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類大歷史談快樂

作者: peanut97 (丁丁)   2019-05-03 09:48:10
快樂是你內心的期待,跟外在環境給你的是否有相符。
但人性思考一直有一個謬誤是:我們看著那些有錢的人,有錢的生活,
會想像著:如果我是他,那我一定會很快樂。
推論錯誤。
你把自己的內心期待(可能只有50分),拿到對方的外在環境裡(可能是90),
是會快樂沒錯。
但是那個有錢人,他自己的內心期待可能是95分,而外在環境是90分。
所以他也不一定快樂。
快樂的值是一個range,比方說1到10(極快樂)好了。
憂鬱的人,平常就是1~5,他的快樂值就在這附近漂移,平均值是3。
天性樂觀的人,平常就是5~9,平均值是7。
把憂鬱的人丟到在外在環境很快樂的地方,他只有瞬間會快樂,很快的快樂值會
回歸他的平均。
把樂觀的人丟到很窮的地方,他還是會很樂觀。
而 New Age(新世紀)論點是:快樂/幸福這種東西要直接從「內在」去拿,靠外在
是沒用的。
而佛教的論點跟New Age不同:快樂/幸福這東西就像海浪一樣,一下子來一下子去,
你根本不應該追求。他只是你的情緒。
一旦你陷入「追求快樂」裡,那就是你痛苦的來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