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秋天手作-第一次的手工肥皂/creamy vegan

作者: junele (模式之外)   2015-01-30 18:33:01
圖+文網誌版 (有圖無音樂)
http://ppt.cc/2WAs
純文字
9月20,上完soap dispensary的手工肥皂課的第三天,按奈不住燃燒已久的手做肥皂的火,
終於拋下所有的顧慮去採購了所有無法就地取材的器材與油品回家準備開始自己做肥皂。
第一次要做甚麼樣的肥皂呢? 老師hand out 上有一款Creamy Vegan, 聽老師說是很保濕
滑順的配方。所需要的油品又只有三種 (橄欖油,椰子油與大麻籽油),感覺應該不難,當下
就決定用這配方!
不過,既然是第一次,總是有點小插曲..........
調製鹼水的時候,因為鹼+水整個溫度會飆高,急忙拿冰塊隔水降溫。
結果。鹼水的溫度反而一下子降的太低 (鹼水跟油品的溫度皆要保持在約華氏55度左右)。
擔心如果拿鹼水去微波或用火加熱會爆炸(冏),
只好再調原比例1/2分量的鹼水加進來提高溫度。終於油品跟鹼
水的的溫度都差不多一樣時,開始油水混合攪拌了。
結果,最冏的來了,鹼水加入油品攪拌了三分鐘之後, 才想起來忘了重新計算油品的重量。
慌張之下, 匆匆忙忙將比例不足的油全數用唯一剩下的橄欖油代替加入皂液中繳拌。
因為橄欖油比例實在太高,皂液溫度又偏低,這鍋皂我整整手工攪了三個小時之後,
都只是變的比較濃綢,一點也沒有美乃滋狀trace的感覺。
最後是我實在累到放棄跑去洗澡後,把整個攪皂盆放在鍋爐房保溫半小時才自己trace。
當我發現原本液狀的油變的像美乃滋那樣濃濃稠稠的半固體時,真的開心的不得了,
再累再麻痹的手臂都值得了!!
接著便把皂液倒進模子裡,裹著毛巾,進鍋爐房保溫準備入模三天。
三天之後,雖然脫模成功,不過皂體非常的軟,非常的黏刀,切不出完整的方型,
每塊肥皂都希哩呼嚕的成團狀 > <
因為配方裡的橄欖油與大麻籽油都是綠色,所以皂體也是草綠色。
雖然樣子不怎麼見得人, 還是很開心的把第一批肥皂當寶貝似的晾在我的紅酒架上
(酒架真是不錯的晾皂架,通風省空間也美觀)
晾皂的那幾個星期,因為配方理添加了苦橙葉精油,
房間充滿著苦橙葉精油那春天樹葉特有的微微酸甜的清新味道。
到了第三天,我再把配方拿出來看,
才發現,調整之後的油品配方橄欖油比例是72%,
如果有成功的話,這就是傳說中很好洗的馬賽皂!
果然,晾了六星期之後的肥皂非常好洗,非常滋潤。
後來,因為這些肥皂實在太醜了,有點羞於拿出去送人,
於是我用奶油刀慢慢的給這批不成型的肥皂一刀一刀的修型。
不幸的是,因為本體實在太不成型,我也絲毫沒有修皂的天分,
怎麼修還是不能見人。(冏)
無論如何, 這批肥皂我真的花了很多心思與時間。
我的生活算是增加了些彩色的泡沫與結實的成就感。
配方:
橄欖油 Oliver oil 420g+300g
椰子油 Coconut oil 200g
大麻籽油 Hempseed oil 120g
NaOH 106g+55g
苦橙葉精油 Petitgrain Essential Oil 15ml
打皂溫度 華氏5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