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全聯生鮮部產品的重量

作者: ChienFong (計画通り)   2014-06-01 11:10:40
※ 引述《mimlil99 (暗湧)》之銘言:
: 我是全聯生鮮肉品的常客
: 有次採買回家後 心血來潮
: 用新買的日本電子料理秤 秤重量
: 很驚訝地發現
: 我買的豬肉 標示400公克(差異許可值+-5%)
: 實際上只有350公克(詳細數字有點忘記 但遠低於差異許可)
: 我怕自己的電子秤有誤差 還找了幾樣東西 秤重查證
: (例如標示22公克的醬包 等等)
: 確定不是我的電子秤量錯後
: 我很不高興的打電話給全聯 (發票上的電話)
: 肉品未拆封時 也有拍照存證
: 全聯就退貨退款給我了
: 之後到全聯買肉 回家都會再確認重量
: 因為已經不太信任全聯的標示了
: ※ 引述《iwgsnl (期待)》之銘言:
: :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這麼做
: : 但我會把在全聯買回來的水果、肉品、吐司拿去秤重
: : 結果很多次都發現,產品的公克數不足
: : 幾乎都少超過30公克
: : 今天更扯,發現吐司少了60公克
: : 礙於家人要吃早餐出門,又想說我剛好是買到5折品
: : 就沒拿回去投訴
: : 如果是大家,以後再遇到公克數不足會怎麼做
就差異容許值回個文
只談雞肉,隔行的不談
全聯目前雞肉來源都是CAS肉品
至於豬牛不清楚
不過具一定規模的廠商多半還是只用CAS豬肉
牛肉多半進口所以沒有
CAS肉品沒有所謂差異容許值
扣盤重之後可以剛剛好 可以比標示多很多
但是不能少於標示重量
一盤200g的產品 生產線可能會包210g以上
300g以上的可能會多出20~30g 看各廠怎麼訂
避免磅秤失準,或是托盤品質參差的重量差(影響不大)
所以通常托盤類肉品通常要比你想得更有料
會出現400g剩350g
一個可能是磅秤壞了,數字會飄
不過要沒發現也真的夠離譜
一個可能是規格更改,有人包錯
至於連著托盤一起秤,沒扣盤重這個倒是不太可能
托盤大多10~25g左右(小托盤10~14g左右)
怎麼扣也不會差50g
算上非CAS肉品的差異值,再加上沒扣盤重
兩邊取離譜值 硬要湊到50g也真的太離譜
是說就無差異容許值的產品來說
除非供應商或是全聯PC的產品出了問題,普遍出現偷重情況
否則能鬧到新聞打臉全聯的機會不大
至於原因為何其實不重要 原po很倒楣就這樣
買到超重算正常
買到NG的拿去退
至於肉品比較常碰到重量不足的
不是托盤類產品 而是全雞
因為托盤類基本上人工過磅 錯誤率低
但全雞分類多半是機器分級
機器誤差如果沒被發現,一次就會跑出很多重量不足
賣場端沒檢查,包出去就掰了
==========================================
題外話
其實很多食品產業在台灣差不多快玩不下去了
成本高(油電雙掌、人事、檢驗費用...etc)
毛利低(一年最好不到10% 甚至會有幾個月負毛利的大有人在)
或曾經由立萎想出的領先全球的世界級標準
或是不肖業者塑造的負面印象
結果導致理想重於實際的驗證機關,三不五時想著要怎麼玩垮合法廠商
食安問題零容許 但是政府機關無建設性作為
源頭風險全部由業者自行管控?根本是個笑話
(政腐:反正沒做好...你就倒吧,大不了全面進口美豬美牛美雞)
作者: moeq (家畜餓了~)   2014-06-01 13:02:00
食品人推 達標準又要成本價流通 管控怎麼可能零成本政府還把HACCP倒著唸 其實蠻悲哀的...
作者: cMAKUBEX (Ryoka)   2014-06-01 23:58:00
前段我不了解 ,後段食品人淚推啊 ………
作者: SILVERSELENE (clover)   2014-06-02 19:29:00
這篇好專業
作者: OrcaLee (彩虹)   2014-06-02 21:11:00
很多食品科系畢業生轉行不是沒有原因的
作者: veakoma (doeacy)   2014-06-03 11:21:00
食品人淚奔推
作者: moonpaper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   2014-06-03 13:49:00
建議寫自己的本業就好,最後一段要討論的話 我在八卦版等你(誤) 台灣的服務業就是建築在低廉的人事成本上,工讀生漲個幾塊錢,某化工廠就出來抱怨 一年賺個幾百億以上...台灣這4年淨流出4兆台幣,要問這些老闆為何不肯投資台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