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次生命

作者: rerun (禮讓)   2014-02-28 13:40:24
分享另一個案例
在交友網站遇過一位硬化症女子,總是見她的日記文字充滿了辛酸,
還有對母親的埋怨。透過留言往來,我漸漸瞭解了硬化症,也隨心地留
些鼓勵的文字給她。
從學習催眠課程開始,就想找她當練習個案,直到高階班結束後,個
案報告申請證照正式宣告期限,就是得不到她的同意。直到我領到證照
後將近半年,她終於自己主動提出嘗試。其實,我在高階班課後,自己
在大量個案練習中,還得大量閱讀,在文獻中發現一篇有關硬化症的案
例,卻也無法轉給她看,因為已經失聯。她願意嘗試催眠,是在母親過
世百日之後。
第一次催眠,做的其實是放鬆體驗。也是想真正的打開她的心。
第二次才針對硬化症去嘗試。這天就有了大的啟示,對病症本身雖無
太多著墨,反倒是母女關係成了根源。
第三次依然是眾多的母女關係糾葛。
第四次串演到她的幾個人際關係。
在這些催眠諮商歷程中,她還是定期為硬化症到醫院回診,我也好奇
地想要瞭解一些所謂的科學數據,明白診斷的標準。這次結束後,她說
想試著減藥,但卻不想和醫生溝通。
第五次她把關係問題和病症結合,自己動大手術。從她身上,我彷彿
看見一種大決心,而我也在困惑中前進,更努力地大量閱讀身心靈書籍
,寄盼能找到一些有用的文字語言來用在種種的古典催眠技法中。
去年,老師回台在台中開同學會,我正在處理她的問題。這時的數據
已有好轉的現象,醫生雖然減輕了一點點藥量,卻不及她自己又做決定
的減量。我向老師和同學們提出我的困惑,卻怎麼也說不清;後來我才
明白,當時的我害怕為一條生命負責,我並沒有在催眠中暗示她對藥物
減量,甚至在每一次結束催眠喚醒後的討論時一定問她哪一天需要去醫
院?提醒她與醫院的合作關係。但那是她自己的生命,她自己的選擇。
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她說,帶著醫院的證明來對我說,醫生同意
她不必再吃藥了。她決定去參加瑜伽課程,計畫明年(103年)夏天去
印度。我知道她已走上心靈旅程。而她說,母親去世是她最大的藥,這
是她母親今生給她的第二次生命。
作者: jojolovetata (吾愛愛吾)   2014-02-28 19:32:00
好文章推1個,想說的是,催眠執照有公信力的單位是?世界目前有什麼單位是專門培圳並實際應用在醫療範圍謝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