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家的形狀‧一樣的愛】林大資/夫夫成家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0-04-08 07:36:18
2019-09-09 06:00 聯合報 / 林大資
身為一名男同志,在與男友交往八年後,今年我們終於決定步入禮堂。
我們的婚宴舉辦在五月初,挑日期時,除了要選農民曆上的好日子,也不想太靠近立法院
同婚法最終表決日,不希望中間的波折影響辦喜事的心情。最終雨過天晴,看見彩虹,我
和先生順利更換身分證,配偶欄上多了彼此的名字。
我和先生訂婚時,有人問道:「在一起就好,為什麼要結婚?」其實也不無道理。撇開報
稅和財產等現實考量,男同志在現行規定下無法收養小孩,又無法自然生育後代,這個婚
結或不結真的有差嗎?
對我來說,這真的是個人選擇。以我自身為例,我小時候就嚮往結婚,希望如我父母般相
愛地組成家庭──但在中學察覺自己的性向後,這個夢就碎了……直到同婚釋憲才重新點
燃我們的希望。這個夢圓或不圓,日子依舊要過,但當它實現了,心裡那道缺憾彷彿被撫
平,我也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從「男友」變成「丈夫」,生活上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婚禮結束,我們各自回到忙碌
的工作崗位。早出晚歸是夫夫日常,往往每天只能在床上集合,夢中約會──儘管時常開
玩笑說我們是「冬天攬牢牢,熱天束一邊」,卻也充滿平淡生活的甜蜜。相處愈多年,
愈同意再優越的外在條件,也終有習以為常的一天。可以找到一個能安心相伴的人,比什
麼都珍貴。
儘管在結婚前,我和先生與彼此的家人已經很熟,婚禮上雙方家長也悉數出席表示祝福,
但我們心裡都知道,傳統一輩的父母面對同婚,心裡絕對仍有千百個結需要解。他們的出
席就已代表對我們滿滿的愛,接下來,就要靠我們以時間和行動證明,就算同志無法真的
讓兩家血脈結合,但我們還是可以用愛,成為彼此真正的家人。
這一路走來,雖然我們也都經歷出櫃後的家庭震盪,但說實在的,我們受了老天爺許多眷
顧:出生在父母都很溫和的家庭,所處的職場與人際圈對同志十分友善,然後恰巧搭上台
灣人權向前邁進的列車,得以順利完成終身大事。
然而我們也十分明白,同婚路上並沒有所謂的「成功經驗」能夠分享,就算法律通過了,
仍有非常多的同志朋友難以面對家庭壓力與社會歧視,選擇繼續留在暗櫃之中。我們唯一
能做的,就是認真工作、好好生活,讓更多人看見:同志和所有人並沒有不一樣,我們都
在努力追求充滿愛與幸福的人生。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5/4033051
作者: mimijung (陽光煦煦)   2020-04-08 19:2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