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電影《Carol》的水溝蓋

作者: justforyou0 (單單為你)   2016-08-22 21:35:17
前言:
雖然電影《Carol》已經下檔,但中華電信MOD目前本片正上架,所以還沒看過的板友可以
去看看;另外,友板 the_L_word 板在電影上檔熱潮期,有許多關於劇情細節的提問與討
論,非常精彩有趣,有興趣的板友可以去該板瞧瞧。
本文要分享的是很多人在觀影後有提到,但還沒有人認真去談的片頭「水溝蓋」的心得~
==========
為什麼《Carol》的片頭要從「水溝蓋」開始?
以圖為輔,更好說明:
http://i.imgur.com/PnbNHEv.jpg
最直接的答案是:漂亮啊!
這個「水溝蓋」有著非常漂亮且細緻的幾何圖形(不像台灣常見的水溝蓋,相對而言比較
呆板)
,片名「Carol」的英文字放在水溝蓋的畫面上,被它襯托著,使電影片名出現的畫面既
穏重又品味感十足~就好像片中女主角Carol給人的感覺。
接著是我個人的觀察,也是比較技術性的理由~
一部電影的「開場」模式很重要,它至少要能達到兩個目的:
1.吸引觀眾目光。
2.建立場面環境,使觀眾很快知道故事發生的地點和時間。
這種「開場」的鏡頭叫:場面建立鏡頭。
為了達到上述第2個目的「建立場面環境,使觀眾很快知道故事發生的地點和時間」,常
見有二種拍法:
1.大範圍→小範圍:
這種先大範圍(大遠景)再到小範圍(近景或中景)的拍法,是讓觀眾先整體看到故事發生的
場域,再逐漸縮小到主角所在地及位置。
2.小範圍→大範圍:
這種則相反,先從小範圍再逐漸擴大到大範圍(常見007電影的片頭這樣拍)。
Carol採取的就是後者這種「小範圍→大範圍」的拍攝方式,這種方式也較能同時達到
「吸引觀眾目光」的第1個目的,如圖:
http://i.imgur.com/uuA7nk9.jpg
上圖第四、五張畫面裡那個人,他不具角色功能,此人對劇情發展沒有意義,鏡頭跟著他
只是在引導觀眾目光,讓觀眾的目光從剛剛不明所以的幾何圖案開始(小範圍),漸漸知
道那是某條街馬路上的水溝蓋(大範圍),接著觀眾會察覺某個人行進中的腳步,然後看
到那個人,接著跟著此人的腳步前進,進入故事發生的建築物裡面(故事開始的場景),
然後,隨著那個人的目光望向劇中主角,接著,故事便能自然地開始進行~~
當然,「水溝蓋」這個鏡頭,若由觀眾自身引發主觀的聯想,我們也可以說,線條規矩而
重複的幾何圖形,也代表著:在那個年代,凡事需要秩序、規則,不能逾矩,不能與他人
不同......的一種壓抑、不自由的社會氛圍。
我覺得這樣來詮釋對「水溝蓋」的觀影感受也不為過,而且也或許那正是導演沒有明說的
意圖。
作者: csimylove (重新開始)   2016-08-23 00:56:00
作者: blacksour (Hyde)   2016-08-23 18:55:00
作者: choudp (尺尺)   2016-08-22 23:58:00
推~
作者: reliable (reliable)   2016-08-22 23:54:00
我覺得代表"在地下流動的(情慾)"
作者: jmulkort (米噹)   2016-08-22 23:45:00
這部是我心中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
作者: nononos (遠走高飛)   2016-08-22 23:19:00
讚! just看過《穆荷蘭大道》《驚世狂花》嗎?很推這兩部哦!一開電影話夾子就停不了XDDD
作者: carpediems (It's my soul.)   2016-08-22 21:48:00
推,原Po觀察入微!
作者: outlook25 (outlook25)   2016-08-22 22:54:00
長知識了!!^^
作者: yes321no (yes321no)   2016-08-23 21:21:00
各種解釋都好棒
作者: tuoba012 (shishu)   2016-08-25 21:53:00
也覺得是壓抑的感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