都會被火光燒成灰燼。
   ▍▍
   ▍▍   二塊石碑都是以蛇為糧食,石碑所到之處,都會引來蛇群隨行、俯首待
   ▍▍ 食,所以毒蛇沒空去傷人。
   ▍▍
   ▍▍   你耳際間已經中了蛇毒,走出陽界一見日光就會死掉。
   ▍▍』
   ▍
   ▍   老人從衣襟下拿出一個藥罐幫我治療蛇毒,然後指示我方向回家。
   ▍」
10-01 禹王碑吞蛇
  屠赤文任陝西兩當縣尉,有廚人張某者,善啖多力,身體修偉,面無左耳。詢其故,
自言:「四川人,三世業獵,家傳異書,能抓風嗅鼻,即知所來者為何獸,某幼亦業此。
曾獵於邛崍山。其地號「陰陽界」,陽界尚平敞,陰界尤險峻,人跡罕至。一日,往獵陽
界,無所得,遂裹糧入陰界。行五十里許,天已暮,遠望十里外高山上有火光燒來,燭林
谷如赤日,怪風狂吹而至。某不知何物,抓風再嗅,書所未載,心大惶恐,急登高樹頂上
覘之。
  「俄而火光漸近,乃一大石碑,碑首鑿猛虎形,光如萬炬,燃照數里。碑能躑躅自行
,至樹下見有人,忽躍起三四丈,似欲吞齧者,幾及我身。我屏息不敢動,碑亦緩緩向西
南去。某方幸脫險,俟其去遠,將下樹矣。忽望見巨蛇千萬條,大者身如車輪,小者亦粗
如斗,蔽空而來。某自念此身必死於蛇腹,驚怕更甚,不料諸蛇皆騰空衝雲而行,離樹甚
遠,我蹲樹上,竟無所損。惟一小蛇行少低,向我耳旁擦過,覺痛不可忍,摸之,耳已去
矣,血涔涔流下。但見碑尚在前,蹲立火光中不動,凡蛇從碑旁過者,空中輒有脫殼墮下
,亂落如萬條白練,但聞呿吸嗿然有聲。少頃,蛇盡不見,碑亦行遠。
  「某待至次日,方敢下樹,急覓歸路,迷不可得。途遇一老人,自稱:『此山民也。
子所見者為禹王碑。當年禹王治水,至邛崍山,毒蛇阻道,禹王大怒,命庚辰殺蛇,立二
碑鎮壓,誓曰:「汝他日成神,世世殺蛇,為民除害。」今四千年矣,碑果成神。碑有一
大一小,君幸遇其小者,得不死;其大者出,則火燃五里,林木皆灰。二碑俱以蛇為糧,
所到處挈以隨行,故蛇俯首待食,不暇傷人。子耳際已中蛇毒,出陽界見日則死。』因於
衣襟下出藥治之,示以歸路而別。」
10-02 黑柱 akoumedi
  紹興有個嚴某,入贅王家當女婿。
  有天嚴某回家,遇到岳父派人來告訴他妻子突然生病的消息,嚴某一得知消息,馬上
趕過去王家。
  那時天色昏黑,顏某點著燭火走在路上,看到一股像庭柱般的黑氣,時不時地遮住燭
光。
  燭火往東照則黑柱也往東遮,燭火往西照則黑柱也往西遮,黑柱好像是故意讓人看不
清前方的路,不讓人前進一樣。
  嚴某很害怕,於是就到附近認識的人家裡借一位僕人並再多帶二根燭火同行,然後黑
柱就漸漸消隱不見。
  到了妻子家,岳父出來迎接說:「你不是已經來很久了,怎麼會又從外面要進來?」
  嚴某說:「我根本還沒來過。」
  王家上下一片震驚,嚴某狂奔到妻子房間,看到床上有一個人牽著妻子的手,好像要
帶妻子一起走的樣子。
  嚴某急忙向前握住妻子的手,對方離開了,不過妻子也氣絕身亡了。
10-02 黑柱
  紹興嚴姓,為王氏贅婿。嚴歸家,岳翁遣人走報其妻急病,嚴奔視之。天已昏黑,秉
燭行路,見黑氣如庭柱一條,時遮其燭。燭東則黑柱亦東,燭西則黑柱亦西,攔截其路,
不容前往。嚴大駭,乃到相識家借一奴添二燭而行,黑柱漸隱不見。到妻家,岳翁迎出曰
:「婿來已久,何以又從外入?」嚴曰:「婿實未來。」舉家大驚,奔入妻房,見一人坐
牀上與其妻執手,若將同行者。嚴急向前握妻手,而其人始去,妻亦氣絕。
10-03 猴怪 akoumedi
  杭州有一個叫做周雲衢的舉人,他有一個女兒嫁給鹽商吳某的兒子。
  *孝廉: 明清兩代對舉人的稱呼。
  因為吳家住處比較小,所以就讓這對新人住在園子裡的書房。
  婚後三個月,周雲衢的女兒忽然得了一個怪病:剛開始心痛,接著腹部、背部也開始
疼痛,然後耳朵、眼睛、嘴巴、鼻子也都很痛,周雲衢的女兒痛得在地上哀號跳滾,旁人
都看得很不忍心。
  找遍所有的醫生來看過,都不知道是什麼病,只看到病人身上纏繞著黑、白二氣,好
像用繩帶綑綁住一樣。
  *繩帶: 用麻繩做的帶子。
  周雲衢和吳某請僧人、道士設齋壇,向神佛祈禱也通通無效,不得已之下,周雲衢只
好自己寫牒文向城隍神及關神告狀。
  過了半個月,城隍神及關神一點反應都沒有,周雲衢就又再寫一次牒文催辦。
  隔天,周雲衢、吳某、周雲衢的女兒、吳某的兒子通通都在白天昏倒,好像死掉一樣
,過了兩天才甦醒過來。
  家人問他們昏倒的事。
  據周雲衢所說:
   ▍「
   ▍   城隍神收到我的牒文後,就下令拘捕這個妖怪,不過妖怪一直拒捕不到。
   ▍  
   ▍   一直到第二次催辦的牒文送到關神處,關神批:『發溫元帥擒訊。』
▍ *溫元帥: 東岳十太保中的第一太保,兼任道教護法將神,
▍ 為著名馬趙溫關四大元帥之一,
▍ 而且還是真武大帝屬下三十六天將之一。
   ▍
   ▍   這才查到作祟的是一隻母猴,而黑、白二氣則是黑蛇和白蛇。
   ▍
   ▍   元至正七年,我女兒是達魯花赤余家的小婢女,有天正好撞見母猴和一隻
  ▍ 雄猴在園子裡偷取果實,小婢女丟擲石頭來驅逐猴子。
▍ *元至正: 至正(1341年-1370年)是元惠宗的第三個年號,
▍ 也是元朝的最後一個年號。
▍ *達魯花赤: 蒙語的音譯。元職官名。
   ▍
   ▍   結果雄猴跑出園子,剛好遇到獵人張信,被張信一箭斃命。
   ▍
   ▍   而雌猴嚇得逃跑到括蒼山中,從此在山裡修道。
   ▍
   ▍   如今獵人張信轉世為吳家的兒子,小婢女轉世為我女兒,所以母猴特地前
▍ 來報仇。
   ▍
   ▍   溫元帥問母猴:『妳既然有仇,為什麼早早不報而要等到四百年後才報?
   ▍ 』
   ▍
   ▍   母猴說:『那女人連續七世不是轉世為翰林,就是轉世為布政使、巡撫,
▍ 我根本沒辦法接近。一直到她前世,當官沒有做好事,被罰這世投胎為女子,
▍ 又剛好她嫁的人就是獵人,正好我兩個仇一起報。』
   ▍   *文學侍從之官: 翰林。
   ▍   *方伯: 明清之布政使均稱“方伯”。
   ▍   *中丞: 明清時用作對巡撫的稱呼。
   ▍   *無狀: 謂所行醜惡無善狀。
   ▍ 
   ▍   溫元帥問:『黑、白二氣怎麼來的?』
   ▍ 
   ▍   母猴說:『吳家園子裡的生物,被我牽涉進來的。』
   ▍ *牽帥: 帶領;引導。
   ▍
   ▍   溫元帥生氣地的說:『周女,前生當婢女,丟擲石頭來驅逐猴子,是她職
   ▍ 務份內所該做的;吳家的兒子,前生是獵人,獵人射殺猴子,也是人間稀鬆平
   ▍ 常的事。妳不向吳家的兒子報仇,而去找周女報仇,亂來阿妳,而且這些事和
   ▍ 園子裡那兩條蛇有什麼關係,要牠們這樣助紂為虐呢?』
   ▍
   ▍   溫元帥丟下一把劍,大喝:『先斬妖黨!』然後就看到差役送上兩顆蛇頭
   ▍ 給溫元帥檢驗。
   ▍   *皂衣人: 亦作“皁衣”。黑衣。
   ▍        秦漢時官員所著,後降為下級官吏的服裝。借指下吏。
   ▍
   ▍   溫元帥對母猴說:『妳的罪行應該判處死刑,但我看在妳修煉多年的份上
   ▍ ,修煉得頗有神通,即將修成正果,判妳死刑太過可惜。妳快點改過懺悔,治
   ▍ 好周女的病,我就赦免妳。』溫元帥一邊說,一邊詳細回覆給關帝。
   ▍   *斬: 古代死刑的一種。斬首或腰斬;殺。
   ▍
   ▍   母猴一臉猙獰不屈服,雙眼像閃電般地銳利,爪子不停地奮力向前揮舞,
   ▍ 好像要撲犯溫元帥的樣子。
   ▍
   ▍   此時,聽到空中傳來一個很大的聲音說:『伏魔大帝有令,妖猴不服,即
   ▍ 斬妖猴。』話說完,屋瓦上傳來瑯瑯的刀環聲響,母猴這才開始懼怕,磕頭認
   ▍ 罪。
   ▍
   ▍   溫元帥叫我女兒到公案下,命令母猴治病。
   ▍
   ▍   母猴從我女兒的眼睛、耳朵、嘴巴、鼻子中挑出十多根的橫刺、鐵針、竹
   ▍ 刺,我女兒的疼痛這才稍微解除了些,只剩下心痛還沒解除。
   ▍  
   ▍   母猴遲遲不肯醫治心痛,溫元帥又打算將母猴處以死刑。
   ▍
   ▍   母猴說:『周女的心痛很好治,但我有一個要求,要吳某答應我,我才要
   ▍ 替周女醫治。』
   ▍
   ▍   溫元帥問:『什麼要求?』
   ▍
   ▍   母猴說:『我喜歡吳某那個乾淨的園子,我要他將西首雲樓那三間打掃出
   ▍ 來,讓我居住。』吳某馬上答應。
   ▍
   ▍   母猴將手伸進我女兒的嘴巴,經過食道,往下伸到胸部附近,掏出一塊還
   ▍ 帶著縷縷血絲的小銅鏡,我女兒的病就馬上痊癒了。
   ▍
   ▍   之後溫元帥就下令吳氏父子帶我女兒回家,於是我們就都各自甦醒了。
   ▍」
  這是乾隆四十四年七月所發生的事。
  據吳某表示,溫元帥頭包襆巾、戴著紗帽,一副唐人打扮,長相像個溫和的讀書人,
白白的,有點鬍鬚,不像世間所畫的青面瞪目狀。母猴在神明面前衣著華麗,自稱「小仙
」。
10-03 猴怪
  杭州周雲衢孝廉,有女嫁鹽商吳某之子。吳以住屋頗窄,使居園中書舍。婚三月矣,
忽周女患奇疾:始而心痛,繼而腹背痛,繼而耳目口鼻無不痛者,哀號跳擲,人不忍見。
遍召醫士,莫名其病,但見白、黑氣二條纏女身,如繩帶捆縛之狀。雲衢與吳翁齋醮無效
,不得已,自為牒文投城隍神及關神處。半月未見靈應,又投文催之。果一日雲衢與其女
及婿俱白晝偃臥,若死去者,兩日而蘇。家人問之。據雲衢云:「城隍神得我牒文,即拘
此妖,妖抗不到。直至催牒再至關神處,神批:『發溫元帥擒訊。』訊得為祟者乃一雌猴
,其白、黑二氣則黑、白二蛇也。
  「元至正七年,猴與其雄偷果於達魯花赤余氏之園,其時女為余家小婢,撞見以石擲
之。雄走出,適遇獵戶張信,以箭斃之。雌猴驚逸,修道於括蒼山中。今獵戶張托生為吳
翁之子,婢托生為周氏之女,故來報仇。元帥問:『汝既有仇,何以不早報而必待至四百
年後耶?』猴云:『此女七世托生為文學侍從之官,或為方伯、中丞,故我不能相犯。因
其前世居官無狀,仍罰為女身,值逢所嫁之人又即獵戶,故我兩仇齊發。』問:『黑、白
二氣何來?』供稱:『吳園中物,被猴牽帥而至者。』元帥怒曰:『周女前生作婢,擲石
驅猴,是其職分所當為;吳某前生為獵戶,射殺一猴,亦人間常事。汝又不仇吳而仇其妻
,甚為悖亂,且與園中兩蛇何與,而助紂為虐耶?』擲劍喝曰:『先斬妖黨!』隨見皂衣
人取二蛇頭呈驗。
  「元帥謂猴曰:『汝罪亦宜斬,但念爾修煉多年,頗有神通,將成正果,斬汝可惜。
速改過悔罪,治好周女之病,我便赦汝。』一面詳復關帝。猴猙獰不服,兩目如電,奮爪
向前,似若撲犯元帥者。俄聞空中大聲曰:『伏魔大帝有令,妖猴不服,即斬妖猴。』言
畢,瓦上瑯瑯有刀環聲響,猴始懼,叩頭服罪。
  「元帥呼周女到案下,令猴治病。猴抉其眼耳口鼻中,所出橫刺、鐵針、竹十餘條,
女痛稍蘇,惟心痛未解。猴不肯治,元帥又欲斬猴。猴云:『女心易治,但我有所求,須
吳翁許我,我才替治。』問:『何求?』曰:『我愛吳園清潔,欲打掃西首雲樓三間,使
我居住。』吳翁許之。猴伸手女口,直到胸前,探出小銅鏡一方,猶帶血絲縷縷,女病旋
愈。元帥命吳氏父子領女回家,遂各甦醒。」
  此乾隆四十四年七月間事也。據吳翁云,溫元帥襆巾紗帽,如唐人服飾,貌溫然儒者
,白面微鬚,非若世間所畫青面瞪目狀。猴在神前裝束甚華,自稱「小仙」。
10-04 鞭屍 akoumedi
  桐城有一對好朋友,張某和徐某,要到江西做生意。
  中途到廣信,徐某就在店樓死掉了,張某就去市場要買棺材幫徐某入殮。
  棺材店老闆說二千文就賣。
  結果櫃台旁坐著的一個老人阻攔說必須四千文。
  價錢突然被哄抬,所以張某沒買到棺材,反而帶著一肚子氣回去店樓。
  當天晚上,張某上樓,屍體突然坐起撲向張某,張某很害怕,急忙下樓躲避。
  隔天清晨,張某又前往棺材店要買棺材,這次張某多加了一千文錢。
  棺材店老闆還沒發聲,之前作梗的老人就先在櫃台罵說:「雖然我不是老闆,不過在
地我號稱『坐山虎』,一定要給我二千錢,跟給老闆一樣的價錢,不然你拿不到棺材。」
  張某向來貧窮,四千錢對他而言是超過能力所及了,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先離開棺材
店,當張某在郊外徬徨著時,遇到一位白鬍鬚老公公,穿著藍色長袍,帶著親切笑容對他
說:「你要買棺材?」
  張某說:「對阿。」
  白鬍鬚老公公說:「你受坐山虎的氣?」
  張某說:「是阿。」
  白鬍鬚老公公手上拿著一條鞭子說:「這是當初伍子胥鞭楚平王屍體所使用的鞭子。
今晚屍體再坐起撲向你,你就拿這條鞭子鞭祂,然後你就可以買到棺材,解除你當前的難
關。」話說完便不見人影。
  張某回去後,一上樓,屍體又躍起。
  張某照著白鬍鬚老公公的話做,拿手上的鞭子鞭屍體,一鞭,屍體應鞭而倒。
  隔天,張某到店裡買棺材,老闆說:「昨晚坐山虎死掉了,我這裡的禍害已除,你可
以用二千文原價來把棺材抬回去了。」
  張某問坐山虎怎麼了,老闆說:「這老人姓洪,會妖法,可以役使鬼魅,他常常使用
妖法讓死屍撲人。有人來買棺材,他就在我店裡哄抬價格,強分一半的錢。這麼多年下來
,不少人都吃過他的虧。昨晚坐山虎不知道怎樣,突然暴斃。」
  於是張某告訴店老闆白鬍鬚老公公贈送鞭子的事,然後張某和店老闆跑去察看坐山虎
的屍體,果然有鞭痕。
  有人說:那個白鬍鬚、穿藍袍的老人,就是當地的土地神。
10-04 鞭屍
  桐城張、徐二友,貿易江西。行至廣信,徐卒於店樓,張入市買棺為殮。棺店主人索
價二千文,交易成矣。櫃旁坐一老人遮攔之,必須四千。張忿而歸。
  是夜,張上樓,屍起相撲,張大駭,急避下樓。次日清晨,又往買棺,加錢千文。棺
主人並無一言,而作梗之老人先在櫃上罵曰:「我雖不是主人,然此地我號『坐山虎』,
非送我二千錢,與主人一樣,棺不可得。」張素貧,力有不能,無可奈何,徬徨於野,又
一白鬚翁,著藍色袍,笑而迎曰:「汝買棺人耶?」曰:「然。」曰:「汝受坐山虎氣耶
?」曰:「是也。」白鬚翁手一鞭曰:「此伍子胥鞭楚平王屍鞭也。今晚屍起相撲,汝持
此鞭之,則棺得而大難解矣。」言畢不見。張歸,上樓,屍又躍起。如其言,應鞭而倒。
  次日,赴店買棺,店主人曰:「昨夜坐山虎死矣,我一方之害除矣,汝仍以二千文原
價來抬棺可也。」問其故,主人曰:「此老姓洪,有妖法,能役使鬼魅,慣遣死屍撲人。
人死買棺,彼又在我店居奇,強分半價。如是多年,受累者眾。昨夜暴死,未知何病。」
張乃告以白鬚翁贈鞭之事,二人急往視之,老人屍上果有鞭痕。或曰:白鬚而著藍袍者,
此方土地神也。
10-05 梁朝古塚 akoumedi
  淮徐道官署位於宿遷城中。
*淮徐道: 清代官名,康熙十五年(1676)置,駐徐州,領徐州(徐州府);
       雍正十年(1732)移駐宿遷縣。
  *宿遷: 位於中國江蘇省北部。
   
  宿遷是個很有名的古戰場,過去發生過無數的戰役,而且還有很多妖怪。
  *兵燹: 因戰亂而造成的焚燒破壞等災害。
  康熙年間,某任淮徐道升職為浙江臬司,離開時留下一位朱師爺在官署,等待下一任
淮徐道交接事務。
  *幕友: 明清時地方軍政官署中協助辦理文案、刑名、錢穀等事務的人員,
相當於古之幕僚、幕賓。
因無官職,且由長官私人延聘,視之如友,故稱“幕友”,俗稱“師爺”。
  此時,官署內一片空蕩蕩,但每天晚上,都會聽到人群吵雜聲。
  有一天晚上,中庭槐樹下聚集了很多人不知道在講些什麼。
  朱師爺在自己房間的窗戶縫隙偷偷窺看著,看到中庭好多人,臉孔看不大清楚,大部
分的穿著打扮都很奇特古樸。
  一名戴黑色頭巾的白衣少年倚靠著柱子凝思,沒加入其他人的討論。
  有人說:「陸郎,這樣美好的景色,為何你獨自在一旁惆悵?」
  少年回答說:「暴露屍骸的事快要發生了,沒辦法不憂愁。」話說完,大家都嘆息。
  有個長鬍鬚、戴高帽的人出來說:「陸郎不用憂慮,這個衰事我會先遇到,幸虧我們
的老朋友在這裡,他到時會庇護我們的。」
  接著朗聲吟誦:「寂寞千餘歲,高槐西復東。春風寒白骨,高義望朱公。」
  少年舉手答謝說:「希望朱公多多照顧。」
  然後那群人就又開始交談,好像都在講北魏、齊、梁時候的事。
  不久,附近的雞開始啼叫,這群人一下子就解散了。
  然後朱師爺就上床睡覺了。
  過了幾天,新官孫某來上任交接。
  交接完,朱師爺就匆匆跑出官署,要找船到浙江繼續上班。
  忽然有個差役叫住朱師爺,告訴他老闆的現況:「某某到金陵見過督院後,就接到湖
北、湖南一帶傳來他父親死掉的消息,所以他沒有到浙西上任,他直接回家了。先生你可
以不用這麼趕,看你要去哪裡都可以了。」
  *東君: 猶東家。對主人的尊稱。
  *丁外艱: 即丁父憂,遭逢父親喪事。
  之後,朱師爺聽說新任淮徐道孫公的官署中有一個師爺得了急病死掉,於是朱師爺就
拜託宿遷縣令幫忙推薦讚揚一下他,好應徵到這份職缺。
  宿遷縣令一說,孫公就答應了。
  隨後,朱師爺攜帶行李進入官署。
  這時候,官署中原本師爺們居住的房間,已經改成客房,而師爺們居住的房間則移到
別的地方。
  官署中公務繁忙,朱師爺便漸漸忘記那天夜晚的事。
  孫公新上任,大肆整修官署,有一天,孫公和朱師爺在閒坐時,僕人過來報告:「剛
剛開挖前池,挖到一座石碑,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
  *閒坐: 閒暇時坐著沒事做。
  *家人: 舊稱僕人。
  孫公拉朱師爺一同前往察看,看到石碑上寫著「梁散騎侍郎張公之墓」,而且剛好就
在兩棵槐樹的中央。
  朱師爺突然記起那天夜晚的事,馬上全力勸止孫公不要開挖,並告訴他那天夜晚的事
,朱師爺說:「應該還有一個墓。」
  話還沒說完,正在開挖的工人就說:「又挖到一具駭骨了。」
  *荷鍤: 鐵鍬
  孫公這才相信朱師爺不是隨便說說的,於是命令工人將前池回填並加工掩平回去,池
子不做任何變動。
  一開始挖到的石碑就是長鬍鬚、戴高帽之人的墳墓;而後來挖到的,就是黑頭巾少年
的骨骸。
10-05 梁朝古塚           
  淮徐道署,在宿遷城中。宿,故百戰地,是處皆兵燹之餘,署中多怪。康熙中,有某
道升浙江臬司,臨去留一朱姓幕友在署,俟後官交代。衙署曠蕩,每夕,人語嘩然。又一
夕,月下聞語者聚中庭槐樹下。朱於窗隙窺之,見庭中人甚多,面目不甚了了,大率衣冠
奇古。一少年烏巾白衣椅柱凝思,不共諸人酬答。諸人呼曰:「陸郎,如此風月,何獨惆
悵?」少年答曰:「暴骸之事近矣,不能無愁。」語畢,諸人皆為咨嗟。有長髯高冠者出
曰:「郎勿慮,此厄我先當之,賴有平生故人在此,自能相庇。」朗吟云:「寂寞千餘歲
,高槐西復東。春風寒白骨,高義望朱公。」少年舉手謝曰:「當年受德至深,不圖枯朽
之餘,猶叨仁庇。」因復共談,似皆北魏、齊、梁時事。既而鄰雞遠唱,諸人倏然散矣。
朱膽壯,安寢如故。
  閱數日,新官孫某來受交代。朱生匆匆出署,將覓船赴浙。忽差役寄東君札來止之曰
:「某到金陵見督院後,接楚中訃音,已丁外艱,不赴浙西新任,竟歸矣。先生行止,自
定可也。」朱遂稍停。聞新任淮徐道孫公署中一友得急疾殂,乃托宿遷令某薦揚。一說而
就。隨攜行李入署。時將署中舊住之屋改作客座,另置諸友於他所。幕中公務甚繁,朱不
復憶前事。
  孫公新來,大修衙署,一日,與朱閒坐,家人走報云:「適開前池,得一石碑,不知
何代物?」孫公拉朱同往觀之,見碑上書「梁散騎侍郎張公之墓」,正當兩槐之間。朱恍
憶前月下事,力為勸止,並述所見,云:「當更有一墓。」言未終,而荷鍤者云:「又得
駭骨一具。」孫始信其說非妄,命工人仍加工掩平如舊,池不改作矣。蓋前碑乃長髯高冠
之墓;而後所得,烏巾少年之骨也。
作者: Vicente (不然呢???)   2011-09-10 06:51:00
push
作者: lingray (美好的時光,為我停留)   2011-09-10 08:12:00
最後一個怎麼沒翻譯@@
作者: tony6514 (月華雨紛飛)   2011-09-10 13:01:00
推推~
作者: yeshe (最好的時代 最爛的媒體)   2011-09-10 15:52:00
推~
作者: RedCross (左旋蝸牛)   2011-09-10 22:51:00
作者: holybless (D.)   2011-09-10 23:17:00
土地公有密秘武器!
作者: polomi (POLOMI)   2011-09-11 00:10:00
推推
作者: apin0128 (阿品)   2011-09-11 01:48:00
邛崍 今屬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
作者: qbeagle (米格魯)   2011-09-11 10:22:00
PUSH
作者: moonruru (閉關中)   2011-09-11 13:12:00
推~~~禹王碑好神
作者: sayaka10 (娃娃)   2011-09-11 23:09:00
小時候聽司馬中原也有講到鞭屍那篇 超懷念的~
作者: tdrider (雲淡風清)   2011-09-12 01:49:00
推!!!!!!
作者: Hyacinth0 ( )   2011-09-15 21:36:00
作者: ZZGUNDAM (逆境)   2011-09-20 00:46:00
作者: pork (清夢繚亂憶孤獨)   2011-09-24 17:42:00
最威的應該是伍子胥,他當年用的普通東西變神器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