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obedobedo (DoBe)》之銘言:
: 原原PO的狀況其實有兩大爭論點:
: 1. 體罰是否適當
: 2. 在孩子面前的教養不同步 + 發神經
: 先從第一點來說,已經有滿多證據提過體罰的長期結果,所以滿意外是很多我們以為已經
: 是常識的東西都還是會有人想要挑戰(地平說者?)
: 在2025年,拿出實際論述討論往往只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
: 但既然要講科學,該引經據典的還是免不了
解讀還是很重要的
: 我們先看早一點的研究。Durrant and Ensom (2012)[1] 回顧了20年間 (1990-2010年代
: ) 孩童體罰與發展的研究以及社會對孩童體罰的觀點。研究指出在體罰與攻擊性不僅僅是
: 高度正相關,而是呈現因果關係。此外,長期追踪研究顯示體罰對於兒童的學習能力、規
: 矩建立並無顯著益處。相反,體罰與青少年和成人後的一系列心理康問題有關,包括憂鬱
: 、焦慮、絕望感,且神經醫學影像也顯示大腦灰質體積減少以及多巴胺能區域發生變化。
: 有人提到體罰與家暴是兩回事,但在1998及2003年的統計發現,75%的兒童身體虐待發生
: 在體罰期間。社會對體罰的認知也從90年代的普遍接受到2010年代開始意識到體罰相當於
: 對身童施加暴力。所以板上認為體罰屬於正當管教的各位,你們的觀念其實在上個世紀算
: 是主流。
75%兒童身體虐待發生在體罰期間
完全不能解釋成體罰就會發生虐待
他可以成為為了避免這75% 而在政策上或推廣上去做禁止
但無法解釋只要體罰必然發生虐待
75%的兒童虐待發生在體罰期間
但幾%的體罰最終屬於虐待???? 文獻沒說
: 那近期一點的研究呢?Heilmann et al. (2021)[2] 從3855篇研究報告中鎖定了69項研究
: 進行審視,在所有的研究樣本中,59%的受體罰兒童長期追踪顯示顯著的負面影響,包括
: 較低的認知能力、憂鬱、反社會傾向,且考慮地域、性別、教養方式及族裔後,其負面影
: 響依舊顯著,且壓力荷爾蒙也是顯著增加。
因為每個人的適應性、條件狀況不同
所以是59% 而不是100%
有趣的是,部分人宣揚的感覺幾乎就是100%了
另外, 該篇文獻或是說 這系列中許多篇文獻
實際上都沒有實驗, 而是把舊文獻的數字拿出來整理一下發表一篇新的。
要這類文獻真的去解釋 如何定義適度的體罰,
或是細緻說明剩下的41%是什麼情況, 完全沒可能
: 此研究與 Durrant 的回顧報告一致發現體罰
: 與外顯負面行為在排除各項變因後皆為因果關係,而非單純正向關。負面影響呈度與體罰
: 頻率高度正相關,且長期正向影響率為0%。同樣的,受體罰的兒童受到其他不當對待的風
: 險也是顯著增加,意味著常受體罰的兒童家庭本身就有較高的家暴風險。
: 所以研究已證實體罰基本上沒有什麼長期的益處,可以說是種弊大於利的管教方式,這已
體罰的方式很重要,文獻中這邊提到的論點是
因為75%的虐待發生在體罰期間、
出生 "一年內的嬰兒" 如果被打屁股則其受傷需要醫療處裡的機率是未被打屁股的2.3倍
邏輯大概是這樣 : 因為上述等等的數據, 推廣全面性的禁止得以避免虐待情形發生。
這在所謂"主流" 與大範圍推廣上, 沒有問題。
但對於個案,卻不一定適用。
而我們現在探討的其實是單一板友分享的個案, 而不是範圍性的。
至少拉, 孩子"不是剛出生一年內的嬰兒"。
另外這對我來說與其說研究 (? 真的有研究嗎, 我是指狹義的那種硬派研究)
還更像本篇文PO 引經據典然後發表意見, 只不過人家資料查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