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文章] 水豚房、鴨子房、大象房…..多彩的同志..

作者: honkwun (反皮草 拒絕血腥時尚)   2018-02-25 00:59:10
※ [本文轉錄自 gay 看板 #1QaPdHJm ]
作者: honkwun (反皮草 拒絕血腥時尚) 看板: gay
標題: [文章] 水豚房、鴨子房、大象房…..多彩的同志..
時間: Sun Feb 25 00:58:47 2018
http://queer.watch/2018/02/25/16429
酷新聞 水豚房、鴨子房、大象房… 多彩的同志住居與文化
在日本往昔專為(異性戀)小家庭設計的新市鎮,面臨嚴重的獨居老人問題時。一樁樁同志
友善住居物件接連推出,形成不拘性別、性傾向與血緣的家。發展大不相同。
先從小處看。為營造家的感覺,放在同志友善住居〈COLORFUL HOUSE〉裡的這台冰箱(下圖
),由花王、TOYOTA、國際牌等5種異業廠商共同製作,造型懷舊典雅,屋內像這樣的用心
之處很多。
*同志友善住居〈COLORFUL HOUSE〉的懷舊造型冰箱(來源:官網)。
所謂同志友善住居,源於同志租屋時可能被排斥,或者住了也不方便出櫃、做自己,於是日
本同志團體利用社會盛行的Share house(合住住宅),推出標榜性別友善的物件,招募同
志或直同志入住,自2013年有了第一樁物件以來,在市場的需求下,陸續有新案推出,今年
2月也有新物件在招募室友。
日本同志友善住居,時常強調開放性與個性化。比方歡迎直同志入住、招募期間開放參觀等
等,「希望能融入社會,而不是異端般的存在。」又因為同志希望社會尊重不同個體的關係
,在設計上時常運用巧思,展現個體獨特的存在。
*同志友善住居〈COLORFUL HOUSE〉的電燈開關,配合不同的房間風格而不同(來源:官網
)。
像是每個房間的主色調不同、壁紙不同、角落的衣櫃不同,或房間的名稱跟標誌不同等等,
連插座板跟窗簾都匠心獨具。在硬體建築上,呈現同志多元並存的精神;以東京都足立區的
〈Casa Arco Iris〉(西班牙文的彩虹之家)來說,有水豚房、鴨子房、大象房、羊駝房等
不同房間(筆者說:好像幼稚園兔兔班什麼的…)
家,在象徵著溫暖的同時,往往也是犧牲個性的場所,而這裡的同志之家,卻是從一開始,
從硬體上的大處小處,彰顯個體的獨特。
然後,在尊重個體的前提下,透過提高互動的公用空間,彼此熱絡。「孤獨的時候,找隔壁
的女同性戀,或隔壁的隔壁的跨性別,一起吃火鍋或喝到天亮。」「在我們包括異性戀的房
客裡,有的人即便沒有結婚,一樣能和他人建立起類似家人的關係。」
讓人孤立的建築設計
另一方面,據網路媒體Nippon報導,自1960年代興起的郊外新市鎮(NEW TOWN),因為有完
整的生活機能,又沒有大城市的雍塞,號稱為「理想的住居」,然而,據朝日新聞調查,現
在46個新市鎮,有27個獨居老人的比例,高於全國平均,其中又有7個超過20%,而全國平均
只有11.1%。獨居老人問題嚴重。
之所以如此,和它以小家庭為主的設計有關。最早新市鎮設立的時候,入住的居民,大抵是
年輕夫婦,在這裡生兒育女,而後子女結婚、遷出,再加上另一半去世,便成為獨居老人,
而且不易和人產生連繫。
因為顧慮到小家庭,新市鎮重視隱私與安全性,外面的人不容易看到裡面、減少互動機會;
因為整個城區生活機能完整,道路系統傾向封閉,減少外人經過的機會;又,小家庭預設為
男人出外賺錢,主婦在社區帶小孩,讓退休後的男性,相對缺乏親近的公共場所。
原本,人們都有和他人接觸、聊天等的互動需要,但新市鎮,則把人與人的互動關係,預設
在(小)家庭裡,在小家庭裡產生關係,在小家庭裡結束關係,至於和其他人(家庭)的關
係,則不置可否。
在為了小家庭設計的高密閉度住宅裡,老人們找不到同伴可談話,這個確保隱私的建築,變
形為促進孤立的裝置。除前述原因外,再加上住五樓卻沒有電梯;或者郊外房子大,減少外
出頻率等等,加深了孤立。理想的住居,竟變成孤立的「要塞」(日本政府正試圖改善)。
*臉書組圖彩虹驕傲裡的身障人士。
相對的,感覺自己無法融入社會、可能孤老一生的同志們,則在各個面向尋求連繫。或許是
硬體的同志住居,歡迎異性戀(直同志)入住,也讓社區看到自身的存在;或許是精神上的
政治理念,選出了心繫不安與孤立的同志議員。在在讓人感受到,同志做為社會上特殊處境
的族群,所具有的「文化」特徵。
同志文化,還能嘉惠到自身以外的族群。比方說,有異性戀身障人士,使用臉書組圖中富有
同志色彩的〈彩虹驕傲〉,因為其他組圖,不會特別意識到他們。精神如此,硬體亦然,不
管台灣日本,若干同志友善店家或活動現場,都備有友善身障人士的措施。
面對高齡化的社會,面對越來越多行動不便的人,規劃同志友善住居的増崎孝弘先生說:「
不限於同志,在獨居老人越來越多的時代,像這樣的同志友善住居,可以帶給我們啟發。」
而就像滋養這個社會的許多文化一樣,同志文化,啟發絕不只住居一項。生活,也不見得總
在他方。因為,你有屬於你的同住民文化。
*這篇文章是”台日同志新聞”專欄的最新作品,每年在新聞集資平台上,長年來受大家捐
款支持而持續寫作,如果你也有興趣贊助,可以到這個網頁查看計劃說明。
http://we-report.org/proposal/10584
作者: bettordoe (杯特豆)   2018-02-25 17:37:00
雖然同志也不一定好相處(?) 但至少比反同鄰居好多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