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追求平權の少女心

作者: honkwun (反皮草 拒絕血腥時尚)   2015-04-16 21:52:53
「台日同運(政治)報導」是「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的一個募款案例,
簡單地說,公民記者透過這個平台,在上面提出報導企劃,然後向公眾募資來實現。
http://tinyurl.com/kun386k (網頁版有相關連結)
追求平權の少女心──台日同運(政治)報導募款說明   文/宋竑廣
政治,聽來嚴肅,甚至有骯髒的形象,但在從日本同志議員的身上,我看過不少溫柔的片段
;跨性別議員上川綾曾在議會質詢:「聽障人士不便言語,怎麼在做胃鏡時反應不舒服呢?
?」
男同志議員石坂渡則質詢過:「公家澡堂有考慮到跨性別與身障人士嗎?」男同志議員、
石川大我在參訪人權博物館 時,在想該有同志主題;而具有看護資格的女同志議員尾十加
奈子,則分享過一段關於老人的文字:
「看護小姐,請你睜開眼睛看看,因為妳沒在看我嘛,我曾是被父母疼愛的10歲孩子、想戀
愛的16歲少女,步入禮堂的20歲新娘,25歲的孕婦、牽著孩子的30歲媽媽...自然的女神
太殘酷,開了惡意的玩笑,讓老人看起來像白癡,然而,我內心仍住著少女...」
常常,因為老了,少女、新娘、媽媽的過往全部消失;常常,因為是同志,親緣、人格、專
業的面向全部消失。
長年來,我持續書寫(編譯)日本同志運動,特別是政治發展這一塊領域,最早可溯及2007
年在台灣立報發表的「日本女同志議員結婚 邁向彩虹社會」,最近則有在新新聞發表的「
日本國會曾出現短暫彩虹:尾辻加奈子」(剛好主角都是同一人,從地方議員到國會議員)
,日本四位同志地方議員都寫過專題報導,其中同志組織如何協助、串接、發展友善政治勢
力的情形,也寫過不少篇章。
原本在台灣立報發表居多,但因為它後來捨棄了性別版與專題版,失去大量的刊載資源,而
其他媒體平台,宗旨上不見得適合刊載這類報導,因此這個系列的書寫,基本上是停滯的狀
態。
我認為這一系列書寫的主要意義在於,相較於台灣,日本同志運動利用政治體制的狀況,是
比較活躍的,在爭取平權的策略上,也因此有所不同,舉個例子來說,怎樣透過議會質詢,
來反批歧視發言的首長,日本同志團體便開過專題座談會探討──可做為台灣同志運動的借
鏡。
就像最近東京都澀谷區要為同志制定伴侶法一樣,透過發展友善政治勢力,日本同志運動一
直取得大大小小的各種成果,過去我的報導中也提過,像是「爭取(地方政府)人權綱領列
入同志、市政服務範圍明確列入同志、跨局處合作同志平權事宜」等等。
至於如何能走到這一步,很重要的一種方式是,「持續並深入地接觸友善政治人物」,例如
,透過問卷調查等方式,進一步串連手上的友善政治人物名單。
有鑑於此,我希望能夠在這個專欄裡,追蹤、採訪「曾在同志團體發出的問卷上表示友善的
『台灣』政治人物」,特別是不為人知的一群(例如獨立媒體報導過的就不算),作為同志
投票甚至爭取權益時的參考。
去年大選,台灣國際同志權益促進會(簡稱為同權會),曾對六個直轄市市議員候選人做調
查,篩選出對同志友善的候選人(們),正適合做個追蹤,看看表態友善的,是否真心,當
時表示正在擬定同志友善政策的,是否真有下文?
為此我向同權會取得使用這份資料的許可,列為可能的採訪題目。希望透過這個層面的報導
,去對照、突顯出,報導日本同志(政治)運動的意義。
此外,我曾任職於政黨,做過性別部門的工作,擬過同志政見和質詢稿,也曾促成國外具有
同志身份的政黨領袖來台演講,在同志與政治的互動上有點心得,期能運用於採訪之中。
小結一下。很遺憾地,新當選的台北市長,對於同志,表示「不會去宣傳鼓勵」,讓人憂心
市長是否沒有意識到,同志權益也是重要的市政工作──對照日本更可以發現到。
而我想追問的,倒不是對市長,而是同志族群自己,有意識到「哪些市政是攸關你的權益的
嗎?」──這也是書寫台日同志(政治)運動的理由之一。
▲▲▲進一步了解/支持此寫作計劃:
http://we-report.org/proposal/9437
作者: p278732001 (candy)   2015-04-17 00:37:00
推~也要影響身邊的每個人
作者: jenny1219 (豆花兒)   2015-04-17 01:5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