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婚姻美滿之道為何!? 不錯觀點供參考!!

作者: wugilin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滿願)   2015-11-01 01:51:37
幸福美滿的婚姻是世間男女都共同嚮往與追求的,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
是佛教的法師 用佛法的觀點來說明婚姻美滿之道,看完覺得很不錯
在此和大家分享!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轉錄]婚姻美滿之道(最好的夫妻關係)是什麼? ~大願法師~
婚姻美滿之道包含了三個步驟,也就是三個方面:接受自己具備自信,優化生命,生命覺
醒。
【一、接受自己!具備自信心】
首先我們說要能真正願意接受自己,具備自信心,就得先淨化業力,因業力往往會使夫妻
在一起的時候互相討厭,互相折磨,甚
至於尋死覓活,而分開的時候又互相思念,互相牽掛,甚至於如癡如狂,糾纏不
清。佛說:“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極樂,或者說:“念不一不生極樂”。
當一個人有很多的願望,且到處去求神問仙,希望各路神仙能夠保佑自己心想事
成,就表示他內心裡面無法接受現在的自已,他總是在否定自己,他沒有自信。
一個沒有自信的人,他不能夠顯露自己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大美,不能與自己內
在源源不絕的靈性能量相連接,就像水面的浮萍一樣沒有根,這樣的人又怎麼會
成功呢?
同樣的,當一個人逃避長大,希望能夠找到另外一個人對自己負責任,給自己做
依靠,當你以為你找到了,並且打算結婚,你以為這是家庭幸福的開始,其實恰
恰相反,這是災難的開始,為什麼?
因為你不能夠完整地接受自己,你缺乏自信。而你沒有自信,就必定一直心懷恐
懼,你總是會害怕你的伴侶突然在哪一天會飛走。然後你就一定會死死地抓住他,
就會懷有一種強烈的控制欲,而那個被控制的人,他一定會不自在,想逃離。
所以說婚姻有七年之癢,為什麼呢?可能開始那一兩年沒事,你怎麼樣控制他,
他都覺得你對他很有感情,所以他願意忍受,但是久了他一定會想逃跑。
由此人世間的種種悲歡離合就不斷地上演了,這也就是佛法所說的惑、業、苦。
當初在一起認識打算結婚,本來就是雙方都很迷惑,因為大家內在都沒有覺醒,
只是業力牽纏而已,吵架的時候,兩個人都退化成為不可理喻的小孩,不斷地造
業,當然就招感苦果了,因為迷惑所以造業,因為造業所以感苦果。
曾經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錯誤說法,認為夫妻是靈魂伴侶,是一個圓,後來這個圓
破開了,就分裂成為兩個半圓,歷經千百世的輪回,生生世世都在尋覓那個失落
的另一半,當尚未找到生命之中的靈魂伴侶的時候,他的心永遠就有一個孤獨無
盡的深淵。
很多人很相信這個說法,據說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是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但
是其實這個是錯誤的說法,根本就沒有什麼靈魂伴侶。
每一個人都是完整的,每一個人的自性都是圓滿的,每個人皆可成佛。所以淨化
業力就是要在每一個因緣裡面來照亮自己內心的盲點,改變對於婚姻的期望和觀
點,沒有什麼人可以對你負責,你只能夠對自己負責,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
的因果負責。
【二、優化生命】
第二點當然就是優化生命,因為每個人都有盲點,都有執著,而且自己往往難以
看得到,所以需要找另外一個人來幫助自己,提醒自己,我們難以靠自己來突破
這種執著,來實現生命的蛻變,實現生命的成長,那麼我們就需要借伴侶來返照
自己。
婚姻其實就是讓我們看透自己的盲目和缺陷,夫妻吵架的時候往往會成為不可理
喻的小孩子,這個時候平時不容易覺察的,隱藏很深的無明習氣都會暴露出來,
這個時候如果能夠迴光返照,正是脫胎換骨的起點。
因此,婚姻美滿之道不是向外去依靠別人,而是向內照亮自己的心,婚姻美滿就
會感到心靈的自由,而不是束縛;婚姻美滿就會有覺照和欣賞,而不是抱有成見;
婚姻美滿就會輕鬆愉快,而不是猶如帶上枷鎖。並且父母婚姻美滿,自然兒女都
會身心靈健康。
現在很多家裡面小孩子現在很多家裡面小孩子有問題,但是追溯起來,往往是父
母的婚姻關係曾經出現過有問題,或者現在有了問題,孩子就成為了父母的受害
者。中國文化中認為,父親有很好的涵養、智慧、慈悲,叫做天清,母親也能夠
在婚姻關係之中優化生命,叫做地寧,天清地寧,家裡就出神童。
如果父親在家裡面亂發脾氣,性情暴躁,把在單位、公司裡面所承受的挫折打擊,
在家裡面爆發出來的話,就叫天翻;如果母親在家裡面控制欲很強,特別霸道,
就叫地覆,天翻地覆,家裡就出神經。
所以如果家裡面小孩子不正常,往往可以追溯到父母的婚姻關係曾經有過大裂縫,
或者現在也不和諧。
【三、生命覺醒】
婚姻美滿之道的第三步是生命覺醒。夫妻感情的前端是友情,後端是親情,婚姻
美滿的夫妻在不斷地淨化業力、優化生命,經營好家庭,為孩子撐起一片天地的
過程之中能夠不斷地照亮自己內心的盲點,內心越來越柔軟、慈悲、智慧,越來
越順乎天性,與天性相應,與佛性相應,不會去矯揉造作,不會帶上假面具,不
會去有控制欲。
這個時候夫妻之間就變成親情,成為菩提眷屬,如果自始至終都能夠保持這種天
性,那就是成賢成聖,就是生命的覺醒。
由此可見,不懂得婚姻美滿之道的無明夫妻,組建家庭對他們來說不是幸福,是
一種懲罰和災難。每一天都活在惑、業、苦的漩渦之中,迷惑造業,造業受苦,
每一天都活在地獄之中,曾經的山盟海誓現在變成了咬牙切齒,痛不欲生,並且
還會使每一位家庭成員都猶如活在地獄的煎熬之中,讓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想方設
法地迅速逃離。
有一些問題小孩,還沒完全成年就到外面去鬼混,為什麼?家庭殘缺。而且,由
這種家庭殘缺的環境之中逃離出來的小孩子,由於他從小就得不到父母親完整的
關愛,所以當他們組建家庭的時候往往更難走出惑、業、苦的悲劇,因為內心裡
面的烙印太深了,就猶如中了惡魔的詛咒一樣,所以其實不單單是害自己,更是
害了後代,也是害了父母。
而懂得婚姻美滿之道的夫妻就能夠將惑、業、苦的輪回轉換成為見、行、果的修
行之路,轉換為生命覺醒的甘露,婚姻美滿的見地是優化生命,結為夫妻,不僅
僅是為了滿足情欲,也不僅僅是為了創造新的生命,更是為了互相照亮。
凡夫很難看到自己的執著和盲點,那麼這些內心的執著根深蒂固,不容易改變,
當我們抱著一種執著,抱著一種固定的僵化的思惟方式去面對這個刹那變化的世
界的時候,自然就要受苦、碰壁。
不管你修行或者不修行,如果你違背宇宙普遍性的規律和原則的話,你修行不能
成就,世間的事業也不能成就。佛陀是由於完全地瞭解了、領悟了、證得了宇宙
普遍性的原則,並且按照這些原則去生活,去幫助一切眾生喚醒靈性生命,因此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達到了圓滿成佛的境地。
世間的人總會去想,哪一天突然他(她)能夠找到一個白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
這都是癡心妄想。結為夫妻的出發點就是為了借助伴侶來優化生命,而美滿的婚
姻伴侶一定是我們自己在內在成長的道路上相逢、相遇、相知的,而不是向外尋
找攀緣而得到的。有一些淺薄之徒往往會憑對方的美貌、財富、地位而選擇伴侶,
以為撿到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其實往往是掉入了萬劫不復的陷阱。
猶太民族第二聖典就是《塔木德》。《塔木德》裡面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公主
接受一位拉比的教導,這個拉比是猶太民族猶太教的神職人員,也是知識非常淵
博的智者,但是由於這個拉比相貌醜陋,遭到了公主的輕慢。
拉比並不動怒,他微笑著對公主說:“公主啊,皇宮裡面最好的美酒是用什麼容
器裝的呢”?公主覺得很奇怪,拉比怎麼會問這麼幼稚的問題,她就回答說:“當
然是普通的酒罈子”。這個拉比就說:“我建議這麼好的美酒一定要用黃金的器
皿來裝,以彰顯美酒的尊貴。”公主很高興地接受了。
但是幾天以後災禍出現了,國王要用最好的美酒待客,突然他發現這些酒的味道
都變得非常非常差,國王勃然大怒,下令追查,發現原來是公主指揮人把那些美
酒全部倒到黃金的器皿裡面,所以酒變壞了,當然就責罰了公主。
公主很生氣地去找那個拉比,並且質問他,為什麼要陷害她,拉比微笑著說:“珍
貴的東西往往都是收藏在普通的容器裡。”所以不要以貌取人。
那麼婚姻美滿之道的行持呢?我們講了見地,接下來就是講行持。行持就是淨化
業力,懂得婚姻美滿之道的夫妻並非永遠不吵架,不是說你學佛了,夫妻之間就
不吵架了,可能嗎?你懂得禪的智慧了,夫妻間不吵架了,可能嗎?不是,不可
能的。
其實重要的不是吵架或者不吵架,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對方看清楚每一個現象背後
的執著是什麼?當我們被自己的伴侶激怒、內心很不高興的時候,你不要到外在
去挑對方的毛病,你要想,為什麼他的這句話、他的這個行為會刺痛我的心呢?
為什麼這個現象會刺痛我的心呢?
不開心的背後一定有你以前沒有覺察到的執著,凡夫的心裡面有種種的執著,每
一種執著都會呈現一種現象,我們心裡面就像有無數條線,每一條線都連著一種
現象,唯有你鬆開這條繩子這個現象才會消失,或離開。同樣的,唯有你照亮這
種執著,照亮你內心的習氣,這個現象才不會讓你不高興,你才能夠如如不動。
因此,伴侶不是幫你看到一個現象就去處理一個現象,如果他一直幫你解決現象,
沒有用,現象會層出不窮。要幫你看清現象背後的執著,才能夠幫助你,啟發你。
甚至他(她)用尖銳的語言來啟發你,你為什麼會不高興,你不高興背後的執著
是什麼?這樣你才能成長、優化生命。只有放下了執著,業力招感的現象才會消
失,這是真正徹底地淨化業力的方法。
就像這個世間充滿了荊棘,充滿了坎坷不平,你的伴侶不可能幫你平掉這個世界,
然後你才去走路,他只要給你買一雙鞋子就好了。同樣的,你只要照亮你的心就
好了,而不是讓他去幫助你解決種種的困境。
這個世間的痛苦可以分為兩類,無意義的痛苦和有意義的痛苦。無明的夫妻經常
打架、吵架,這個是無意義的痛苦,因為雙方都會陷入到更深的執著,都會陷入
到更深的地獄。智慧的夫妻雖然吵架,但是能夠由此而促進彼此的覺醒,放下成
見和執著,所以這是有意義的痛苦。會收穫婚姻美滿之道的果實,收穫生命的覺
醒。
原文出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2f04ed0102w2q8.html
[補充個人心得]感謝熱心網友提醒
這篇文章是我之前偶然間看到了 覺得內容很有道理 很不錯 故轉來和大家分享!
世間男女都希望有個幸福圓滿的婚姻家庭生活!! 但是這個世界上幸福圓滿婚姻卻少見!!
故為何許多人當初在婚前愛的要死要活,決定結婚後,婚後生活卻充滿摩擦和不幸!?
為何很多男女當初在交往時 和 婚前會看走眼!? 這就值得大家去思考關注了!!
但其實這跟佛家的因果業力有關,這是事實 不過許多人不能接受這種說法,還很反感業
力說!這就很無奈了!! 故我在一開始的文章做了點修改.也不影響原文的意思!!
很多人都認為 呀這個法師又沒結過婚 憑甚麼能夠來教大家婚姻如何圓滿!?
但是 這是因為佛法比較特別 佛法不離世間法 也是最圓滿的世間法解藥!
佛陀的教義可以看透人世間所有的問題、困擾,故真正有開悟修維的法師就算沒有結過婚
也可以看透世間婚姻不幸福的問題所在 而給予中肯的建議!!
我相信這位法師已經遇到很多信徒夫妻來請教他如何改善夫妻關係的相關問題了!
故也很有經驗可以知道世間男女的夫妻關係問題大抵是那些 故可以算是婚姻諮商專家
也不為過吧....
重點是 文章裏面分析的道理 和方法 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嘛!!?
如果大家都按照他文章內容的說法去思考體悟 去執行 婚姻關係卻還無法有任何改善!!
那麼我們可以說這位法師的文章內容是狗屁 是毫無用處 自我感覺良好的話語..@@
但是 大家都還沒有真正去觀看和思考文章內容的意思 並且親身去落實體驗...
也都還沒有產生任何結果出來 怎麼就可以隨意批評法師的這篇文章內容無效呢!!??
要知道真正的佛法是生命教育不是宗教!!不是社會上見到的許多騙財騙色走偏的"佛教"呀
!
故 不要看到黑影就開槍呀..不要看到和"佛"教有關就反感&批評..希望大家能夠了解這點
!!
也很高興有不少網友很認同這篇文章內容的觀點!! 可見還是有不少人是覺得受用的!!
我相信這些網友不管已婚或未婚,爾後他們的婚姻生活 一定是會愈來愈好&趨向圓滿的!!
感恩合十!!
作者: sincery (123)   2015-11-01 03:44:00
好文
作者: eva19452002 (^^)   2015-11-01 09:44:00
沒結婚的人在講最好的夫妻關係?
作者: TvT0423 (我)   2015-11-01 09:54:00
第一點我還以為是某禪,業力引爆嗎,哈哈
作者: sunny18   2015-11-01 11:37:00
其實蠻中肯的修行在生活中
作者: happysad (永夜)   2015-11-01 12:33:00
我看到業力就左轉了
作者: YueHun (YueHun)   2015-11-01 14:01:00
看到業力瞬間下拉...看到二樓留言大笑XD
作者: chachayu (tama)   2015-11-01 15:07:00
落落長 小心淪為碎唸老人 被恨一輩子
作者: sai0613 (賽嗓)   2015-11-01 17:05:00
先去結個婚再來說教啦 。我是說那個“法師”
作者: HeroinChic (plongeur )   2015-11-01 18:44:00
"如果年輕人這麼厲害 臺灣離婚率就不會全球數一數二"你這句話有很大的問題,1.離婚率跟社會的進步,個人自主性提高比較有關,2.所以老一輩不離婚就很厲害嗎?3.離婚跟年齡未必有正相關,熟齡離婚率也不低。您要推廣感恩讚嘆法師之前,先去讓自己講話合理合邏輯不然被打臉只是剛好而已。另外慈悲救世的方式是趕快自我毀滅,不要浪費地球資源
作者: ivan0928 (夜思)   2015-11-01 18:56:00
離婚跟你們一樣都單身有怎樣嗎?在你的世界裡有辦法尊重別人也有宗教跟教義嗎?
作者: yichiehc (yichiehc)   2015-11-01 19:52:00
要評論餐廳不用拿廚師執照,但要吃過
作者: sai0613 (賽嗓)   2015-11-01 20:56:00
要評論車子好不好開也不必先學製造車子 ,但你起碼要先開過車吧 ?你沒去吃過那家餐廳 ,沒開過那輛車 ,沒結過婚 ,是要評論什麼 ?推廣佛法有宗教版法師接下來會開始指導夫妻怎麼受孕嗎 ?
作者: kapa (透明雨滴)   2015-11-01 21:12:00
好文!感謝分享
作者: chy1982 ( )   2015-11-01 21:23:00
就算要弘揚佛法也用不著貶低年輕人來說
作者: sai0613 (賽嗓)   2015-11-01 21:38:00
連證券戶都沒開過 ,卻來指導別人怎麼選股 ,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作者: isaacc (小元宅爸)   2015-11-01 23:05:00
轉述文章要寫50字心得,妳違反板規了
作者: katherinetao (凝璇)   2015-11-02 13:22:00
作者: bwl (孤獨不等於寂寞)   2015-11-02 15:40:00
文章本身說得很好,很有道理。 但你的心急造成反作用了。既然你有在修行,那就無需與他人辯駁,一切隨緣吧一直回應他人的質疑,也是一種執念呦
作者: chy1982 ( )   2015-11-02 18:05:00
bwl大+1 每次一看到有人推廣宗教 內文卻一直貶低某族群我就直接end了
作者: eaeao (eaeao)   2015-11-03 13:18:00
這些好"文言文"喔!不如直接看鄧惠文或許常德的書或廣播或是掛診諮詢還比較快
作者: ellen159951   2015-11-03 16:59:00
要批評餐廳不用會煮飯阿 有吃過就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