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不想生但一直被催生

作者: tommy0520 (子辰)   2024-05-13 09:15:54
其實你和長輩就是價值觀不同
且這樣的價值觀沒有交集無法取得共識
這時候雙方都只能表達自己的立場
然後要另一方接受
這樣只會讓關係產生壓力、衝突與嫌隙而已
以下原則與解法你可以嘗試看看
當然我不敢說這是最好的解法
一、『談論時不要將自己真實的想法(底牌)表現出來』
你可以跟長輩表達你們想生,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長輩詢問時(給你們壓力時)
就將相關資料貼給他們,例如自然受孕沒有那麼容易之類的
至於你們是否有給醫生諮詢、是否有認真做功課
實際情況你們小倆口自己清楚就好
前一兩年我相信這衝突不會立刻消失
長輩的『關心』會層出不窮
你只要說你有看過醫生、也有調整生活型態就好
至於你們是否有給醫生諮詢、是否有早睡早起
你和你先生小倆口自己清楚就好
幾年後我相信通情達理的人應該也不會再『關心』下去了
簡言之,你不要一開始就像對方攤牌,告訴對方你和對方的想法是相反的
人只能看到行為與結果,態度這東西自由心證,只能臆測、各說各話
這是你原本想表達的立場
『我找不到生小孩的理由、我沒有能力帶好他,所以我不打算生小孩』
這樣的表達,顯示出你的難處是別人是可以協助的
長輩說他們來負責帶你就反駁不下去了
你應該將難處包裝成『不可抗力』別人無法協助,比方說
『我們有生小孩的想法,我們也有做專業諮詢,但是就順其自然,不走人工受孕』
這樣的表達,你們的難處就變成是『無形的壓力』,別人也無法協助
甚至該這麼說,長輩也開始會擔心『詢問、關心』變成是你們壓力的來源
久而久之這件事就會不了了之了
所以,你一樣達到了『不生小孩』的目的,在長輩面前也做到了『表面』
但是你卻避開了不需要的衝突
當然長輩還是會有遺憾、你也會有無法滿足別人期待的遺憾
要怎麼在『個人』、『他人』、『團體』間取得平衡
取得共識後要怎麼與『個人期待與共識的差異』要如何調適
那是另一個更需要花時間討論的議題了
二、『是不是不生小孩,就不該結婚呢?』
其實這問題的答案很間單,當然是要結
1.若是配偶本人或是公婆有事需要你在旁照顧
你可以請家庭照護假或是侍親假,而不是只有事病假可以請
2.醫療上你們不是『關係人』、而是『親屬』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要提倡婚姻平權的主要原因
加油~!!
※ 引述《Tehran (最好的時光)》之銘言:
: 寫在前面,
: 不同意記者抄文或引用。
: 我和先生年過30,結婚兩年多。
: 交往以來,他是堅持不生派,
: 我們也達成共識,日常相處和樂幸福。
: 在這之前,
: 我媽不時明示暗示我,
: 孩子有多可愛、
: 有孩子的家庭如何完整,
: 生命如何充實甜蜜,
: 我其實都沒有正面回應,
: 也沒有明確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 或許是因為她從來沒有問過我,
: 「想不想生小孩」,
: 而是不斷的關心:
: 我的年齡真的「該生了」。
: 而我為了避免衝突,
: 其實也沒有要做任何更詳細的解釋,
: 直到今年。
: 我媽私下提起兩次,
: 問我什麼時候要生,
: 並再度強調我真的不年輕了。
: 這次,我直接跟她說:
: 「我沒有要生。這是我們共同的決定。」
: 果不其然,
: 我媽一臉震驚,呆了幾秒沈默不語,
: 隨即才吞吞吐吐的問我為什麼。
: 在我表示「我找不到生小孩的動機」時,
: 她跟我說:
: 「就算是為了公婆,你也該這麼做」
: 「真的不用多,只要生一個就好了」
: 「以後你們老了怎麼辦,會很無趣」
: 她慷慨激昂的說了一大堆,
: 但我還是不理解:
: 現下這麼好,
: 我覺得滿足,
: 又為什麼要做出改變。
: 今日母親節,
: 按照往例,
: 我們都會和我媽一起吃飯。
: 就在餐廳即將打烊之際,
: 我媽又再度提起這件事。
: 這一次,
: 她在我們兩人面前直接說:
: 「你們是不是身體有狀況(所以才不能生?)」
: 隨即接著說:
: 「我先說清楚,以後我沒辦法帶小孩」
: 「但你們不要因為這個原因就不敢生」
: 「有小孩之後,
: 就有人跟你們一起過母親節和父親節。
: 這不是很好嗎?就像今天的我一樣。」
: 「你公婆不好意思跟你說,
: 但他們一定很想要孫子,就像我一樣。」
: 其實,我知道我媽沒有惡意,
: 我也不會把這番話當成情勒。
: 但為什麼,
: 不生小孩需要解釋「為什麼」,
: 好像沒有解釋就是一種不孝。
: 但其實我就算解釋了,
: 好像還是讓他們受傷。
: 抱持兩人相伴到老的覺悟,
: 我開始規劃沒有孩子的晚年。
: 而這條路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
: 我不知道。
: 但身旁的人似乎比我們更焦慮,
: 我先生今天也悠悠的說了一句:
: 「是不是不生,就不該結婚呢?」
: 有感而發的母親節。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