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孝親費的問題

作者: medama ( )   2020-09-10 14:59:22
我覺得真的很扯耶
假設老公碩士班畢業當完兵25歲出來工作,父母25歲生他
那父母親再活也差不多只剩30幾年了
每年15000*12*30=540萬
栽培一個孩子從小到大花的錢應該不止這個數字吧?
如果今天老公薪水還是跟剛出社會時一樣是45K又要養小家庭付房貸,
要求減少孝親費還有道理
但依你內文和推文所說,老公薪水保守估計至少150萬以上,
每個月只不過提撥百分之一的年薪給父母也不行?
繳給政府的稅金應該都超過這個數字了吧?
而且如果老公計較父母疼弟弟 老婆幫他抱不平還有道理
今天如你所說老公似乎也並不計較多付出
那應該也輪不到你計較吧?
如果今天你是覺得老公賺得多存得少錢不知道花到哪去
應該請你老公好好記帳
而不是計較區區15000孝親費
或是一支手機
畢竟你也說「他的年薪買支Iphone11 pro max完全不是問題」
怎麼會有你說的「娘家資源變相流向婆家的感覺」?
※ 引述《diffy (迪菲)》之銘言: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YES/NO
: 上週碰到錢的問題 和老公談過後找到了解決方向
: 但還是有種莫名的感覺縈繞在心久久不去
: 老公和他弟弟差三歲 都成家且出社會一段時間了
: 婆婆自老公一出社會第一個月起 月薪45k時 要求他開始每月給家裡15k孝親費
: 家裡全棟換冷氣等各種家庭支出也多由老公負擔
: 弟弟老婆當時還在做保險業務 所以請老公幫她做業績 買了6年儲蓄險 每年須繳1/3年薪
: 後來我們結婚買房時他身上是零存款、背著年薪1/2的車貸的狀況
: 所以本來預計頭期由我跟娘家出(1:1:1,我出1 ,娘家贊助1,借我1) 登記我名字 貸款我付
: 但公婆們說 他們會借我們 跟娘家借我們一樣的金額
: (所以變1:1:1:1、我3他1,需各自還雙方家長1)
: 然後依照比例讓老公記名
: 我們的房貸也因此壓得很低
: 到這裡都還沒什麼問題
: 直到這陣子開始裝潢買傢俱 我發現湊不出裝潢費了 才開始認真檢視老公的財務狀況
: 經計算 他其實一年扣掉保險、月繳車貸、孝親費等必須支出只剩下約25萬可以使用
: 我的部分則剩下約60萬 因為車全額繳清 零孝親 夫妻機乎一起吃娘家/公司等讓我省下很多錢
: 只是他的薪水大概是我的近3倍
: 上週事情的起因是婆婆手機舊了 希望能換新的大螢幕iphone
: 所以他就抽空帶著婆婆去買了 Iphone11 pro max
: 因為手機費率高 所以就讓媽媽維持低費率然後買空機給她
: 一開始覺得沒問題 他的年薪買支手機完全不是問題
: 但因為裝潢費的關係 我了解並算完他的年支出後就憤怒了
: 一樣是兒子
: 出社會五年至今都不用繳孝親 vs 持續支出家用
: 買房爸媽出 讓弟弟慢慢還vs房貸自己背 孝親要持續 跟欠爸媽的錢是分開計算的
: 偶爾回家給媽媽看很棒vs 時不時上供很棒
: 弟弟打拼早十晚十很辛苦 要全力支援他們存錢 vs 日夜顛倒爆肝但被認為是可以做到退休的穩定工作
: 為什麼一樣是兒子
: 卻會被這樣差別待遇?
: 老公認真工作賺錢到我看了都心疼
: 工時遠比弟弟長的多 環境也不健康得多
: 他想買台大螢幕電視來享受
: 也因為裝潢費嚴重不足而擱置
: 為什麼公婆反而覺得他很有餘裕?
: 一樣欠父母 弟弟能年還60萬左右
: 我們則要孝親跟還款分開付
: 不悅的感覺有心疼老公
: 也有娘家資源變相流向婆家的感覺
: 雖然我父母一直說不要去算對方的孝親費
: 但當無紀錄的孝親費支出嚴重影響了我的家庭時
: 也不可能放任可能會有的小家庭金流破洞出現而不止血
: 因為真的出事了 會也願意補這個洞的一定是我父母...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