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閱讀起步走 台灣十年走出什麼(幸佳慧)

作者: pili (霹靂天命之仙魔鏖鋒)   2016-11-14 22:09:00
文章網址:https://goo.gl/xTYfY8
閱讀起步走 台灣十年走出什麼(幸佳慧)
蘋果日報 2016年11月12日
「閱讀起步走」是1992年英國伯明罕市發起的嬰幼閱讀跨領域研究,而後逐漸變成「贈書
禮袋」的國家政策。台灣仿效已10年,仍是不知其然的鸚鵡學舌,只是場「官方送書人民
搶書」的恩賜文化。
英國這項研究對參與的300個嬰兒進行追蹤,8年後他們有9大項目皆顯著超前對照組,不
只聽說讀寫,還有數學、肢體統合、表達溝通、環境了解、個人情緒、專注力等心智能力
。這些都是義務教育追求的目標,政府因此沒有理由不提前在嬰幼時期擔起為孩子投下終
身保障的責任。
英美推廣成效顯著
加上該計劃還處理貧富不均與多元族群造成的成就差異與社會紛擾,與電視網路與3C對兒
童識讀與思考不斷侵蝕弱化等的嚴重問題。所以,研究的新視野便讓英政府願意大刀闊斧
的統整司法、醫療、文化、教育系統動徹底起來。
他們召集國民保健署的健康視訪員發放禮袋,使其重要性提升至醫療照護,這在近10來年
也獲腦神經科學和兒童認知發展等研究的背書。社會體質因此大幅改善,原本把閱讀視為
家庭重要活動的比率從2成提高到7成;會買書給幼兒當禮物的行為從1成提高到7成5。父
母會跟孩子討論、鼓勵分享與預測的閱讀互動品質也大幅提高了2、3倍。
透過這層洗禮,孩子保有探索事物的動機、創造力泉源與社群緊密關係,往後結合專業項
目才能共同面對人類諸多的重大考驗。這就是英國在全面實施後也開放世界跟進的原因,
因為人類已來到不能只有自家孩子好,要整體好才能彼此保障的時代。
他們實踐承諾「啟發每一個孩子對書的喜愛」,全面發放禮袋、依年齡細分、另有視損、
聽損與雙語的特殊禮袋,隨附的《指導手冊》有27種語言,中文還分簡繁。試想,當參與
的孩子被賦予平等的發展機會,任何父母怎不會對英國心生強烈認同感?
美國也跟進推廣,但成效來到高峰則是2年前美國小兒科學會頒布「嬰幼閱讀是新生兒父
母必要的照護工作」新政策,這使得紐約圖書館總館相關活動1個月有30場,各分館到處
看到大排長龍與抽號碼牌的新生兒父母。
台執行粗糙待提升
反觀台灣教育部的實施現況,禮袋不僅限量發放,造成民眾搶拿,對象0-5歲年齡跨幅大
、執行粗糙、書單中2歲以下書目甚少,且毫無醫療系統的配合介入,更談不到其他特殊
需求或不同族群的關照。這種限量發放、少數人享有的「德政」倒像是年終給街友的辦桌
慈善,只彰顯一天的恩澤卻不看364天的失責。
期盼眾人能從兒童發展的權益與國力理解這計劃的精髓,督促政府提升為全面實施的公共
政策,將它視為兒童照護的基本工作,落實每個孩子健全發展的權利,如此,台灣世代才
能真正大步向前走。
兒童文學作家、閱讀推廣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