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8期 27號 林承毅

作者: yakang (凱伊)   2013-11-06 22:34:00
緣起
今年七月跟家人回去澎湖幾天,期間去了很多地方,
也想起小時候跟兄弟姊妹每年暑假都回澎湖玩耍的回憶。
回來之後,也許是捨不得離開海水跟沙灘,只好去游泳池泡泡水。
時逢暑假,因此泳池裡有許多國中、小的學生參加暑期游泳訓練班,
看著他們充滿活力在泳池中一趟又一趟地來回游著,突然想到自介文提及的溺水事件。
記得有句話說:「溺死的,往往都是那些會游泳的人。」
於是有了想要參加救生班的念頭。
八月,暑氣正盛。
上網查了一下救生班的訊息,
發現紅十字會臺中分會在八月底至九月中是今年最後一個梯次,
但是九月初自己已經有安排三天的時間要去參加後備幹部訓練班(除粹是為了免除教召),
因為請假時數會超過受訓時間的十分之一,只好作罷。
原本以為今年已經沒有機會就在打算放棄的時候,GOOGLE給了我一條光明的道路。
"台大水上服務隊/台大救生班"這個閃著光芒的標題出現在我眼前。
點進官網瀏覽後,發現這個受訓的時間彷彿就是為了解救我而排定的。
但是.........有個大問題。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我家,南投縣埔里鎮小地方。差了半個臺灣....囧
這將近20天我要住哪啊?難道跟新聞播的一樣成為佔領北車的一員?
還是跟木村拓哉在PRICELESS劇中一樣去公園體驗遊民的生活?
這時候住宿的問題是我最大的困難。
不過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說這句話的人一定超廢,在家當靠爸族&媽寶就算了,
連在外面都要靠朋友.....不過我喜歡)
馬上打電話給我所有在台北的朋友,沒多久就捕獲一隻獵物...ㄎㄎㄎ~
總之一切的一切都順利打點完成,馬上在網頁上完成報名手續等待入訓測當天到來。
入訓測
九月,秋老虎發威。
提前一天開車上了臺北,距離我還在東吳念書的時間已經過了七年。
一切都很熟悉卻又很陌生。
住處安排好之後在入訓測當天準時到現場報到。
當天飄著雨,我在椰林大道想著測驗及往後十九天的日子會如何充實又有趣(最好是啦!)
到達現場之後的第一個想法:HOLY SHIT!! 這是.....排隊領救濟金嗎?還是有簽唱會?
自從八月底完成報名後我不定時都會關注PTT LIFEGUARD版的訊息,
明明9234篇第三波網宣裡面還寫"28期開訓在即,目前人數不盡理想",
現場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啊~~~
後來想到台大救生班粉絲專頁在倒數第九天的時候貼出一張照片,
心想這些人該不會是衝著這女人來的吧?

排了大概半個小時後輪到我測驗,其實我在游泳池的時候都游50公尺就休息喘口氣,
很少一直來回游幾百公尺,所以入訓測的時間標準我自己也沒測過。
我自己游泳的習慣都是蹬牆後潛泳,到快沒氣的時候再上升換泳姿,
(自己沒有設定一定要潛到25公尺再上升,不過後來上課變成基本要求,
也才知道要護頭上升)
入訓測的時候也是這樣,後來也順利通過測驗。
其實跟我同一個水道測驗的學員游得比較慢,
我在第一個50公尺回頭的時候他才游快30公尺,
我當時就在猜想他可能過不了,果然全部測驗結束後他被叫出去說說話。
但是沒想到他留下來了,還成為我們第一屆學員長。(不過還是退訓了...R.I.P)
第一週
心˙技˙體
開訓第一天教練就告知學員們班隊的管理方式以"半軍事化"為主。
每次值日教練、授課教練、副總團以及總教練要向學員們宣達注意事項時總會以軍隊的交
接方式來實施。
裡面不少男生都當過兵,所謂半軍事化的管理方式對這些人來說應該是再熟悉不過,
我覺得交接的過程才是重點。
畢竟學員們幾十對眼睛注視著教練交接班隊的動作與口令,
只要一個不順或是有遲疑,對於領導統御其實是有折扣的。
對於在軍中幹到上士班長的我來說,一開始其實有點在看小孩子在辦家家酒的感覺....
但這其實對於訓練不是什麼重要的環節,
如果教練團有很在意的話下一期可以在這方面稍微加強,一定會有更嚴謹的氣氛。
軍事化的管理,是為了要求學員的態度。
救生,不是一項戶外活動、也不是可以大家一起揪團參與的休閒運動。
是一項對於生命的尊重以及保護,非以嚴肅及嚴謹的態度面對不可。
如果在救生班不能嚴肅地管理自己的行為,認真地參與各項課程,
就算僥倖拿到證書仍然不是一個合格的救生員。
在各項嚴格的訓練下仍能以成為救生員為最終目標並且確切地執行,
加上正確的態度,此乃"心"的磨練。
設定好目標,秉持正確的態度為首要具備的條件之一。
完善的救生技術是第二條件,所以有救生四式:抬頭捷泳、抬頭蛙泳、側泳、基本仰泳。
抬頭蛙泳以及基本仰泳對我來說並不陌生,抬頭捷泳以及側泳到是第一次聽到。
剛開始學習抬頭捷泳的時候還是稍微受到普通捷泳姿勢的影響,
但是到後來就漸漸習慣了。
一開始學側泳是在陸上做動作,熟悉之後再下水。
還記得下水之後剪腳踢成正剪,覺得有點不順;
後來經過教練指導改正過後就游得比較順利一點。
印象比較深刻是吳家瑩教練教授的自救法,當時的感想是:這女的浮得有點誇張吧!
雖然平常在泳池也會試著讓自己漂浮,不過手還是會稍微助游。
練習的時候會習慣用手助游,不過教練看到也會一一指正,
也多虧了這堂課讓台大泳池從此沒有底.....
打蛋式踩水到現在掌握得還不是很完全,
畢竟陸上練起來很順利、到水中卻是另外一回事。
第一個六、日是最折磨人的日子。
記得上午是個日頭不大的好天氣,好不容易結束入水法的練習,
中午跟旁邊的同學一起去吃牛肉麵。
下午梁帷杰教練介紹接近法、防衛躲避法,
還有只在台大救生班才學得到的"抓雞轉身"。
太陽這時候整個曬呀~~地面也很燙腳,不過教練們很貼心地將地面潑濕降低溫度。
星期六結束之後,看到隔天下午在舊體上室內課是一帖靈藥,
想著只要撐完上午就一帆風順了!
果不其然,星期日下午的CPR跟急救法讓學員們如沐春風。
神人陳泓任教練實在太有才了~~~
大家都在流傳,只要撐過第一個六日往後就沒什麼可怕了。
可惜,跟我一起去吃牛肉麵的兩個人都消失了。
(其中一個是26號林立哲,因為想將重心放在學業上而退訓)
有心、有技術、最後一項要件就是體能。
第?天結束前的消夜,教練們拿出了磚頭讓我們抱著游側泳跟基本仰泳,
第一次抱磚游泳下半身整個沉在水中,口鼻也是在換氣時才浮出水面。
當時覺得怎麼這麼誇張,不是才開始沒幾天嗎?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天抱磚似乎習慣一點點;
第三天下半身似乎沒那麼沉、第四天側泳好像沒這麼累...一天天在適應與進步。
每天抱磚游餐,是磨練體能最快速的方法。
第二週
救命啊~~救命啊~~
游完餐之後就是水操時間,"救命啊~~救命啊~~"求救的聲音此起彼落,
"XX號,還踩底啊!"、"是這樣教的嗎?重來!"、"沒叫你停就繼續游~",
教練的吼聲也是此起彼落。
每天的SOP就是游餐、水操、上課、操作、游餐,
簡化成簡單的流程之後感覺時間過得快多了。
不過唱歌地獄也悄悄來臨。
"水手"這首歌在我國中的時候學過,是同一個宿舍房間的學長教的。
當時他覺得這首歌很好聽就教我們一起唱,沒想到事隔多年還有機會再唱到。
"豪情"是首軍歌,就不用多說了。
當過兵的大概都會唱這首歌,所以這兩首歌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難處。
一手拿歌詞唱歌,一手搖櫓划水事件幸福的事。
怕就怕一手拿歌詞唱歌,另一手出水面無所事事.....囧
這時後腳就會很忙,如果讓他太忙膝蓋還會跟著抗議。
這是蛙式踩水人的悲歌,也是宿命。
比較好命一點的打蛋式踩水人稍微沒有這麼辛苦、但也不好過,畢竟是新手嘛~~
於是SOP變成游餐、水操+唱歌、上課、操作+唱歌、游餐。
要不要唱歌?要唱多久?完全取決於教練的心情.....也可以說學員的表現。
這個星期有別於以往的就是體驗潛水三寶。
蛙鏡、呼吸管大部分的人應該不陌生,浮潛必備用具;蛙鞋可就不一定了。
第一次嘗試穿蛙鞋,的確游起來動力增加很多,
但是腳掌跟阿基里斯腱的負擔也不小。
當天消夜游餐分成兩組人:普通組跟三寶組
三寶組的人可以穿蛙鞋游當天的消夜菜單,乍聽之下很美好,
聽到第一道菜單整個傻眼:潛泳40米。
理論上穿蛙鞋的動力完全可以彌補15米的距離,
實際上穿蛙鞋的耗氧量似乎也把15米的優勢給追回來。
下水之後,游過30米後我覺得已經快極限了,可是想到只差不到10米的距離,
還是用生命把它撐完。
後來的抬頭捷整個超級喘,在游側泳時才得以調整呼吸。
就這樣到了第二個星期六。
青年公園附近沒有捷運站,前一天先用GOOGLE MAP查好路線之後當天提早一個小時出發。
一早烏雲蔽日,到達青年公園後離集合的時間還有半個小時。
走到附近的便利商店買早餐後在回程的路上開始飄下綿綿細雨。
坐在游泳池門口撐著傘,雨勢並沒有趨緩的現象,心想:媽咧~這麼冷,真不想下水...
想歸想,現實總是殘酷的。一群人換完下水服裝做完暖身操還是下水游餐。
實際上踩不到底的游泳池果然不同,
教練的吼聲瞬間少了一句"XX號,還踩底啊!",省心多了。
這天的亮點有兩個:三米高台跳水&五米潛水。
從地面看高台覺得還好,但是站在上面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看林洧駐站在高台上,全身抖個不停實在是很驚人。
自己走上跳板時也難掩緊張的情緒,不過還是順利跳水成功。
五米潛水與高台跳水是相反的訓練,潛水的壓力果然對耳朵造成影響,
不過依照教練的指示做減壓的動作就可以減輕不適感。
這天有別於以往在泳池的訓練,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體驗。
第三週
現在操作抬頭捷泳。現在操作抬頭捷泳。現在操作抬頭捷泳....暈
這天是學習水中脫衣以及利用手邊現成的衣物製作浮具的課程,
前一天值日教練在宣布今天要帶的衣物之後我開始在想自己是否有帶到這些衣物?
回到朋友家後立馬檢查一次,需要的襯衫跟長褲剛好有帶,
只是不知道是否符合當天上課的需求。
由傳說中的陳婕爾教練講授完畢之後,學員們一一下水開始練習水中脫衣以及製作浮具。
衣服的質料果然有差,我的襯衫質料偏軟,所以不像李映辰的學校制服那麼有浮力。
褲子也因為是板型比較偏窄,褲管的空氣打進去後也沒有像氣球一樣.....
後來在社員大會聽陳梁政說他當天帶的褲子是有破洞造型的,
這才稍稍緩解我當時挫折的心情。
星期三晚上訓練結束之後,
隔日的值日教練林潔妮耳提面命地再三提醒明日的河訓集合時間點以及安全注意事項,
晚上回到住處,也是用GOOGLE MAP查好北投到公館的路線,
畢竟以前在台北都是騎機車行動,沒有開車走高架道路的經驗,
雖然開車走平面道路也會到達目的地,但總覺得會因為紅綠燈以及路況影響時間。
星期四一早五點半起床,六點開車出發。
一開始很順利,依照GOOGLE MAP的指示往南前進。
後來在承德路要接高架道路時突然就亂了方向,
走錯匝道進入國道1號新開的五楊高架道路。
看著路標寫著往新莊、五股,我整個大傻眼!
"我是要去公館啊~~~去五股幹嘛?看家具展嗎?"
然後看著手錶,時間:六點二十五。
在緊張與無助之間彷彿聽見潔妮教練說:
她說風雨中走錯路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記得我們還在等;
她說風雨中走錯路算什麼,擦乾淚、看時間,快找路。
『明天早上六點五時準時在台大校門口集合,絕對不能遲到!也沒理由遲到!』
看著路標、時間一分分一秒過去、腦中響起潔妮教練的威脅,心想這次完蛋了...
準備在下一個交流道離開並迴轉時發現往中和的快速道路,
想想往中和至少會比我在開下去還好一點,如果看見熟悉的路線說不定就能開到公館。
接下來油門一拜,韓兜魯青菜,大腳一踩時速已經超過160。
在快速道路中又被我看見往新店的路牌,"就是它!"
原本還打了電話給李映辰,想跟他說我非常有可能會遲到,
如果集合時間我還沒到就跟教練說我迷路了。
不過他沒接電話.....
繼續我的迷途之旅,下了中和交流道已經六點四十分,只剩十分鐘。
在街上依然一路大腳踩油門,往台北市的方向直直開去。
好不容易順著基隆路開到羅斯福路,台大就在眼前,
經過大門口時看見學員們的機車上都綁好了魚雷浮標,
手錶上的時間六點四十八分。停好車子,若無其事的走道人群中,
然後跟李映辰講剛剛的事情。
原本預留三十分鐘是要吃早餐用的,現在能準時到達就已經謝天謝地,
也沒時間買早餐。
李映辰知道後給了我一塊麵包以及一根香蕉,頓時讓我內牛滿麵。
不過可能是剛剛太緊張了,導致肚子非常不舒服,
有如維蘇威火山即將爆發將龐貝淹沒的感覺!
勉強吃完香蕉跟半塊麵包墊肚子,就跟著大隊人馬一起到了新店碧潭。
到達碧潭之後換完下水服裝就依照之前排定的長泳隊形一一下水,
當天因為害怕第一個六日造成的曬傷事件再度發生,所以租了水母衣。
下水的第一個感覺是.....水好冰啊!
當天很明顯可以感受到水流的作用,尤其是在對岸開始要往回游的時候最明顯。
一開始操作抬頭捷泳,然後整理隊形,操作抬頭蛙泳。
到水流不大的地方開始操作水操,接近法、解脫法、帶人法。
接著準備游回岸上的時候就是無止盡的抬頭捷泳。
潔妮教練:現在操作抬頭捷泳......現在操作抬頭捷泳......現在操作抬頭捷泳
哇咧!到底還要幾次抬頭捷泳啊?
半個小時前吃的香蕉跟半塊麵包都還在肚子尚未轉換成能量,
這時候的我已經筋疲力盡,手抬不起來、氣喘如牛...
這時候旁邊的戒護教練梁幃杰說話了..."27號,抬頭捷!手抬起來,撐下去,快到了!"
我真的已經沒力,可是又不想因為停下來休息影響到後面的人,只能用抬頭蛙盡力往前。
如果我還有力的話早就抬頭捷跟上去啦~~還用得著在這邊喘得跟狗一樣嗎?
潔妮教練在前面依然現在操作抬頭捷泳個不停,只覺得自己全身無力....
到底"快到了"是還有多久啊?
好不容易上岸,只覺得自己把全身的力量都用盡了。
休息一下子後才稍微恢復,接著就繼續操作魚雷浮標救生、救生板以及CPR。
下午移動到烏來進行溯溪、流放、垂降跟拋繩訓練。
當天的水流也不慢,在溯溪的時候很明顯感受到水流推擠的力量。
流放一開始的防衛式游法很輕鬆,轉換成攻擊式游法很疑惑。
疑惑自己到底有沒有往對岸前進,還是只是單純讓水流往下游推?
同樣幾乎用盡全身力氣順利游到對岸,然後再走回上游進行團體流放。暈~
拋繩就輕鬆多了,在岸邊和林昌樺練習得還算順利。
最後就是今天的亮點,垂降。
在橋下綁好褲繩,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游橋上垂降下來,
教練們還會一一指出每個人的優缺點以及要注意的地方,
輪到我時,在橋上準備要跨到水管時發現這距離還真微妙,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
剛好能引起恐懼感。
準備要垂降時並沒有想太多,感覺跟高台跳水有點像。
腳伸直一蹬,加上右手收繩放繩,很順利地完成這次的垂降。
河訓是在開放水域的第一次體驗,
救生三大原則:團體救生勝於個人救生、器材救生勝於徒手救生、岸上救生勝於入水救生
其實大家應該都有深刻感受,徒手入水救生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如果溺者是在開放水域則更加危險。
水流、水域的變化很難完全掌握,
除了要顧及自己本身的安全之外還要注意溺者的狀況真的非常困難,
這天學到溯溪的基本技巧、了解開放水域的基本環境以及救生器材的重要性、實用性。
令人印象深刻的救溺反應
救溺反應不就是平常水操在做的事情嗎?
這天的氣氛感覺不單純....原來今天的溺者是教練團們。
一開始全部的人背向泳池集合在水道頭,
接著被點到名字的一個個出列去救最不想救的溺者。
泳池傳來詭異的求救聲...
"救命啊~救命啊~快來救我呀!"、"我好痛苦呀~~"、"XX號,快來救我,我快淹死了"
這時候我開始盤算自己下水後的做法。
首先是正面潛水背面接近,接著托顎頂背,不過教練一定會反撲,
這時候就要用正面纏頸解脫再轉托顎頂背,最後用最保險的雙手鎖肩帶人。
在腦中有如小勞勃道尼飾演福爾摩斯時把等等的狀況演繹一遍,心想:妥當啦~
『27號,下水』
口胡!我已經在腦中把狀況演練過了,想戰我,你還未夠班呀!
馬上照著劇本下水,在溺者五公尺前就潛泳到背後,接著安靜地背面接近。
左手一碰到溺者(陳倬教練)的下巴時,他果然照著劇本反撲到我身上。
沒問題,右手一個托顎夾鼻斷了他的呼吸,左手壓制他的肩膀,果然稍微安分下來。
轉托顎頂背時沒想到溺者突然來個大法師式掙扎,
還沒轉雙手鎖肩的我被他成功掙脫,重點是這次掙脫還把我泳帽跟泳鏡整個噴掉,
左眼的隱形眼鏡也消失於滾滾洪流之中.....幸好是日拋。
把泳帽戴好後已沒有閒情逸致去找泳鏡,只好硬著頭皮看能不能用我的電眼將他制伏。
他可能意識到我會用這招,所以不斷地往我的臉上潑水,
嘴裡還一邊叫著『你不是要來救我嗎?你現在在等什麼?』
媽咧~我想救你呀!可是你一直把水往我臉上潑是什麼意思?
雖然心裡這麼想,但是還是要有所動作,畢竟一直對峙下去也不是辦法。
這時候又想起小羅勃道尼跟教授同歸於盡那一幕,於是.....我跟你拚了!
這時候看到救者撲向溺者,彷彿要將溺者壓入水底,其實這只是障眼法。
真正的用意是用水花混淆溺者的視線,瞬間潛入水底作正面潛水接近。
這次的障眼法似乎有起到作用,雖然上浮時還是有點掙扎,不過總算是順利控制溺者。
第一次托帶可能因為剛剛打亂劇本的緣故,沒有使用預先設定的雙手鎖肩帶人,
慌亂中用的是摟胸帶人。
沒多久又被掙脫,可怕的是溺者還會游回剛剛的地方讓你重來一次!
第二次同樣經過一番掙扎,總算將陳倬教練順利拖回水道頭。
不過卻沒力氣單人起岸....試了三次、休息了大概快5分鐘才成功起岸。
直拉式起岸卻非常成功,一次就將陳倬拉上來,手部的確保動作也都有確實做到。
後來陳倬教練說我做得其實還算不錯,一開始的流程包含接近法、防衛躲避法都正確,
不過第一次的摟胸帶人是個敗筆,因為容易被溺者掙脫;
如果是雙手鎖肩帶人就會更完整,同時也要注意不要讓溺者的口鼻吃水。
這天的救溺反應讓我印象深刻,有小時候差點跟哥哥溺水的感覺,
也重新體認到溺者的可怕,以及救生三原則的重要。
白浪滔滔我不怕
相隔一天,星期六是在白沙灣海訓的日子。
這天的風浪因為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較平常要大許多,
感覺從青年公園一邊淋著雨一邊踩著水,河訓在碧潭一邊發著抖一邊抬頭捷,
到今天在白沙灣一邊翻著浪一邊喝海水,
只要移地訓練似乎都是稍微嚴峻的氣候狀況.....
首先在沙灘長跑熱身,接著換上下水服裝依照長泳隊形一一下海。
海水的浮力比淡水稍微要好一點,不過要注意將近兩公尺的浪隨時會打過來。
一開始在游的時候,高凱崴教練不時要我們複誦"標齊對正321"的口令,
也隨時要每一伍答有注意。
我因為在第二伍的緣故,每個口令都聽得非常清楚,
也複誦得非常大聲希望後面的同學能聽見;
但是風浪真的很大,感覺後面處於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
教練的喊聲、學員的忙亂、隊形的分散,與前面三伍彷彿是兩個世界。
我記得從第五伍之後就聽不太到高凱崴教練的聲音,
每次他都要吼好幾聲、加上前三四伍的複誦後面才聽得清楚。
不過前面的也不好過,常常在我們大聲複誦口令時浪頭就席捲而來。
於是就會變成...."標齊對正咕嚕咕嚕"、"現在操作咕嚕咕嚕"....
然後隊伍前半部開始前進,後半部才恍然大悟。
加上戒護的IRB因為風浪的關係翻船,為了安全起見才停止繼續長泳。
雖然外婆家在海邊,但是要我一個人在這麼大的風浪下水也會怕怕的。
長泳結束後就開始分組操作,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來到海邊當然要先了解海。
第一堂就是先了解簡單的海洋學,知道什麼叫離岸流、遇離岸流帶出該怎麼辦?
這些簡單的知識往往就是救命的基礎。
然後操作入水法、救生板、魚雷浮標救生、帶人起岸等等。
自己操作救生板一開始很順利,入水時一路乘風破浪完全沒翻板,
誰知道迴轉游回岸上時一個浪頭將我推出救生板,
正想找回救生板時反被往頭上重擊。
當下稍微暈了一下,不過馬上就抓回救生板,頭上也傳來陣痛。
原本不以為意,
可是接下來操作入水法(鴨子跑步&海豚潛水)的壞(ㄔㄣˊ)酒(ㄊㄧㄢˊ)窩(ㄈㄨˋ)教練說:
沒有前三名的要一直跑,於是不管頭上的陣痛,一開始就拚盡全力。
衝回岸上的時候看了周圍發現自己是第一個,安心之餘頭一陣暈,順勢吐了一口。
這時候正好被教練看到問了問狀況,接著我就退場休息了....
休息到教練與學員分組對抗賽才又下場,原本認為學員隊的陣容很堅強、個個是菁英,
沒想到敗在水手上面,有一分飲恨的感覺。
後來的華麗八段教練示範得很辛苦,
不知道是因為猜拳輸了、人緣最好還是因為資歷最淺被派出來示範?
總之那認真的身影實在令人難忘。
搶水管比賽贏了第一輪,卻在第二輪比賽因為失手沒抓到水管而被淘汰出局...
男女對抗賽選擇了女生組原因無他,單純只是覺得女生"應該"會比較細心,
卻沒想到男生"餓虎撲羊"的獸性勝過了理性。
這天的海訓沒操作到IRB是個遺憾,但是瑕不掩瑜,
整天下來的訓練跟活動都非常充實,
回程在遊覽車上的真心話卻成為隔天算帳的帳本,這應該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最後的太陽日
今天一早感覺很輕鬆,與前兩個假日有著天壤之別。
一開始輕鬆吃著早上的游餐、然後輕鬆地踩著水,
接下來是輕鬆以及充滿歡笑的算帳時間、輕鬆的歡送磚頭教練,
輕鬆的自由分組訓練,輕鬆地吃完中午的游餐。
上午就在輕鬆且歡樂的氣氛下結束,因為這是我們最後一個假日,
明天就是結訓考,是驗證19天成果最重要的一天。
結訓考
光輝十月、普天同慶
除了入訓測游了200米,接下來的日子都是600米起跳,
這天為了保持最好的狀態,救生四式先來久違的200米當熱身(不用抱磚而且雙手可用)。
首先是測驗CPR,
大家從口令幾乎都要教練提醒的狀況到當天整個非常順暢的複誦完口令,
動作也還算順暢以及熟稔,順利通過第一場考試。
然後是入水及綜合拖帶,我的對手正好是"水手"的最佳演繹者─達明翰。
過程也很順利,只不過因為他體型比我大,蠻怕他跟著我一起吃水,
後來詢問之後似乎沒有,還蠻慶幸的!
到最後只剩下一個同學,因為沒有溺者,李品毅非常熱心的說他要去當溺者,
不過我看他那麼大一隻,於是就跟他說我去好了,
至少我的體型跟救者差不多,而且我自認為當溺者應該還蠻浮的。
第二項測驗也在我被拖帶回水道頭後結束。
接下來是救生四式各50米,共200米。
雖然長度跟游餐比起來輕鬆很多,但是考試時是全力衝刺,完全拚盡全力!
游完後聽見李品毅說江恒毅從他下方鑽出的事,
順道問了下江恒毅的時間,三分半。GOOD JOB
休息沒多久就要考潛泳,呼吸其實還不是非常平穩,有點擔心。
不過下水之後一邊數著黑線一邊注意滑行的長度,到紅線前用力划個幾下順利過關。
上浮時看了看水道頭,發現考官沒有在看.....囧
最後一天在考試官宣布全體結訓中的歡呼聲結束。
但是他還順道說了一句:雖然恭喜你們通過測驗,
但是很多人的泳技還不是很好,希望你們多加油。
嗯,非常好。讓我們不要因為結訓而驕傲自滿....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很高興終於順利結訓了,在這19天中每天都在想"等等又要去上課了,好煩喔!"
不過誠如一句話:我們或許不是泳技最好的一群人,卻是意志最堅定的一群人。
(反過來說是退訓的意志太不堅定了....XDDDDD)
其實很高興能來參加台大救生班,除了能學習到救生的技能與知識外也認識這些好夥伴。
回到臺北這麼長的時間也很難得,
雖然我一開始的構想是白天可以到處去各處景點觀光、晚上到游泳池上課。
不過參加之後,白天我只想在房間好好休息安撫我全身痠痛的肌肉T_T
受訓期間去全身按摩兩次,非常受用。
也去永誠電療跟熱敷頻頻抗議的膝蓋,不過都結束了。
雖然很想繼續留在臺北參與更多實用的課程如IRB跟繩索訓,
也想跟著大家一起去攀岩、溯溪、跑步....等等,
不過這些就暫時留在心底,有機會一定會跟大家在一起。
感覺很像流水帳,也曾想為了拿證隨便打打就好,
但這些是我的回憶、是生命中的一部份,也是我尊重生命的表達方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